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我们也要一视同仁
宋书晚和陆臻两人先是把剩下的衣服带到了上次批发的裁缝店。
裁缝店还是如之前那样,外面挂了几件样衣,不过衣服款式比较普通,与大家平时穿的没有多大区别。
颜色也比较单一,大多于深蓝、土黄为主,最鲜艳的颜色也就是大红色。
“老板,需要衣服吗?”宋书晚问道。
苏慧正在做衣服,听到声音立即抬头望去,见到门口站着的两个年轻人,激动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我可算是盼到你们两来了。”
苏慧急忙走了出来,想要让两人坐下休息。
可是裁缝店太小了,三人站在一起连个转身都觉得有点费劲。
“我们今儿拿了衣服,你看你需要吗?”
宋书晚没有啰嗦,直接开门见山。
本来她以为苏慧一定会纠结犹豫,谁知她立即点头笑道:“需要!非常需要!”
“你们不知道,上次你们卖给我的衣服,我卖的特别好。后来我想自己做,可是找不到这样的面料,做了几款其他面料和颜色的相同款式。但都不如你卖给我的好。”
苏慧激动道:“这次你带了什么货?如果货好的话,我都要了。”
宋书晚倒是没想到上次批给苏慧的衣服居然卖的那么好。
市里的消费水平果然比县里的好许多。
当然还有一点是因为苏慧有自己独立的小店,卖衣服自然也就更方便。
苏慧左右看了看,问道:“你们的衣服呢?”
宋书晚指了指外面:“都在外面呢!这次的衣服比较多,你看下,如果不需要那么多也没关系。我还能拿到其他地方卖。”
“没事没事。我能卖得掉。”
苏慧急匆匆走到外面,果然见有两三大袋的衣服,打开一件件拿出来仔细看了看。
这衣服的款式、材质、颜色都是市区没有的。
最令她惊讶的是还有一种喇叭裤。
她从来都没有见过。
裙子、衬衣和针织衫她知道一定能卖得出去,但这喇叭裤,她没见过,心里有些不确定。
“这裤子像花一样,能卖得出去吗?”
宋书晚笑了笑:“你要是担心的话,可以不用拿,我自己也能卖得掉。”
苏慧看她如此胸有成竹的模样,心里也摇摆不定了。
“那你这些多少钱?”
“裙子3块一件,衬衣2块,针织衫35块。”
她的价格比零售的低了一些了。
“那这喇叭裤呢?”苏慧问。
“这个贵,一条要11块。我进货也差不多这个价了。”
苏慧惊呼:“一条裤子居然要那么贵啊!这……我也怕卖不出去,我只要几条吧!”
宋书晚也不勉强,这喇叭裤可以流行好多年。
现在批发卖了,她除了能早点拿回现金外,还有就是她这两个月确实也没空卖。
本来苏慧是想把衣服裙子都拿走,可是自己身上没有那么多钱,只能都各买一半。
最后拿了五百块钱给宋书晚。
宋书晚还剩下一半的货,倒也不在意。
“如果我卖得好,我还能找你拿货吗?”苏慧问道。
去年,她拿了宋书晚的货后,生意爆好。
可是后来没有那些衣服,又换季后,苏慧的生意就一落千丈。
尤其是这段时间,几乎没有人走进她裁缝店。
如果不是钱不够多,苏慧一定会拿更多的衣服。
宋书晚笑着点头:“没问题。我给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如果有需要可以打电话给我。”
说完,就写了个电话号码给苏慧。
苏慧也有此意,只要生意好,她就还能把剩下的衣服都买来。
这五百块也不是小数目,她也是狠下心才买的。
衣服卖了一半,还剩下一半就先暂存在苏慧这儿。
然后宋书晚和陆臻两人一同去了市一中。
因为在苏慧的裁缝店里并没有浪费太久的时间,所以到市一中后,时间还很早。
门卫见陆臻是个军人,又是许校长的朋友,也没有为难,立刻放他们进去。
许校长听说陆臻来了,连忙走出去迎接。
“陆团长,今儿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啊?”
许校长见陆臻身边还有一名年轻漂亮的女孩,又好奇问道:“这位是?”
陆臻笑着介绍:“这是我的妻子宋书晚,也是县一中的学生。”
许校长皱眉沉思,片刻后立刻反应过来:“这位就是清远县前三的宋书晚?”
宋书晚大大方方的伸出手和许校长握了握手,笑道:“你好,许校长。”
许校长笑着问道;“赶紧去里面坐着喝茶。”
大家都坐下来后,许校长才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陆臻道:“清远县的成绩你也清楚,林校长本来想亲自来,只是现在太忙没空,所以委托我来。”
许校长大笑道:“那个老东西,我还不知道他心里打什么鬼主意。是想找我要复习材料和教学方案是吧?”
陆臻点点头:“许校长真聪明。林校长确实有这个意思,而且我妻子晚晚也力争想考华大,如果考上了,不仅清远县有名气,市里也一样。尤其是用清远县用你们市一中的复习材料和教学方法,那市一中将会提升更大的知名度。”
这个确实不错。
许校长惊诧地看向宋书晚,问道:“你真的想考华大?复习的怎么样了?之前的密卷做了吗?分数怎么样?”
宋书晚点头:“复习的还行,密卷都做过了,成绩都不错。可是我并不知道华大的录取情况,去年的考试卷子,我也想多研究研究。”
现在的教育资源并不像前世一样,只要网络上搜一搜就能共享。
大家都是口口相传。
每个学校的设备也有限,去年的卷子清远县也有收集,但收集的并不全。
许校长赞许道:“你是个好同学。只要再拼搏努力一番,一定就能考上华大。至于你要的那些东西,我这都有,一会儿我都给你。”
“还有林校长要的东西,我也都有。我们作为教育者,就应该为了孩子的学业付出一切。”
“只是交通不便,沟通也有限。我和林校长一年也就见一两次面。他的需求我也不了解,而且还有其他的县的一中,我们也要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