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七十
秀英婶子一想也是,去年分的这几个知青就很好,不惹事干活不拖后腿,要是都像这样的知青来几个也就来几个了。
想到这些,秀英婶子对大队长说:“家里还有十来个鸡蛋,你要不要也带给他。”
大队长就说:“鸡蛋就算了,他骑车呢,我们这的路不好走,鸡蛋别弄碎了,鸡蛋碎了不就浪费了吗?就这些山野菜就行。”
“那行,咱还有土豆干,我拿出来,你给他装点。”秀英婶子说完就去找拿土豆干去了。
看到如此识大体的媳妇,大队长很欣慰,自己的婆娘不是那种小气的人,自己的工作,她从来都是支持的。不过她跟着自己也没过上什么好日子就是了。
小胡看着大队长带来的半袋子山野菜,心里那个开心啊!
城里不像村里这么好,城里没有地种菜,就自家小院子种点菜也不够吃,这半袋子的山野菜带回去,够自己家吃好长时间了。
“林叔,你给我带这么多,自己家够吗?”小胡笑眯眯的对大队长说。
林队长都不喊了,都改成林叔了,大队长听着小胡的称呼,心里很高兴啊!
“家里够了,你带回去吃,吃不完给别人分点,都是从山上采的,不值什么钱,你不嫌弃就好。”
“不嫌弃,不嫌弃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嫌弃呢?”小胡说完从自己口袋里摸出了两块钱,他身上就这么多,放在了桌子上。
大队长看他这样赶紧把钱又塞回给小胡,“这是叔送你吃的,你给啥钱,把叔当啥人了。”
“叔,你说啥话呢?这菜是山上的东西,采回来晒干,不要费时间呀,我来的时候不是没买礼物吗?就当我给你买礼物了。”
“就这点干菜,你还这样客气干什么?拿回去吃呗。”
一个死活要给钱,一个死活不收钱,两人拉扯了半天,最后小胡没拗过大队长,把钱又装在口袋里。
“那林叔我走了啊,谢谢你的山野菜。”
“看你客气的,都是山上自己长的,又没有啥贵重的东西。你路上慢点,我就不留你了啊。”这里离公社是最远的,他骑车走大路也要不少时间,早点回去,不然天黑了,路不好走。
小胡骑着车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回到家小胡的妈看到小胡带着这么多干菜回来,就问小胡哪来的。
小胡就说是村里的一个队长给自己的,自己看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就是些山野菜就收下了,贵重的东西自己肯定不能收,不然别人会抓着小辫子给自己的姐夫惹麻烦。
他妈看看小胡这样有分寸,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就和小胡说你下次再到那个村里,给那个队长带点礼物,把这个人情还上。
小胡点头称是,小胡心想他收东西也是看人的,林队长就不是那种人,他才收的,一般不是特别熟悉的人给自己送东西,自己都不收。
虽然春耕过去了,但是大队长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大队长就没有时间去接新知青。就去找自己的侄子,让林清眩赶着牛车去接一下新知青。
林清眩不满的对大队长说:“你咋不让大哥去呢?我不想去。”
“你大哥不是有事?就你经常没事在家闲着,帮我接一下知青怎么了?还是你想让七叔去,七叔那么大年龄了,知青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要在那里等一天,你想七叔受累。”大队长看着侄子这懒散的样子,就想教育几句。
“那好吧,那我去帮你接人,不过我下次找你请假,你要准我的假。”
大队长抬腿就往那清眩屁股上踢:“我还是不是你大伯,让你接个人,你还给我讨价还价的?我看你就是欠揍。”
林清眩捂着屁股跑了,边跑边转头对大队长说:“你不准假就不准假呗!还干嘛踢我?真是不讲理,你下次再这样,我就去告诉我奶。”说完他就跑远了。
听到林清眩最后喊的话,大队长摇了摇头,骂了一句臭小子,背着手走了。
林清眩不情不愿的赶着牛车去接新知青,走到大树底下,一群老头老太,看他赶着牛车就和他打招呼。
“眩小子,赶着车到公社去啊!”
“是呀,我们村不是又要来新知青了吗?我去接他们,你们有没有要带的东西啊?我顺道给你们捎回来。”
“那你给我带封火柴,再带些盐。”
“你也给我带一封火柴,你在这等会,我回家给你拿壶,你再给我带点煤油回来。”小老太太说完就跑回家拿壶和钱去了。
“我带包盐也给我带封火柴。”
“我也是和他们是一样的啊,你别忘了。”
“你给我带瓶酱油回来,你等着我回去给你拿酱油瓶去,别急着走啊,你一定要等我回来 。”
这些老头老太太们七嘴八舌的林清眩头都大了。
他们都说完,林清玄才说:“要火柴的举手,我数一下,看看有多少人要我就带多少回来。”
林清眩把他们要买的东西都一一记清楚。
林清眩把他们拿来的壶,瓶放到背篓里,就赶着牛车晃晃悠悠的去公社了。
到了公社之后林清眩先去了供销社,把村民要的东西都一一买好,这才去知青办接新知青。
林清轩来的不早不晚,已经有几个赶着牛车的在等了。
那几个赶着牛车来接人的,都是些老头子,就林清眩一个年轻人,格外的显眼。
知青们到的时候,不少女知青一眼就看到了林清眩,实在是林清玄太耀眼了。
美好的事物,没有人不喜欢看,人也是一样,长的好看的人,总是被别人多看几眼。
林清眩对那些打量自己的目光已经免疫了,已经不放在心上了,别人看别人的,她无所谓。
小胡拿着名单就出来喊知青名字开始分给知青们分大队。
这次来的知青不算多,最多的村分了五个知青,估计到林家屯分三个就差不多了。
果然分到林家屯的时候分了三个知青,两个女知青,一个男知青。
这三个知青一看家里条件应该都挺不错,穿的都很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