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年前搞点钱2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来到富文书局,买空了书局中的红纸,并预定了未来几天到货的一部分。
拿到红纸后,三人准备好笔墨就开始干活。
腊月一到,乙二和乙三号的方大为和李辉都已经回家。
所以李二干脆搬到乙号宿舍来。
三个人聚在一起,分工协作。
第一天,张伟写了四十副对联,但付同程和李二两人只画了二十副的门神,后面张伟看过门神后认为两人太过较真了,很多部分都可以简化。
李二假怒道:“好啊,阿伟,看不出来,你还是个奸商。”
张伟回道:“一分银子一分货,咱们卖的是十个大铜的门神,不是十两银子的人物画。
再说了,你们也没有那个水平。作那个死干吗?”
第二天,张伟有了经验,写了四十五副对联,付同程李二采纳了张伟简化的意见,产量一下子增加到三十六副。
第三天也是张伟的十六岁生日,张夫张母给张伟送来了新做好的衣服,又带了张伟喜欢吃的卤猪蹄卤鸭货。
张伟来不及悲春伤秋,与付同程和李二分食了一顿大餐后,就继续投入写对联和画门神的大业之中去了。
到了腊月十八,年味已经非常浓了。
李二看着已经堆满整个乙舍四个号房的对联和门神说:“别等到二十了,下午就开始卖吧,宿舍快放不下了。”
付同程说:“阿伟,你对联总共写了多少,我跟李二应该画了三百二十副门神左右了。”
张伟回道:“没有仔细算,应该在四百以上,这样,今天上午先别写了。
我们上街看看其他人卖的对联和门神的价格,咱们没有名气,一定要定个相对低一点的价格。”
三人出门来到清水镇的大街上,发现平时人并不怎么多的大街上已经挤满了人,各式各样的店铺外都排起了长队。
沿街也摆满各种吃食和过年用品。
三人分头行动,去了不同摊子打听价格。
三人一通打听一通逛,在中午时刻三人回到宿舍。
然后把打通到的价格汇总如下:卖对联和门神的店子至少有六家。
最贵的是富文书局价格是对联10文,门神十五文,当然这也是品质最高的。
最便宜的镇西边的王老童生的摊子,对联五文,门神八文,但是王老童生写字的手都发抖了,画的门神也基本上认不出来是神是鬼了。
张伟看了看两个伙伴:“看现在的情况我们先按原定的价格对联6文,门神十文先开张,如何?”
两人都同意,但是李二又提出一个问题:”谁来叫卖,别人也不认识我们啊。“
张伟跟付同程都看向李二。
李二看着两人都看自己,只好说:“好吧,好吧,我来。”
张伟写了两个大招牌,三人就合力在私塾外面支起一个摊子来。
三人的摊子简单却整齐,对联摆放得错落有致,门神画在寒风中微微颤动。
张伟和付同程各摆了一个凳子在摊前,准备随时补写个别客户的特定要求,毕竟现成的对联都是几个固定的对联。
李二向来口才出众,此刻正扯着嗓子叫卖:“对联,门神嘞,过年必备,吉祥如意!
这两位写字的小先生可是咱们清水镇最年轻的童生。
来,来,来,大家看一看呀,这字那叫一个又漂亮又工整!卖的便宜啦,对联六文,门神十文!”
李二洪亮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吸引了不少过往行人的目光。
刚开始,三人的生意摊颇为冷清,偶尔有几个行人驻足,也只是匆匆看上几眼便离开。
三人并未轻易气馁,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陆续有人认出了他们三个童生,随着第一单生意的开张,他们的摊子渐渐热闹起来。
“嗯,这字真不错,看着比王童生,李童生的字整齐多了。\"有人说道。
“是啊,是啊,这价格也很便宜,我家要买三副对联,两张门神。\"
镇上的居民,先是慢慢认出三人就是私塾借读的童生,后来听闻这里的对联和门神质量不错,价格实惠,字又漂亮工整,纷纷前来购买。
而后几天,竟有消息传到了周边的乡村,不少村民也特意赶来。
三人摊子的生意一下子爆火起来,张伟和付同程忙着招呼客人,一边卖字画,一边收钱。
李二则继续发挥他的口才优势,热情地介绍着商品。
生意越来越好,到后来,甚至有不少人专门慕名而来看三人的字。
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三人每天忙到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于是他们不得不提高了价格,对联涨到了八文,门神涨到了十二文。即便如此,人们购买的热情依然不减。
腊月二十二后,他们的生意达到了巅峰。
三人忙得不可开交,从早到晚,几乎没有片刻停歇。
然而,当他们二十五收摊后盘点账目时,却发现尽管卖出了七百副对联和近六百副门神,可扣除成本,总共只赚了不到十两银子。
除开其他成本,平均下来,一人才挣三两。
这累得半死不活的付出,与预期的收益相差甚远,三人做生意的热情一下子泄了下来。
李二摊倒说道:“怎么回事,每天看起来生意这么好,怎么才挣这么点。“
付同程说:“这么点,三两银子你上那里挣去,不过真的是太累了。“
张伟说:“今天下午再次涨价后咱们的价格就和富文书局差不多了,咱们的对联和门神能和富文书局的比吗?”
\"你们看下午涨价后人就少了很多,看样子是涨不动了,我看咱们的对联和生意也做的差不多了,今年就这样收手吧。“
付同程李二两人都点头认可。
再涨价是涨不动了,正好,上批买的红纸张也用的差不多了。
书局的原材料却又要涨价了,三人于是合计干脆不干了,正好回家过年。
于是腊月二十六,年关将近,三人停止了卖对联,门神的生意,更放弃了下乡售卖的想法。
他们带着剩下的一些纸张,各自回村。
张伟回到村里,本想好好休息一番,却没想到同村的人听闻他卖对联归来,纷纷上门求购。
张伟念及乡邻之情,以半人情、半低价的方式又卖出了一些。
在这次卖春联的经历结束后,张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之前没有童生大规模地做春联生意,镇上的几个秀才更没有一个碰这行。
原来,这看似红火的买卖,实则收益不高。
他不禁感叹:“挣钱,真难啊!”,
看样子想要挣钱不能靠这些低门槛的小打小闹。
想着张伟又打开自己写话本的册子,想着是时候去一趟县城书局试试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