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 > 第94章 重启,皇权特许

第94章 重启,皇权特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京师,金銮殿上,早朝一开始,不等群臣说话,李邦华便率先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而朱由检闻言也是装出一脸的疑惑。

    “李爱卿何事启奏?”

    范文程朝着朱由检一拜进而放亮了嗓门:

    “微臣近日得到确信消息,福王朱常洵擅自离开封地洛阳,前往应天府,江北四镇数十万兵马调动异常,兵部发函问询也得不到回复。”

    “淮河以南的学子更是在私下暗骂天子,声称要扶持福王朱常洵,在应天府成立一个南明朝廷,这里面还有不少我大明宗室的参与。”

    “这些人,都是京师被围之际贪生怕死,逃到江南的。”

    “陛下,臣今日要参的,就是这些人!”

    朱由检随即也是装作一副震惊的样子。

    “福王要造反?朕怎么不知道?”

    李邦华继而道:

    “回禀陛下,此事也是臣昨日才从南边回来的一些商贾口中得知的,昨夜,北方几个大儒就找到微臣,联名进谏,要求朝廷早做防备,以免乱臣贼子再祸害到我大明朝头上!”

    说着,李邦华就从怀中掏出一封布帛。

    “陛下,这是北方四省各地的大儒亲笔所写的血书,谴责南方儒生大逆不道有违圣人教训,更抨击应天府的文武官员悖逆朝廷,悖逆大明万万百姓……”

    随着李邦华将手中的血书递交上来,紧接着,朝堂之上的官员们也一个个开始表态。

    怒骂福王以及江北四镇的将领,还有应天府的官员。

    看着时机成熟,朱由检深吸了一口气:

    “诸位爱卿,圣人留儒学传承千年,而今,山洞曲阜有人冒名顶替圣人后嗣,并且暗中私通辽藩,甚至连降表都暗中写好了。”

    “现如今,这淮南以南的学子,也都也吆喝着造反,全然不顾我大明朝千疮百孔民不聊生,还妄图引起战乱。”

    “朕决定,自即日起,改京师国子监为京师学宫,邀请各家大儒坐镇,除此之外,学宫还要推行新学。”

    “而今天下,士者治经难以治世,工者商者农者亦为我大明之肱骨,重在工者不精,商者不仁,农者不慧!”

    “即日起,朝廷恩科,分为春秋两场,春考单考儒学,拔天下儒学大才入学宫研习,秋考招天下农工商精通者入学宫,精修商学农学工学……”

    朱由检知道,一个朝廷想要改制,在既得利益者都明确了自己的利益范围后,再想要变革,那就是难上加难。

    而现在的朝廷,相当于破而后立,兵权和六部都被自己牢牢掌握在手中,这个时候推行一系列的新政,才是最奏效的。

    而在场的文武大臣们在听了朱由检的话后,无不错愕。

    毕竟千百年来,他们所接受的思想,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而今朝廷竟然要把农工商也开出一个新学来,列入国子监,这不是胡闹吗?

    “陛下,古来治世非儒学不可,商工农三者,不学无术,德才不备,怎可入圣人学堂?”

    “陛下,臣以为,将农工商三者开设一个新学,归入科举实在不妥,农者守其田,工者精其艺,商者逐其利,三者于我大明治天下,毫无关系。”

    “是啊陛下,我大明朝虽不是和宋朝一般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我大明也是推崇文治……”

    朱由检看着这些读了高头讲章的大臣们一个个滔滔不绝起来,也不说话。

    等这些人讲完,第一个站出来的,还是李邦华。

    “陛下,这新学的事情,其实微臣……早就和而今在京师的几个大儒商讨过,几位老先生都极为赞同陛下的提议。”

    “这农学乃是一门大学问,这精于农事者入了学宫,便能促进天下农事,那我大明届时年年五谷丰登,商者入了学宫研习商学为朝廷所用,便能避免出现八大晋商这样祸国殃民的奸商,工者更是要列入新学,这火器武备的铸造研究都需要大量的钱两和人才……”

    李邦华这么一说,在场的一众官员都不说话了。

    人家大儒都说了,这事是对的,他们还能再说个不吗?

    紧接着反应最大的是工部的范文景。

    这以后朝廷推行新政新学,工学要是纳入科举,对于工部而言,那就是能够拥有庞大的优秀工匠储备。

    而且今后对于工部跟朝廷要银子,那也是大好事。

    于是乎,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内,范文景用了毕生所学,说了工部的重要性,兵仗局的重要性,匠人的重要性。

    “这次朝廷之所以能打败李自成,夺下山海关,击退多尔衮,都是因为我工部造出来的新式武备。”

    “而清军之所以能够雄霸辽东,究其原因也是清军不断窃取我大明朝的先进火器。”

    “故而将来我大明与辽藩大战,必然是谁的火器武备更厉害更先进,那就是谁赢。”

    “难道诸位大人就不想我大明彻底平底辽东?”

    这下子,朱由检一句话都没说,京师学宫以及推行新学,还有科举改制三件大事,就这么定了调。

    关键是满朝文武都统一了口径,绝不容许应天府再扶持福王登基。

    等下朝之后,朱由检当即命王承恩找了几个文墨好的太监,将今日的朝会言简意赅地概括下来,而后就将稿子送到了印书局。

    下午的时候,满京师都贴满了朝廷朝会新定下来的新政。

    而自打李自成围城,京师的百姓们都已经彻底接受了朝廷频繁推出新政的举措。

    但是这一次,街头的反响却是不小。

    几百年上千年的科考,而今不但儒生能考,就是农工商也能考。

    而且国子监改名京师学宫,要推行新学,新学里就多了这商学工学和农学……

    和紫禁城外的热闹不同,紫禁城内,气氛很是严肃。

    此刻的朱由检正在校阅宫内从三大营选拔来的精锐兵卒。

    这些卒子都是要收编进东西厂的,所以苏墨对于这些人的选拔也极为重视。

    而苏墨的目标,不仅仅只是重启东西厂,而是要把东西厂训练成大明的特种部队,能潜伏能突击能渗透能侦查……

    之前东西厂办到的事情,而今的东西厂要办到,之前的东西厂办不到的事情,而今大人东西厂也要办到。

    更新的晚了些,有点事耽误了,新的一个月了,跪求必读票,明天接着三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