第99章 国子监旁听,大顺十年来临
由于明年的会试就在二月底,时间急,任务重,张伟不敢稍有松懈。
拿到邹姑父推荐信的张伟,把家里的事务托付给阿荷管理后,第二天直接带着书童小小李去了国子监。
在大夏朝,国子监是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
国子监的最高领导为管理监事大臣,之下为祭酒、司业、监丞等,都有官衔品级,品级从正三品到从六品不等。
监事大臣直接对皇帝负责,一般只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日常事务主要由祭酒和司业管理。
张伟找到国子监的司业,司业看了邹姑父的推荐信和张伟的举人功名后,爽快的给张伟开了一张半年的通行证。
凭借这个通行证,张伟在半年内可以出入国子监,自由的选择听课或者读书。
国子监教员一般都是德高望重、学养深厚,并且为科甲正途出身的名儒或官员。
这里的教员很可能几年后,就是会试的出题官或考官。
所以张伟来听听,这些曾经或未来的会试考官们的讲学,绝对好处多多。
张伟花了二两银子,找了国子监一名资深的工作人员做向导,很快就了解了国子监各处机构的分布。
当然也了解了那些有名望的大儒讲课的时间规律。
国子监内的建筑众多,规模宏大,如设有射圃、仓库、疗养所、储藏室、教室、藏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
没有熟悉的向导,张伟光自己找清地方就需要好长一段时间。
由于使用了钞能力,张伟在当天上午就听到了当朝翰林院侍讲学士之一:林学士的讲课,是一堂关于四书之一《孟子》的深度讲解课。
翰林侍讲学士主要负责为皇帝讲解经史书籍,为帝王提供学术咨询和建议,是皇帝的政治顾问之一,也是未来宰辅的后备官员之一。
国子监真是官方的亲儿子呀,翰林侍讲学士这样的国家栋梁之材,就这样水灵灵的给国子监的普通学生们讲课,并且还是不同的学士隔三差五就来讲一次。
张伟之前在长沙的四大书院读书,觉得那里的教育资源已经好的不得了了,但现在跟国子监一比,四大书院真的啥也不是。 当然,张伟一堂课听下来,也没觉得林学士的内容比长湘书院的教授们讲的深多少,但在表达方式,思维结构上,确实非常新颖,令张伟大开眼界。
听完课后,张伟去国子监的食堂吃饭,张伟作为南方人,对北方的饮食不怎么吃的惯。
但是为了学习,张伟对吃的要求极低,能吃饱就行。
饭后,张伟就在国子监的藏书楼里就地学习。
一直到了傍晚散学,张伟才不舍地回到自己的院子。
就这样,张伟按着这个节奏,在国子监上午听大儒讲课,下午去藏书楼学习,时间很快就到了大年二十九。
这期间除了给妻子邹若芙写了封信报平安外,张伟没有任何的其他行动,连北京城都没有逛过。
到了年二十九傍晚,书童小小李照例驾着租来的马车来接张伟。
小小李看着从国子监出来,大衣上浑身是雪的张伟说:“老爷,你真厉害,这么大的雪,都还坚持出来读书,明年您一定能金榜题名。”
张伟:“国子监今年最后一天开门了,再不来就没机会了,你老爷是外地来的,基础没别人好,自然要多努力一点才行。”
小小李:“跟我们一样从外地来的李举人,这些天就没有努力,而是天天在院子里抱着小妾喝酒。”
张伟:“别乱说,李举人的事,你怎么知道?”
小小李:“我听他的书童说的。不是乱说。”
张伟隔壁院子住了个江西来的李举人,他之前也跟张伟一样天天去国子监学习,但这几天北京城下起了大雪,李举人就不出门了 。
张伟的书童小小李,估计跟李举人的书童在这些天混熟了,才打听到这样消息。
张伟:“你不用操心别人,明天这里就关门了,咱们也不用来了。
大顺九年的年三十,在舅父家寄住的李玉清,约了张伟等几个交情好的同乡举人,来到北京东城的一家酒楼聚了一下。
李玉清作为东道主,热情的招呼各位同窗落座之后。他开口说:\"现在诸位都在哪里落脚?
会试在二月底,在会试之前还有一个多月可以学习,大家有什么计划么。\"
有个别举人对此不以为然,显然看不上这临时抱佛脚的举动,大部分人都说就在住所苦读,也有的说已经托关系进了北京的书院去学习。
轮到张伟时,张伟回答说,已经在国子监\"借读\"好几天了。
李玉清咳了一下,开口道:”还是卓然最有办法。我这里向我小舅要到了年后三个名额,可以从正月十五到二月十五在北京华清书院借读一个月。有需要的同学一会找我详谈。\"
华清书院和香山书院都是北京城非常有名的书院,能在这里借读一个月,当然是相当大的好事。
可惜,除了李玉清自己以外,只有两个名额,在座的却有十多个人。
大家相互看了看,嘴上都没有说什么,但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张伟很幸运,他已经在国子监可以自由通行了,用不着去书院的借读机会。
张伟现在也管不了其他人怎么想。
回到院子后,张伟就在等待着过年,等待着大顺十年的来到。
过年的当晚,张伟给陪同他前来的五人都发了双薪外加一个过年红包。
在阿荷和小小李等人的一声声“老爷新年好,恭祝老爷新年金榜题名。” 的祝福声中,大顺十年来了。
与此同时,在大夏的皇宫深处,当今天子正在问心腹太监:“陈大伴,刘太傅的身体确认了吗?”
陈姓的中年大太监立马回道:“咱们的探子确认了,刘老太傅今天高兴,多喝了几杯,一不小心中风晕倒了,到现在都还没醒过来。”
大顺天子道:“太傅真是不小心,传旨,派最好的御医去太傅府上。”
陈太监:“是不是等太傅家上本再说?”
大顺天子没有说话,只瞪了他一眼,陈太监马上不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