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爆火
电影《倭寇风云》上映首日便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影院内座无虚席,许多观众甚至一票难求。
更令人惊讶的是,电影的口碑迅速以几何倍数扩散开来,许多原本对古装战争片并不感兴趣的观众也在网上看到热烈讨论后,忍不住走进了影院。
电影开场的第一幕便是恢弘的海战场景。
战舰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穿梭,士兵们的呐喊声与海浪声交织成震撼的交响乐。
每一处场景、每一个镜头都真实到令人心惊。
观众们一度以为这些镜头是特效制作,直到看到结尾处的幕后花絮,才意识到这部电影几乎没有使用任何特效,所有场景均为实景拍摄。
“这才是古装战争片该有的样子!”一位资深影评人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没有华而不实的慢镜头,也没有堆砌的特效和伪3d,一切都显得如此真实。你可以感受到刀剑相击的寒意,甚至闻到硝烟的气味!”
更令人惊叹的是,片中的演员们,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全都展现了令人信服的演技与才艺。
四位宫女在片中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她们一边优雅地演奏琴棋书画,一边隐忍地展现了战乱中的女性智慧与坚韧。
观众们纷纷表示,“原以为她们只是来充当花瓶,没想到真是才艺兼备!”甚至有影迷挖出了她们宣传时的现场表演片段,与电影画面进行对比后,感叹电影的精良制作与演员的敬业精神。
社交媒体上,关于《倭寇风云》的讨论量在短短几个小时内飙升至顶峰。
许多网友化身“自来水”,主动推荐这部电影:
“看完我直接跪了!居然有这么用心拍的电影,服装不是淘宝款,战斗不是慢镜头,甚至连土味对白都没有,完全真实!”
“完全颠覆了我对古装片的认知!一张票值回票价不说,还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新的兴趣。”
“这片子太不符合现代市场规律了吧?这么用心做,投资人肯定亏得血本无归!”
正是因为网友们的这种“替电影抱不平”的心态,更加助推了电影的火爆。
许多人甚至表示,即便是对这个题材不感兴趣,也愿意买票支持这样一部作品。
而在电影成功的背后,王明辉这个幕后操盘手的表现也功不可没。
他早早便做好了分成的分配,将上下的关系打点得滴水不漏。
与传统电影操作中复杂的投资体系不同,《倭寇风云》的账面成本看起来极高,但实际上却几乎是“零成本”。
演员无薪酬?因为根本没有所谓的“现代演员”,所有演职人员都是大夏那边培养出来的,他们没有合同、没有经济纠纷,只对刘鹭忠诚。
没有高昂的置景费?所有道具与服装,都是从大夏直接带来的,精致到无可挑剔。
甚至连士兵冲阵的场景,都是由真正的禁卫军完成的。
无论是战斗中的刀枪入肉,还是整齐划一的战阵演练,都是实打实的专业水准。
而这正是王明辉的高明之处。
他将真实与艺术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避免了所有可能的商业陷阱,同时又将电影的商业价值推向了极致。
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他们并不了解这些幕后的“超现实”操作。
他们只看到一部高投入却“注定亏本”的电影。
毕竟,这是一部几乎没有植入广告的古装片——没有日化用品,也没有现代服饰品牌。取而代之的是还原历史的道具和精良的制作,这让观众们更加感动:
“这样的电影不支持,还有什么脸面去要求国产电影进步?”
“投资人真是疯了,亏本也要做这种片子,简直是文化人的良心!”
随着口碑的发酵,《倭寇风云》的排片量迅速增加,连带着引发了网友对历史的广泛讨论。
一些明史爱好者开始带着观众梳理片中情节的历史背景,甚至有博主推出了详细的“历史考据贴”,让更多人对这段抗倭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电影的火爆不仅没有让投资人“亏到喝西北风”,反而让它成为假期档的最大赢家。
因为没有“对手”,没有特效堆砌的流水线电影,观众们自然而然地将票房送上了一个又一个新高峰。
随着《倭寇风云》的票房一路飙升,它迅速成为了一个现象级作品。
不仅是在电影市场上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背后运作的资金流向,也在悄然之间完成了转化,彻底洗白。
票房的强劲表现让《倭寇风云》成为业内焦点。
没有灌水的票房数据,每一张票都真实存在。
这部电影几乎是从无到有,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成功地席卷了市场。
观众们看到的是热血澎湃的战斗场景、用心制作的服化道具、以及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而在幕后,这一切却在王明辉的操盘下化为真正的财富。
因为电影没有实际的现代制片成本,道具、演员、场景全都来自大夏。
除了象征性的后期制作费用以及盒饭开支外,电影的支出几乎为零。
这也意味着,每一分钱的票房收入都几乎可以直接计入利润中。
王明辉将这些收入整合进几家完全合法的账目中,通过正常渠道交税,形成了一个无懈可击的财务闭环。
不仅是票房,《倭寇风云》还为王明辉和刘鹭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洗白那些过去通过特殊手段获取的资金。在这部电影中,观众的真实支持让票房显得天衣无缝,而票房收入转化成的“干净”资金,也以一种完全合法的方式,进入了影视公司的账户。
票房收入大幅拉升了公司账面利润,而王明辉选择了一种罕见的“大方”方式:主动申报纳税,毫不避税。
在税务局的审查中,这部电影的账目极为简单,收入来源与支出结构都一目了然。
交税后的利润依然可观,且这一举动在税务部门内部赢得了极高评价。
“这样的企业,谁敢动?”一位税务部门的中层干部感慨道,“不仅不搞避税操作,反而主动缴纳巨额税款,这才是地方经济的支柱。”
王明辉的“保护伞”也早已洞悉了其中的玄机。
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洗白”的操作,更是一次完美的政绩加分项。
“票房高、纳税多、文化产业繁荣,还带动了地方经济,谁不喜欢这样的成绩单?”一位地方领导私下说道。他们不仅不愿意动这笔“干净”的钱,甚至开始主动提供更多支持,希望这样的成功案例能成为“标杆项目”。
更妙的是,王明辉的资金流向完全公开透明,税务部门、文化产业主管部门甚至基层派出所都没有找到任何瑕疵。
一个企业的运作竟然能干净到让人无从下手,这让原本还试图插手的地方势力不得不悻悻作罢。
《倭寇风云》的成功也让地方政府开始将其作为招商引资的典范案例。
因为电影本身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而且成功打破了古装战争片的困局,成为了文化输出的代表作。
这让许多本地企业开始重新审视文化产业的潜力,纷纷寻求与电影公司合作。
“这样的企业,才是我们需要的大客户。”某招商局负责人如此评价,“不仅贡献了文化价值,还通过合法途径交税,没有任何问题,简直是我们的模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