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宦海沉浮:从教师到公仆 > 第145章 助学

第145章 助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随着进入七月,另外一件大事吸引了国人的关注。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拉开帷幕。

    虽然仅仅执教了一年多,但谢凌风仍然非常关注平城中学,期待其能延续之前的辉煌成绩。还有就是,他曾经短暂担任过班主任的高三二班,以及执教过的一班,他对这两个班级的学生们也充满了期待。

    偶尔从老校长和其他以前的同事那里了解到的讯息,一二班的成绩在平城中学三年级中一直排列前茅,包括林琳在内,有望考取理想的大学。

    但是考场如战场,临场发挥也非常重要,心态更是决定性因素。每年高考场上,均会发生平时成绩优秀,但高考场上发挥失利的案例。

    就是谢凌风他们那一届,也有同学发挥失常,结果遗憾的选择了一所失望的学校就读,或者返回学校继续复读,来年再战。

    当然,也有成绩很好,考取的学校也好的学生,就读大学之后退学回来继续复读的先例。

    就在谢凌风前两届的学生中,就曾经发生过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位非常厉害的学长当年考取了金陵大学的地球物理系专业,就读半年之后退学了,返回平城中学复读。

    要知道,金陵大学的地球物理系专业在全国那也是排名前列的,即使不是第一,那也是前三位。

    可是这位学长仍然在就读半年之后,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退学复读。

    第二年,复读了一学期的学长再次参加高考,终于如愿以偿的考取了京城大学。

    这件事在平城中学的影响极大,导致之后每年均有成绩优秀、但高考成绩不大理想的学生选择复读。

    当然,也有因为其他因素导致发挥不佳的。

    谢凌风就曾经听人讲过,某位学生成绩非常好,在高中就入了党,本来是有望京城的几所重点大学的,但最终却被西南的某所政法大学录取了,让人大跌眼镜。

    后来才知晓原因。

    这位女同学在高考前和考中受到了严重的干扰。一个极有关系的学生,其家长不但找到了她父母和她本人,甚至还找到了她的班主任,请求在考试中让他“抄一下”。

    至于这中间还发生了什么故事,就不是谢凌风所知了。

    总之,据说考试中途,前面的那个考生甚至把她的试卷拿去抄写,但监考老师竟然没有丝毫发现,甚是诡异。

    后来还听说另外一位优秀的女生也遭遇了类似的事情。

    让谢凌风庆幸的是,他的成绩虽然很好,但估计与这两位女生还有点差距,名气也有所不如,所以没有人找上来。

    树大招风,说的就是这种吧。

    不过当时他交卷时,确实有周围的同学试图抄他的卷子,结果谢凌风按时交卷了,让对方的企图落空了。

    (ps:这几个故事是作者周围曾经真实发生的案例。)

    武义镇籍的学生在县城三所高中就读的也不少,因此,即使还有一周时间,也有不少家长提前赶到县城,要么投靠亲戚,要么直接住酒店招待所,陪同孩子一起准备高考。

    当然,这是家境比较好的孩子,要是家庭条件差的,哪里舍得花钱到县城住招待所,任由自家孩子发挥就是。

    谢凌风当初就是如此。

    不过好一点的是,高考前一天,老爸专程赶到学校,给儿子送来了几个煮好的鸡蛋,说是补补营养,当时让谢凌风差点热泪盈眶。

    为了奖励优秀学生,武义镇政府还为优秀学生设置了相应的奖励政策,比如考取了京城大学等第一流大学的学子,除了颁发奖状,还有现金奖励。

    考取的学校差一些的,奖金相应会减少。

    如果家境困难的学生,镇里还有资助类型的奖学金,力争让其能顺利毕业,回报社会。

    “书记,马上就是高考了,我的意思是,这不镇里的财政有所好转嘛,为了鼓励我们的学子努力学习,从今年起,将考上大学的奖励标准提高一点,无力上学的学生,助学金也适当提高一些。

    另外,我们可以主动与考取的学校联系,为贫困学生争取更大金额的助学金。

    对贫困的中小学学生,也应该有相应的资助政策,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案例发生。”

    在武义镇,每年都会发生几起初中小学辍学事件,其中绝大部分是因为家境困难,无力供养所有孩子上学,因此,只能让大的辍学,外出打工挣钱,小的继续上学。

    当年谢凌风家的情况就是如此,即使大哥谢凌波的成绩也挺好,最终仍然在父亲的要求下,不得不选择了结束学业,外出打工挣钱,供养弟弟上学。

    而谢凌风同样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选择了师范大学。

    有时候,为了生活所迫,不得不为三斗米折腰,不能说人家没有骨气。

    在生活面前,“骨气”什么都不是。

    (ps:大家不要来吐槽计划生育哈,在农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仍然存在超生的现象,特此说明。另外,有些情节所需,不完全与现实的时间和政策对应。)

    书记办公室,谢凌风趁机向蒋书记建议。

    蒋书记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沉思片刻,这才注视着谢凌风,缓缓说道:“凌风,你所言极是。

    我们限于财政,以前的标准确实低了些,我看完全可以在原有基础上翻一番嘛,反正镇里每年的大学生也没有多少个。

    至于中小学辍学的事情,镇里以前确实考虑不周,应该出台相应的资助政策,解决辍学的问题。”

    “书记,我还有个想法,您看是否妥当。”

    “什么想法?”

    “书记,我看了之前的考取大学的奖励措施,差距拉得有点大。我的意思是,可以降低考取学校之间的差距,再在此基础上翻一倍奖金。

    我们现在缺的不是一个两个顶级大学的学生,而是需要越来越多的学生能考上大学。”

    武义镇之前的奖励措施确实差距挺大。

    比如京城的那两所顶尖的大学,镇里的奖励标准就是一人一万,次一等的五千,再次一等的两千、一千,专科生五百。

    而整个平城县,每年能考上那两所大学的学生屈指可数,一两个就是顶天了,甚至偶尔还会出现一个都没有的年份。

    对平城中学乃至平城县而言,当然是希望能有学生考取顶级的大学,从而可以大大提升学校或县域的名气,对来年的招生有极大的示范效应。

    但这对武义镇这种乡镇却如同鸡肋,连“千金买马骨”的效应都没有,更没有那个必要,纯粹就是为了好看。

    “好,你的这个想法很切合实际,下来就按你的想法,以镇政府的名义出台相应的政策,在全镇公布,也可以充分展示我们这届班子与之前的班子大相径庭之处,是真真切切为民考虑、为民服务的班子!”

    蒋书记铿锵有力的说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