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陶宽妈看着陶宽这样的吃相,还是相信了那句俗话:男人嘴宽吃四方,也真心得祝愿陶宽有个好的吃饭场。农村人都相信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既然能来到这个世上,总有他的一份饭菜等待着他,换作银井湾附近几个村庄的说法:一株草都有一颗露水珠,不会轻易得走了,他们都还是相信命运,认为来到这个世上的人都会过得很好,至于最后过成了什么样,到底也算是他自己的修为。这也暗合了佛教的轮回,没有了前世的做人做事的善就会有今生今世的好,他们的思想里都认为,人不能太坏,人在做天在看。陶宽妈也是农村人自然也就是这样的思想,都认为陶宽爹是因为前世的善而导致了现在有个好的手艺,能在别人家里过得紧巴巴的时候,自己却能过得稍微得好些,在陶宽妈的眼里自己家里的生活就是最好的,连大队支书也不过如此,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大队支书家里也和自己家里不相上下,至于到了后来,陶宽爹的手艺因为时代的改变而变得落魄了,才有后来自己的想法的改变,却是后来的事。在那个时代,大家都是从地里刨食,没有其他的生活方式,像林家的叔叔能到外面去做事,陶宽妈就意味林家是祖上积德才有这样应验,在银井湾就得做地里的事,没有力气就不能做体力活,要有力气就得吃饱,陶宽妈总以为陶宽的大嘴是他能有口好吃的象征。陶宽妈满心欢喜得看着陶宽这样吃法,她更相信陶宽会比陶磊过得好,陶磊太瘦弱了又吃得不多,不是很好得做事,将来得让他学名手艺,可以挣个轻松的饭碗。就在陶宽妈看着陶宽开心得吃饭,陶宽爷爷从自己房间里出来了,对着陶宽说:宽,吃好了吗?陶宽听到陶宽爷爷的话有些受宠若惊,要知道,陶宽爷爷从不管陶宽吃饭,他只是担心陶磊,总觉得陶磊太过于得瘦弱,需要更多的照顾,而陶宽则是傻大个,比较皮实,属于那种懒得管也能活得很好的孩子。陶宽自己心里也明白自己在陶宽爷爷心里的位置,但今天中午,从自己一进门就感觉有些异常,到了这个时候就更觉得好奇。这话不光是说给陶宽听,同时也是说给陶宽妈听,陶宽妈听着陶宽爷爷的话,也不再去看着陶宽吃饭了,赶紧得起身去了自己的房间,临走前还不忘提醒陶宽:吃完了碗里的饭j算了,要是饿晚上回家吃,赶紧得放下碗筷,跟我去房间里换身干净点的衣服。陶宽高兴了,这不是要去亲戚家里喝酒的前奏吗,有了这样的思想的支配,陶宽有些兴奋了,大热天的有谁家做喜事,还能让陶宽爷爷带着自己去,同时也想到陶磊也要去,不但有伴开心,而且还有好吃的,人生的好事也不过是如此吧。陶宽想到这里,扒拉干净了碗里最后的饭粒,就趿着鞋子进了陶宽妈的房间。陶宽妈也正在找藏在橱柜里的钱,看着陶宽进来,也没有避着陶宽,陶宽虽然有些野,但却不至于会偷家里的钱,这是陶宽的一个良好的品质,孩子偷吃是正常的,但如果是偷了家里的蛋去供销社去换好吃的就不对,都怕偷成了习惯,小时候偷针大了就会偷金,最后才是牵牛偷猪成了那种好吃懒做的人。陶宽妈拿好了钱,就给陶宽找衣裤。农村的孩子成天在家里都穿得不怎么样,但要出个门或者是走个亲戚就得换身干净点的衣服,这是农村人固有的生活方式,陶家也不例外。陶宽妈也顺手给陶宽换了衣服,带着陶宽走到厅堂,看到陶宽爷爷早就和陶磊在等陶宽了,陶磊也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人靠衣服马靠鞍,换了衣服的陶磊也显得比平时精神了很多,陶宽妈看着自己的二个孩子穿得好衣服的精神劲心里也说不出的开心。随后就走向陶宽爷爷,把手里攥着的钱给了陶宽爷爷:爹,你就劳苦些,带着二孩子区报名,看要多少钱,你自己也隔了有些日子没有出去,顺便也买点好吃的,犒劳犒劳自己,也给孩子买点吃的,毕竟隔壁村庄比起银井湾来,要大些,也更热闹很多,这几天又是学校开学的日子,肯定也有其他的家长带着自己去的,别让别人看不起自己家里人。陶宽爷爷微笑着说:看你说的,就冲陶家二孩子的精神劲,就可以看出是陶篾匠家里的孩子,家里吃的能比别人家里差吗,不过我也不知道到底要多少钱,你给我,我也拿着,等到了学校给孩子缴了学费再还给你。到了这个时候,陶宽才明白,自己想多了,根本就没有喝酒的事,而是把自己关进猪栏里去,现在饭也吃饱了,衣服也都换了,想要溜恐怕是不成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和陶磊一起去学校报名,早知道这些,自己就压根就不该自己回来。陶宽爷爷因为要带二孩子去学校报名,下午也就不用去生产队做工分了,这个时候能歇半天也是很开心的事,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家里的二个孩子都开始了读书,不管将来读到哪里去,自己都愿意给孩子挑个书箱去,即使是被孩子说成是家里的下人,心里也还是很高兴的。在银井湾,能出去工作的不多,除了林家的叔叔,那也是因为家里没有了活路才跟着出去闹革命,也算是命大,居然能活着回来,有份工作那也算是祖上积德的事,再个就是银井湾的那个老师,至于他怎么出去的,陶宽爷爷就不是十分得清楚,但却也过得不是很好,只是比自己家里过得稍微好些,一个老师的工资也不是很高,却要养一大家子人,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但至少有个现钱,比自己一年到头做工分,到了年底才有分红,但和自己的孩子——陶宽爹比起来也是好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