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 第78章 书童,乡试报名

第78章 书童,乡试报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伟回到家,邹若芙正在内院等张伟。

    伺候张伟更衣后,邹若芙开口跟张伟说道:

    “夫君,我上次说的李管家的小儿子过来了,我看了下,人挺机灵的,给夫君当书童蛮合适的。“

    张伟:“行,那就让他从明天起跟着我吧。

    对了,我晚上喝粥就行了,你们吃饭不用叫我了,我去书房看书了。“

    邹若芙:“夫君,到家了就好好歇歇吧。“

    张伟:“只有一个多月就乡试了,为夫每天都给自己订了学习的任务,今天还差一点没完成。“

    说后张伟突然低声说:“学习任务完成了,晚上才好全心全意陪娘子呀。“

    邹若芙啐了声,道:“夫君真是的,大白天说这个。“

    张伟:“对了,娘子明天帮我把乡试报名的材料准备好,后天就要去学政衙门报名了。”

    邹若芙:“妾身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夫君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就行。”

    张伟在家陪了邹若芙一整天,然后就跟长湘书院的同窗们一起来学政衙门报名。

    虽然是第一天开放报名,但来的生员非常之多。

    等所有同学都办好手续后,已经是下午了。

    众人找了家附近的茶馆,连续喝了好几口凉茶,才缓过来。

    七月正是长沙天气最热的时候,报名的人又多。

    从衙门出来时众人都已经汗流浃背了,真是太难受了。

    邹标感叹道:“今年参加乡试的人怎么这么多?这乡试也太难考了。

    我们湖广地区都已经这么难了,真不敢想江浙,闽赣那些文风鼎盛地方,乡试得有多难。”

    加强班的另一个同学说:“参加乡试的人总是一年比一年多,但乡试录取的名额却很少增加。

    很多地方都说,金举人银进士。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举人已经算是统治阶级了,完全有机会做官了。

    所以任何朝代都会控制举人的数量。

    今年的恩科,特意加了两成的录取率,整个湖广南省也只有八十三人的名额。 李玉清这时候低声说:“我找人打听了,上一届报名的秀才足足有三千一百多。

    今年只会更多,但录取人数只有八十三人,实在太难了。”

    差不多是四十人录取一个,并且这里面大多是学习多年,科举功夫相当深厚的秀才参考。

    像长湘书院加强班这种精英中的精英就有三个班,一共九十多人,还有其他书院呢?

    长沙其他二流三流书院也都有一定数量的高手,加起来这就多少人了

    还有长沙之外的其他地区加起来,每届至少也要分走三成左右的名额。

    难,实在是太难了。

    众人心里算了一下这其中的难度后,都变得沉默不语起来。

    张伟心里也在打鼓,但还是出声安慰大家,当然也是安慰自己:“诸位莫要泄气,乡试再难,每次还不是有那么多人中?

    这次怎么就不能是我们?”

    “我们好歹是四大书院的正规军,总比其他人的机会大一些吧?”

    张伟这话说的让同班的学霸刘兰之,赖云等人连连点头。

    这时加强班的一个老生员开口道:“中举这事也有一定的运气,很多时候主考官的偏好也很重要。

    今年的主副考官是谁呀?”

    这话说的没毛病,很多大家公认的学霸就是中不了举,主考官绝对是最大的原因。

    说到主考官,大家都把神眼看向了李玉清,谁让他爹是本省的左参政,他的消息最灵通。

    李玉清欲言又止,嘴上说:“大家都别看我,朝廷机密我爹都还不清楚,我怎么可能知道。”

    显然这小子是知道点什么,但他不可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什么,毕竟谁知道事后有没有人告密?

    听到李玉清的话,大家也不好再往下问,于是起身回了书院。

    到了书院后,一起报名的同窗四散而开。

    邹标带着张伟截住了正要回家的李玉清,“朗如,现在只有我和卓然了,你应该可以说说主考官的消息了吧。”

    李玉清:“修文,你姑父不是礼部的么,世叔也在京为官,怎么还要问我主考官的信息?”

    邹标:“废话,京里来的信哪有这么快?“

    李玉清:“算了,告诉你们也无妨,反正主考官应该在赶往湖广南省的路上了,用不了几天就会到长沙,只要考官一地,大家就都知道了。“

    乡试的考官亦称“帘官”,分内帘官和外帘官。

    考场内的主考和同考为内帘官,考场外的监临、提调、监试、巡绰、弥封、誊录、对读等官为外帘官。

    乡试的正副主考官,都是由朝廷直接下派。

    各省的考官从进士出身的侍郎以下京官中选拔。

    除了两个朝廷指派的主考官外,还有四个同考官。

    同考官由所在布政司、按察司和巡按御史会同推举现任教官中年龄在三十至五十岁之间、并且“精通文学、持身廉谨”者担任。

    批改卷子时,还会聘请本省儒士、家居进士、教官、离任或休职官员、病休官员等来阅卷,增加乡试的公平性。

    李玉清道:

    “这次我们湖广南省乡试的主考官叫刘仁勋,两榜进士出身,河北人,通政司副使,正四品。“

    “其他信息也省的你们问了,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们。”

    “这位刘大人四十出头,没有出过书或者诗集,更没有做主考官的经验,但之前做过云南省的副考官。”

    “这位刘大人性子非常温和,在朝中表现就是一个老好人。

    “这就是我全部知道的内容,至于刘大人的文风喜好,出题风格之类的,对不起,一概不知。“

    邹标和张伟两人一听,这说了跟不说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难怪李玉清这么痛快就都说了。

    张伟想了想,这位刘大人恐怕难以捉摸,还是老老实实学习为上。

    等过了几天,主考官一到长沙,果然跟李玉清说的信息丝毫不差。

    这下子让很多想这捷径的人傻了眼了。

    大部分都老实回去读书去了,当然也有少部分人不甘心,使出了各种手段想查出点什么东西来。

    但主考刘大人接下来的行为,让那些准备使小手段的人傻了眼。

    刘大人一到长沙,立马把自己锁进贡院,并且连自家的下人,甚至马夫都不例外,所有随行来员一律关在贡院,乡试结束前都不许外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