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厨艺
到了下班的时候,孩子们也该放学了。
邹全德离开了肖萌萌,肖萌萌有些依依不舍的送邹全德出门。
肖萌萌说:“你回去先给她治病吧!不忙的时候,你再过来。”
邹全德点头,开着车回家了。
回到家看到李梅正在做饭,邹全德解下李梅的围裙,披到自己身上,说:“从今天开始,你就不用做饭了,等着我回来再做。”
李梅无可奈何的叹口气,说:“我现在怎么这样没用了呢?”
邹全德说:“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难免的。你也不用放在心上,等你养好了病,这些活还是你来干。”
邹全德虽然看起来很自信,但他的厨艺实在不敢恭维。他的烹饪技术可谓相当拙劣,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技巧可言。不仅如此,这还是他第一次走进厨房,面对锅碗瓢盆和各种食材时,更是感到手足无措。他手忙脚乱地摆弄着炊具,不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仿佛整个厨房都被他搞得天翻地覆。
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李梅安静地坐在柔软舒适的沙发上,她微微仰着头,目光穿过客厅与厨房之间的透明玻璃门,落在了正在厨房里忙碌的邹全德身上。此时的他正穿着一件宽松的家居服,围着围裙,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但却又充满了生活气息。
邹全德站在厨房的炉灶前,手忙脚乱地摆弄着锅碗瓢盆和食材。他的脸上洋溢着认真的神情,似乎想要做出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来。然而,他的厨艺实在有限,面对这些食材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李梅看着眼前这一幕,忍不住笑出声来。她觉得邹全德此刻就像一个笨拙的孩子,努力地尝试着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但同时,她也感到一阵心疼,因为她知道邹全德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对她的爱和关心。此外,她还感到无比感动,因为这种家庭氛围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
邹全德终于把饭菜端上桌,第一次做饭如果能够吃下去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邹全德做的饭已经相当不错了,因为吃着虽然不是特别好吃,至少不是特别难吃。
邹全德也有点成就感,笑着对李梅和邹畅说:“第一次做饭,做到这样是不是已经很不错了啊?”
邹畅一边夹着菜,一边开心地笑着说:“嗯~ 爸爸的厨艺还算可以嘛!第一次做饭就能做得这么好吃,看来还是很有潜质的哦!只要再多练习一段时间,说不定很快就能超过妈妈的厨艺呢!对吧,妈妈?”说完,他还调皮地眨了眨眼。
一旁的李梅听了,也不禁笑了起来。她知道儿子这是在给丈夫捧场,但同时也是在安慰自己。尽管饭菜的味道确实不怎么样,但看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饭,她的心里却充满了幸福和满足感。尤其是懂事的儿子,更是让她感到无比欣慰。
邹全德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对邹畅说:“我心里想起一个主意。”
邹畅问:“是什么主意啊?”
邹全德看着邹畅说:“我觉得如果我加班不能按时下班的话,我觉得你应该学学做饭。当然这只是一个提议,具体执不执行要看你的心情。你高兴做就可以做一下试试,不愿意就算了。”
邹畅为难的说:“我从来没有做过饭,我怕做不好。”
邹全德笑了笑说道:“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做饭啊!而且做出来居然可以吃,这已经算是个奇迹了。你还年轻,学习能力强,多尝试几次就能做好的。况且你做饭的时候会有经验丰富的人指导你,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他看着李梅,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信任。
李梅一听,急忙说道:“你就别为难孩子了,你下班那么晚,要是来不及做饭的话,我来做就行了嘛!”她心疼地看着儿子,不想让他这么辛苦。然而,邹全德却摇了摇头,严肃地回答道:“这怎么能说是为难呢?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让他能够更好地成长啊!你想想看,吃饭可是天大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连饭都不会做,那以后还怎么照顾好自己?所以,让孩子学会做饭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锻炼,他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本领,变得独立、自信起来。”说完,他又看向儿子,鼓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对他充满信心。
邹畅无奈的摇摇头,说:“你这是赶鸭子上架了,那我就尽量试试吧!”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确实让人开心,只有邹全德心里有着无法言表苦闷。
他在想着怎么样才能说服李梅去医院治病,而又不让她发觉自己病的严重性。
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其性格和人生轨迹有着深远影响。家庭的不幸往往会催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一种是勇敢地直面现实、乐观积极、努力拼搏的人;而另一种则是自暴自弃、消极懈怠甚至一蹶不振的人。
那些能够勇敢面对现实的人,他们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断地挑战自我,追求更好的生活。他们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实现自身价值。这种人通常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能咬牙坚持下去。
然而,也有一些人在面对家庭不幸时选择了逃避或沉沦。他们被困境所困,无法自拔,最终导致意志消沉,丧失斗志。这些人可能会变得懒散、堕落,对未来失去信心。他们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只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这种心态使得他们在生活中越来越消沉,与成功渐行渐远。
无论是哪种人,家庭的不幸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希望,而是要学会从逆境中汲取力量,勇往直前。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彼岸。同时,我们也要关注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阴霾,重拾信心。
心娴自从江雨亭去世以后,心中便一直承受着巨大的悲痛与压力。他的内心像是被一座沉重的山峰压住了一般,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在小饭馆里和那几个老头谈论起爆炸案的事情之后,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从那时起,心娴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他不再像从前那样活泼开朗,而是喜欢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思考问题。他的眼神时常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思索,仿佛在努力寻找答案。
他开始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怀疑,试图去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他会仔细观察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分析他们背后的动机。同时,他也会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寻找其中的不足之处。
这种变化让他看起来比以前更加成熟,但同时也让她显得有些孤独。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坚定地去追求真相。
他一直沉浸在对父亲死亡的深深思考之中,心中充满了疑惑和痛苦。他渴望能够深入调查,揭开事情的真相,但却感到自己力量微薄,无法承担如此重任。这种无力感让他内心倍感压力,沉重的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每当夜深人静时,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以及那个令人痛心的结局。他知道,要解开这个谜团并非易事,但他决心不放弃,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找到答案。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他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缺乏资源、经验不足以及可能遭遇的阻碍,都让他感到前途渺茫。
但他坚信,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追求真相的努力。于是,他决定开始四处打听消息,寻找线索。他将要拜访了父亲的朋友和同事,仔细聆听他们的回忆和见解。希望每一次的交谈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他更加坚定了追寻真相的信念。同时,他也开始自学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尽管道路艰难,但他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总有一天能够拨开迷雾,找到父亲离世的真正原因。
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之中,但现实却告诉他,无论如何在农村里胡思乱想都是无济于事的。要想找到线索,就必须深入了解父亲的生活环境。因此,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将家搬到城里去。只有这样,他才能更接近真相,找到那些隐藏的蛛丝马迹。可是,这一切并不是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家庭的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而他只是其中的一员。他知道,要说服家人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易事,但他决心不放弃,努力争取实现这个目标。
晓燕心中也怀揣着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渴望早日搬到城里去。尽管曾经遭受过屈辱,但她依然坚定地希望能够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她深知,城里的学校设施更完善、师资力量更强,可以为孩子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搬家并非易事,需要精心策划和准备。这是一件大事,涉及到诸多方面的细节和问题。首先,要把新房子装修好。此外,家庭财产的搬运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妥善安排运输工具和人员。
对于晓燕来说,这次搬家不仅意味着改变生活环境,更是一次全新的开始。她深知自己肩负着家庭的责任和期望,必须全力以赴做好每一项准备工作。她会积极寻找信息,咨询相关人士,确保一切都能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她将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为了孩子们的幸福,努力克服困难和挑战。
在决定搬家之前,晓燕认为有必要先去城里走一遭,与月仙好好商讨一下关于搬家的各项具体事宜。毕竟月仙阅历丰富、见识广博,想必一定能够给出一些不错的建议和想法。
晚上,晓燕跟老太太商量,说:“娘,我想这一阵就搬到城里,搬家之前我想跟我认识的人商量一下。毕竟那个人见识很多,能帮我们出一些主意。”
老太太说:“行啊,你去吧。孩子们我照顾着就行。”
晓燕说:“明天星期六,我想带着心娴一起去,让他提前熟悉一下城里的环境。”
老太太说:“行,心悦你也带着吗?”
晓燕说:“两个孩子坐自行车太难受了,就带心娴去吧,你在家带着心悦就行了。”
老太太说:“行,她跟着我没有问题。只是你骑自行车要小心一点。再加一个人骑车会很累的。”
晓燕说:“没事的,这几趟走下来,我已经习惯了。”
心娴听说妈要带他进城显得特别高兴,他问心悦:“你想吃什么,回来的时候我给你带回来,你好好跟奶奶在家。”
心悦说:“你给我买点啥都行,我都会喜欢的。”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晓燕就迫不及待地起床准备与心娴一同进城。她们骑着自行车,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一路上,母子俩欢声笑语不断,仿佛忘却了一切烦恼。尽管骑行的路程并不轻松,但晓燕心中却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轮廓渐渐出现在眼前。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街道让晓燕感到无比兴奋。她从未见过如此繁华的景象,每一个细节都让他感到新奇和好奇。
晓燕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次算是带着儿子来一场旅行,整个过程不仅让她体验到了城市的魅力,也增进了母子之间的感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晓燕将继续探索这个陌生而又充满机遇的世界,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