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木家人的不情愿
程子实嗯了一声,“这样是要简单一些,耗费的材料也没那么多。”
若是做炸丸子和红薯饼,得要不少的油。
油对农家来说,是很珍贵的好东西。
木宝宝的关注点不太一样,“大叔,咱们什么时候能吃到红薯发糕呀?”
程子实捏了捏她的脸,调侃道,“这么喜欢吃?”
木宝宝重重地嗯一声,“喜欢!”
程子实见过不少的小孩子,其中有部分也喜欢吃,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宝宝这种,不挑食却又喜欢吃的。
“你喜欢吃也不能吃太多,小心积食。”
小孩子积食是很可怕的。
再则,小孩子吃东西没个节制,是有多少吃多少。
木宝宝撅着嘴,有点儿不高兴,“我知道不能乱吃东西,不能多吃。”
“我奶经常跟我说的。”
每次她吃东西,家里人都会叮嘱她。
程子实失笑,“好好好,是我的错。”
“咱们继续说正事。”
木宝宝顿时开心起来,“大叔,咱们已是决定卖发糕了,还要说什么呀?”
程子实道,“卖发糕不比卖烧烤,要注意的地方很多。”
“首先,就是要干净整洁。”
木宝宝唔了一声,“我家卖烧烤挺干净的。”
程子实表示不单单是这样,“我觉得,你们穿个围裙,面上再戴个东西,防止口水。”
“卖红薯发糕的人肯定有,那你们就要从不同的地方着手,让人印象深刻。”
“这样,以后来买你家东西的人会越来越多的。”
木宝宝听完,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又摸了摸自己的嘴,“会有口水吗?”
程子实不奇怪她会这样,在村里的孩子,能做到宝宝这样干净的,是少数。
只是,木家在有些方面还是注意不到。
“会有的。”
他耐心地解释道,“咱们平时是很难注意到,一般人也不会在意。”
“可有些人会在意的。”
“咱们多注意这方面,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想的是,宝宝家的生意会越做越大,所以要从一开始就做好各种防范才行。
木宝宝不是太懂,可她知道听大叔的准没错。
“围裙,咱家是有的。”
她摸了摸自己的脸,“大叔,脸上戴的,是什么呀?”
程子实道,“有些大夫会用,你们买一个回来,自己用好点儿的布做几个就行。”
“这东西得透气。”
“若是不透气,会憋坏的。”
木宝宝一听,用手捂着自己的嘴。
却被程子实拉下手,他板着脸,“宝宝,你不能这样做。”
“如若一个人憋气太久,对脑子不好。”
木宝宝听到这话,吓得不轻,连连表示不敢了,“我不要脑子不好。”
脑子不好的人傻傻的,还吃不到很多好东西。
程子实轻点两下她的额头,“你知道就好。”
“宝宝,你家做好了,拿给我看看。”
木宝宝乖乖地答应下来。
程子实又道,“明天我让人将红薯发糕的方子给你们。”
“你们可以先研究研究,等做出味道不错的,再拿到镇上去卖。”
木宝宝看向大哥。
木平平鞠了一躬,“先生,我记下了。”
程子实道,“平平,你们的规矩礼仪得快点儿学好。”
“假如你家以后的日子好了,少不了要与富贵人家打交道,到时候规矩礼仪便是他人挑刺的地方。”
越是大的家族,越是重视规矩礼仪。
倒不是大家族高高在上,而是规矩礼仪代表着一个家族的教养等等。
木平平在程子实的名下学习了这么久,已不是当初那个村里的孩子了,他有了更多的见识和认知。
“先生,我知道了。”
木宝宝却是想哭,她不想学规矩礼仪啊。
光是站姿,她便受不了。
……
木家人在得知程子实的提议后,没有任何犹豫,便决定多增加一门生意。
不要说辛苦,赚钱哪儿有不辛苦,且这样赚钱可比在地里刨食好太多了。
晚上。
一家人聚在一块聊天。
堂屋点着两盏油灯。
一盏,是给木宝宝等孩子们练字用的。
因着有郑星光用来的纸笔,如今木宝宝等孩子在家也能在纸上练字,不用再那么节省了。
木宝宝像模像样地握着一支小的毛笔,坐在专属的矮凳上,一笔一划十分认真地练字。
木平平等孩子则是围坐在大桌子那,或认真或挠头抓耳地练字。
木老爹抽了几口旱烟,才说起事来:“家里有三门生意,咱们得分一分,不然都会很累。”
“烤肉不用太担心,有其他几家帮着,咱们家出一个人就行。”
木老大等人没有意见,只要烤肉料在他们手里,便不用担心。
木老爹继续道,“卖汤药的事,两个人来卖。”
“至于红薯发糕……这生意还不知好不好,先安排两个人。”
朱氏说道,“老头子,孩子们要读书,没办法帮忙做生意。”
“我和你得忙地里的事,家里还得留两个人,那样就只有四个人能做生意了。”
“不够啊。”
木老爹眉头紧锁,“是不够分。”
“那就和村里人一块做生意。”
朱氏震惊,“老头子,还要和村里一块做生意啊。”
“咱们好不容易想了办法赚钱,又和村里人做生意……这……”
木老大几人相互看了看,也有点儿不情愿。
烤肉的生意,那是没办法,毕竟出了那样的事。
木老爹没好气道,“你以为我想吗?”
“咱家得往长远了想。”
他分析道,“首先,咱家因着做生意和读书,在十里八村已是够惹人眼红的了。”
朱氏几人是清楚这点的,别说外村,就是村里就有好多人羡慕嫉妒他家,没少在暗地里说酸话。
但她家做烤肉生意和村长几家,又有程先生和邓大夫护着,村里人那些人也只敢说说酸话。
木老爹道,“你们要明白一点,只有利益一致时,村里人才会站在咱们这边。”
“比如,张家。”
“你们看现在的张家,是不是处处护着咱们家,还会主动做很多事。”
“这就是有共同利益的好处。”
朱氏几人听明白了。
朱氏问道,“老头子,咱们卖发糕的事,要不要多拉几个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