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想法!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补贴方式、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入。至于构建“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一是加快城市化进程,让更多农民转变为市民;二是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转化为稳定的城市产业工人和市民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以前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今天当着同学们的面讲了一番。
现在又和陈建国交谈了一番之后,李锋就有了这方面的想法。
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好好的整理一下,写一篇关于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文章。
万一这篇文章能进入一些大佬们的眼界,那是一个妥妥的加分项。
在体制内混,如果能引起大佬们的注意力,那肯定是百利而无一害。
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某一些人,削尖脑袋,就是想在领导们面前露一个脸呢。
如果能通过写文章的形式让大佬们记住自己,那再好不过。
李锋点头道。
“谢谢陈老师,那我就尝试写一写,将我心中的观点写成文章。”
“多花一点精力,将文章写好。”
陈建国鼓励道。接下来几天,李锋一直查资料,整理思路。
写文章草稿,写完之后又反复修改,一直到自己比较满意为止。
文章写完之后,又给陈建国过目。
他是党校的教授,理论水平还是很高的。
陈建国看完之后,提了一些建议,李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这样一来,李锋觉得这篇题目为《关于全面取消农业税的设想》的文章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李锋把厚厚的稿件塞进信封,贴上邮票,郑重地投进了邮筒。
这篇文章,凝聚了他这几日的辛劳,也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期许。
几天后,一个陌生的号码打来,编辑略带兴奋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李锋同志,你的文章我们看了,非常不错!决定在下期发表!”
突如其来的喜讯让李锋愣了几秒,随即一股狂喜涌上心头。
他几乎是跳着回到宿舍,一把抓起电话,迫不及待地拨通了陈建国的号码。
“陈老师,我的文章……被省报采用了!”
陈建国听后也十分高兴,爽朗的笑声从电话那头传来:
“好!好!我就知道你这篇文章写得好!年轻人,好好干,前途无量!”
接下来的几天,李锋感觉自己像踩在云端,走路都轻飘飘的。
文章如期发表。标题《关于全面取消农业税的设想》赫然印在报纸上。
醒目而震撼。
起初几天,反响平平,李锋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然而,一周后,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省报编辑部陆续收到许多读者来信,对文章表达了强烈的赞赏和支持。
有人说,这篇文章说出了农民的心声;
有人说,这篇文章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方向。
省报编辑部也对这篇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文章观点新颖,论据充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并在下一期报纸上刊登了相关的评论文章。
这篇文章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这涟漪,最终传到了省里一些领导的耳朵里。
其中就包括主管农业的副省长,路海。
路海在一次会议结束后,翻阅报纸时无意中看到了这篇文章。
他起初只是随意浏览,却被文章中大胆的设想和严谨的论证所吸引。
一口气读完了全文。
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心中暗自赞叹:这个李锋,不简单!
他立刻指示秘书:
“小王,联系一下省报,我要见见这篇文章的作者。”
秘书小王办事效率很高,很快就联系上了省报编辑部。
并得到了李锋的联系方式。
这天傍晚,李锋正在宿舍里啃着苹果,电话突然响了。
“喂,是李锋同志吗?我是省政府办公厅的,赵副省长想和你谈谈关于你那篇文章的事情……”
李锋拿着话筒,半天没反应过来。
苹果从嘴角掉落,他也没察觉。他感觉自己的心跳骤然加速,像擂鼓一般。赵副省长?要见我?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回答:
“是……我是李锋……请问……什么时候……”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明天上午九点,省政府办公厅,路副省长办公室。”
挂断电话后,李锋依然感觉像在做梦。
他看了看手中的苹果,突然觉得索然无味。
走到镜子前,看着镜子里那个略显青涩的自己,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一个重要的机遇,或许就在眼前。
第二天,李锋特意穿上了自己最好的一套衣服。
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省政府办公厅。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紧张得手心直冒汗。他不停地整理着装。
一遍遍地回忆着自己文章的内容,生怕在副省长面前出丑。
“李锋同志,请进。”
秘书小王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锋推开办公室的门。
看到一个身材高大,气度不凡的中年男人坐在办公桌后,正翻阅着他的文章。
他连忙上前,微微鞠躬:
“赵副省长,您好,我是李锋。”
赵德海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打量着李锋,嘴角露出笑容:
“李锋同志,请坐。你的文章,我仔细读过了……”
路海指着桌上的报纸,目光炯炯。
“很有想法,也很有勇气。”
李锋拘谨地坐下,挺直腰板,像个小学生等待老师点评作业。
路海笑了笑,语气温和了些:
“全面取消农业税,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吸引人。你文章里的一些数据和案例,我看了也很受触动。农民的负担确实重,这个问题不解决,国家的农业发展就很难有突破。”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路海就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和李锋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时而点头赞许,时而提出质疑,犀利的提问让李锋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但他并没有慌乱,而是努力组织语言,尽可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