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答题
周大江拆开试卷,第一场考的是四书五经义,共五道题目,根据题目撰写文章。
看起来很少,其实不然,二十二张试卷中只前两张是试题,后面二十张全是白纸。白纸是用来写草稿及誊抄文章用的。
再看题目,都不简单。
第一题,“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第二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第三题,“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第四题,“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第五题,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这些题皆是摘取了四书五经中的一段,首先,得需要知道出处,以及对该出处的上下文理解,方才能答上来。
就像第一题,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问孟子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观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未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未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要想答好这一题,单单知晓出处还不行,还得知道孟子是怎么回的,这就需要学子有强大的记忆力了。
再像第五题,出自《易经》,文言传韩文言。元是众善的首领。亨是众美的集合。利是义理的统一。贞是事业的主干。
这只是前一句,后面还有一句,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君子履行仁义就足够可以号令大众,众美的结合就足够可以符合礼义,利人利物就足够可以和同义理,坚持正道就足够可以成就事业。
只有将这些都了解了,才能全面地将文章撰写出来。
周大江擦了擦汗,他先理了一下思绪,重新将所有题目仔细地浏览了一遍,判断了一下难易程度,然后按照由易至难的顺序开始答题。
正当他拿起笔准备作答时,突然听到旁边的号舍传来一阵啜泣声。
周大江心一动,他猜可能是旁边的年轻考生,遇到不会的题目,一时心急哭了出来。他这一哭,也把自己原来理好的思绪给打乱了。周大江无奈只能掏出媳妇给准备的棉花团,将两只耳朵都塞住,摒除其他杂念,然后再埋头专注于自己的考卷。
他先在草稿纸上将自己想要答题的要点给列出来,然后再围绕这些要点,洋洋洒洒地写了自己的见解,约莫字数大致达到要求后,才停下,再在此之上加以修改及润色,全部修改完了,再检查一遍,确认无误了,才开始往纸上誊抄。
只做一道题,他就花了大约三个时辰,可见题有多难。除去天黑休息吃饭时间,三天下来也就将将二十个时辰多说,后面的大题更得花费时间,怪不得袁翰林说时间紧题量大,时间是挺紧的,除非是晚上燃烛答题,但夜间烛光不得眼,很难把字写好,只能白天加快些速度。
草草地吃过午饭,又开始做第二道经文题,这次他依旧选择了一道相对比较容易答的题。因着第一次的经验,他缩短了这次的检查时间,将将把题给誊抄到答题卷上,天就黑下来了。
周大江收了笔墨,他可不打算挑灯夜战,拿出媳妇给准备的方便面,吃了一碗热乎乎的汤面,就收拾收拾躺下了。号房只有三面墙,即使是盖着羽绒被,依旧有风从脚底蹿进来,只能再把腿蜷缩一下,脑里过着剩下的题目,才渐渐睡着了。
……
一直到第三场考完出来,周大江已经是精疲力竭了。他头发凌乱,外裳也皱巴了,再瞅瞅其他人,嗯,大家都一样,都是一副惨遭蹂躏样,他立马就心里平衡了,遭罪的不止他一人。
周大江站在考场外,深吸了几口气,仿佛要把这些日子以来的压抑全都吐出去。人群熙熙攘攘,考生们有的垂头丧气,也有的面露喜色。周大江却满心都是回家的念头。
陈秀英领着儿女已经在贡院外等了好长时间了。智哥儿这回还是坐在孙大山的脖子上,大老远就看到爹爹的身影,边挥手边小嗓门大声喊到,“爹爹,这里!”
周大江看到儿子挥着的手,连忙拖着考篮快跑几步,来到大伙面前。
“考得怎么样?”陈秀英关切地问。
周大江笑得大牙呲呲,“尽全力了,结果如何就看老天的意思了。不过,最后策论让闺女说中了,果然是灾害预防、紧急对应及灾后重建连出。”
周思思立马高兴起来,“我说的对吧!指定能考。”
陈秀英也替相公高兴,“答出来就好,咱们快回家,我做了一桌子你喜欢吃的菜,回家后你洗个澡,再吃点饭,好好睡一觉,精神就回来了。
周大江又开始皮,“不,我要睡两觉!”
“随你!睡三天都没人管。”
智哥儿:“爹爹,我陪你!”
恒哥儿也忙说道:“我也陪你!”
“好好好,都陪!一会儿先回家陪爹爹先洗个澡吧!”
“不要!爹爹太臭!”
就这样,一众人说说笑笑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