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26 慰此远徂征-3
跟随段怀贤去过杜吹角家里后,赵行德也会常去军士的家里,他打听好军士的家境,有时很随意,点卯训练后,就去人家中少坐片刻,有时很郑重,特意买了一些给孩子们和家眷的小礼物。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探访,许多赵行德从未想见的事情,如同一面闸门打开之后的汹涌洪水,朝他涌来。退役军士担心因为战事扩大而被动员,忧心忡忡的说,“刚刚把授田弄熟理顺,要是再抛荒,就太可惜了。”有的军士脾气不好,不太懂朝廷的法令,没有荫户来投靠,就靠俸禄养家糊口,虽然有勇力,日子却比旁人都拮据。军士结婚的时间一般要比荫户晚。像杜吹角这样子嗣多的担心家产不够分,而刘政一直在为没有子嗣担心,远征在即,整天找生儿子的秘方。赵行德安慰他,进入承影营,说不定能挣够银钱养老了。张昌龄他打算退役后做点小生意,但又担心被人坑赔本。陈永奇家上一辈是从关东迁来河西的,一直没去边疆领授田,租种着田地,儿子拉扯做了军士,老爷子却很知足。“我这辈子,吃了三万顿饱饭,值了。”
在关东,每当人们谈起夏国的军士,脑海里就会浮现一群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嗜血成性的虎狼之兵。然而,随着了解了越来越多的军士的生活,年轻的,年老的,斯文的,粗鄙的,赵行德感到,哪怕是对进爵最热衷的军士,也对发起战争有本能的警惕,他们担心白白流血,担心府库空虚,担心长期出征后,荫户改投了别人,家人失去照顾。军士在本质上,不过是另一群的士人。朝廷府令通常是军士去指导荫户遵行的,所有的军士都说丞相府的府令也越来越复杂,这让很多军士压力很大。丞相府为了保持水土,鼓励革新、培育良种和推广技术,共颁布了数十条有贴补银钱的府令,军士们斤斤计算着其中可以给荫户带来多少直接的好处,然后让荫户尊府令执行,并且代荫户去官府领取贴补银钱,从而间接地提高自己的收入。
赵行德有时一天要跑三四家军士,有时还要陪着军士去找州县衙门,甚至上裁判所理论。幸好鸣鸿都的许多军士尚未成家,籍贯也并非河西,否则,他当真没有陪伴李若雪的时间了。
这天天色已暗,赵行德回到家宅,发现门口停着一辆车马,马夫对他恭敬地行了礼。赵行德踏入门槛,便感觉院中多了些沁人心脾的香味。
晚风浮动,挂在院子外廊上的风铃叮当作响。李若雪与一位气质高贵的夫人对面而坐,见到赵行德走进,眼中露出欣喜之色,站起身来相迎,低声道:“这位便是我和你提及过的芦夫人。”说完让赵行德也进来坐下,又向贵客介绍了自己的夫君。
夏国高门的女眷也不避(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