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册封乡主
有了草纸,而且获得了皇帝的批准,周岁安萌生了其他的想法。
办族学。
刚准备和周父讨论办族学的问题,没想到周父先提出来了,不愧是父女,心有灵犀一点通。
可是办族学不是做慈善,肯定是不能免除学生们的束脩的,不然以后养大了村民们的胃口,就得不偿失了。
周父愁的也是这个,村民们家里没钱没粮,哪里有多余的钱送孩子们上学堂啊。
周岁安在屋里来回踱步,忽然一捶手,“爹爹,我不是买了杏花村剩下的荒地吗?雇他们开荒不就行了,那么多荒地,够村里人挣不少钱了。”
周父经过周岁安的提醒,这才想起来闺女买了不少荒地,种都种不完,肯定需要雇人开荒。
不仅需要雇人开荒,明年开春还需要雇人种地呢。
周父头一次觉得,有这么多地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这边父女二人正在规划雇人开荒的事,那边皇帝回宫后立马召集几个重臣进了御书房商议政事。
皇帝吩咐身旁的袁公公把手上的草纸分发给各位大臣。
几位大臣摸索着手里略显粗糙的草纸,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皇帝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下面的几位大臣,大臣们被皇帝看得直起鸡皮疙瘩。
“诸位爱卿可知,朕召你们来所为何事啊?”
大臣们自然是不知道啊,他们趁着皇帝不注意在下面推推搡搡,互相推诿,最后经过激烈的角逐,冤大头左相被推了出来。
恭敬道:“陛下,可是为了这纸?”
皇帝微微点头,示意左相接着说。
“陛下,刚才微臣摸了一下这张纸,手感粗糙,质地轻薄,不如南方的纸啊。”
皇帝不雅地翻了一个白眼,“废话,还用你们说,你们可能看出,这纸是什么做的?”
底下的人互相对视,继续低头不语,左相心中突然间升起了一丝小骄傲,看来,还是要老夫出马。
“微臣不才,请陛下明示。”
皇帝轻哼一声,“这纸,是由处处可见的树皮,芦苇,杂草和藤蔓制成的。”
底下的臣子闻言,面露震惊之色,左相更是老脸笑得像一朵菊花,“这,这,这纸竟然如此易得,天佑陛下,得此珍宝,天佑陛下啊!”
剩下的人也跟着跪下齐声喊道:“天佑陛下,天佑我国啊!”
“所以朕准备册封造出这纸的人为乡主,爱卿们觉得如何啊?”
右相激动地上前一步,问道:“不知此人是谁,所在何处啊,微臣想要结识一二,望陛下成全微臣的爱才之心。”
皇帝就等他这一句话呢,漫不经心地回答,“哦,不过是一个平民小女娃罢了,估计右相和她说不到一块去。”
“哈?”
右相脸色发红,“平民,还是个小女娃,陛下您的封赏是否太过贵重?”
“她不配,难道你们配吗?诸位爱卿不用多说,朕意已决。”
几位老臣被皇帝怼得哑口无言,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出了御书房。
皇帝爽了,以前都是被朝臣怼,这次自己终于怼了朝臣,舒坦,浑身舒坦。
杏花村的村民们自从老周家不再需要树皮以后,又闲在了家里,偶尔有几个力气大的男人去打打短工,可是一天也挣不了多少钱。
一天挣的那些钱都不够买一斤猪肉的。
听到老周家要雇人开荒的消息,一个个的奔走相告,不一会儿,老周家的院子里站满了人。
村长也在,看着院子里黑压压的人,村长习惯地让大儿子敲了一下锣。
等所有人安静下来后,才把周父告诉她的事娓娓道来。
“老周家买下了咱们杏花村剩下的所有荒地,明年开春就准备把粮食种下去,怕时间来不急,所以想雇村里人去开荒,就是除除草,捡捡石块之类的,不论男女老少,通通一亩地二十文。”
听到一亩地能赚二十文,村民们齐齐惊呼,要知道他们都是地里的老把式了,干得快的一天能开荒三亩,干得慢的一天也能开荒两亩地,一天能挣不少钱呢。
村民们感动的稀里哗啦,并没有因为老周家买地而嫉妒,有钱买地那是人家的本事,有时间嫉妒还不如多干点活多挣点钱。
村民们刚准备离开,打开院门,却看到远处出现一辆豪华马车,朝着老周家的方向赶来。
送走几位重臣之后,皇帝迅速拟了一道圣旨,让身边的袁公公快马加鞭地赶到了杏花村。
袁公公下了马车,并没有在意周围的其他人,而是直接走到周家人面前,毕恭毕敬地说道:“周家人,准备接旨吧。”
圣旨一出,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周围的村民哪里见到这种架势,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身子颤抖的厉害,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周家小女周岁安,玲珑剔透,颖悟绝伦,甚得朕心,特册封周氏女周岁安为乡主,赏白银五百两,绫罗绸缎二十匹,白狐裘两件,钦此。”
考虑到其他因素,皇帝并没有在圣旨上写明周岁安获封乡主的原因。
袁公公上前扶起周岁安,慈祥地把圣旨交到周岁安手里。
袁公公转身欲走,周岁安连忙叫住他,“袁爷爷还没吃午饭吧,要不要留下来吃顿饭啊。”
袁公公却摇头拒绝了,“不了,杂家还要回宫复命呢。”
周岁安点头,表示理解。
送走了袁公公,跪着的村民们才慢慢地站了起来,这下子,他们看向周岁安的眼神充满了恭敬。
村长更是凑到了周父身边,挤眉弄眼的,“安安,这是?遇到了贵人?”
周父心中无比骄傲,但面上不显,“不过是安安奇思妙想,鼓捣了一些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