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是谁满意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是谁满意了
太后脸颊的皮肉隐约抽搐了一下,道:“秀春,收下吧。”
随即对萧执砚道:“你有这份孝心就足够了,下次不必如此费心,你能在朝堂上为皇帝分忧,哀家就知足了。”
“是。”
萧执砚淡淡应了一声,便重新坐下。
秀春姑姑笑着走上前,恭敬的收下了太监捧着的锦盒,对皇帝欠了欠身,便快步退下了。
云清欢插不上话,便安静的坐在一旁,看着厅里身份尊贵的三个人,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气氛有种说不出来的微妙。
皇帝却似乎感觉不到这种古怪,又跟太后说起了义诊的事。
“之前老三提议的义诊,母后考虑了这些日子,不知觉得如何?若是您不反对,朕就准备叫老三着手去办了。”
提到三皇子,太后的神情语气明显缓和下来,“难得三皇子有这份孝心,又能为百姓做些实事,彰显天家仁慈,哀家考虑后也觉得很好。只是,三皇子毕竟年少,还没有正式进入朝堂,担任要职,皇帝是打算将这件事单独交给三皇子一个人办吗?”
皇帝笑道:“老三虽然聪明,但到底年轻了些,又缺乏办事经验,只怕镇不住场面。朕打算将此事交给淮王负责,主意是老三想的,就让他帮着淮王一起办,长长经验,以后进了朝堂领了差事,也算有些底气了。”
太后听了十分满意,“淮王年长,又是个心细善良的孩子,这样极好。”
淮王从小就是在太后膝下长大的,虽然不是亲生,但感情还是有的,再加上淮王虽然正事上不着调,性格脾气却很好,也很懂得讨太后欢心。
太后对他自然多了几分感情。
皇帝自从上位后,对同辈的兄弟手段颇狠,圈禁夺爵的不止一两个,唯独就剩了淮王这一根亲王苗。
太后看在眼里,难免担心皇帝最终也容不下淮王,皇家没有纯粹的兄弟情,何况皇帝和淮王还不是亲兄弟,不过是都养在她膝下而已。
只是后宫不能干政,皇帝在朝堂上的事情,太后也不好置喙,只看着皇帝这些年对淮王有些疏远,不曾针对却也从未给他任何实权,太后这心里就始终悬着一口气。
如果有一天,皇帝要对淮王下手,太后理智上知道自己不能多管,但感情上到底是有些难受的。
那毕竟是她亲手照顾长大的孩子,付出的感情和真心,也不是假的。
如今,听到皇帝要把义诊这么大的事交给淮王去办,太后心里是欣慰的,她以为这是皇帝信任淮王这个兄弟,才把这种关系皇家体面的事交给他负责,又派了自己最宠爱的三皇子协理,看起来实在是一件好事情。
而义诊又是为了给她祈福祝寿而办的,亲自负责的一个是她养大的皇子,一个是她亲孙儿,太后想想就觉得高兴。
但就在太后高兴、欣慰的时候,皇帝又轻描淡写地道:“此次义诊不同于寻常,是为母后积福祝寿,太医院亲自举办,唐家牵头,想必到时候会吸引来众多百姓,规模不小,于民间也是一桩盛事,所以朕以为,必须派一位精明强干的人,负责义诊过程的安全,以防有意外情况发生。”
太后听了觉得有理,“这么说,皇帝心里已经有人选了?”
皇帝含笑道:“朕觉得,让摄政王负责此事,最合适不过。”
太后脸上的笑容微微僵住。
萧执砚猛地抬起头,目光略带一丝愕然的看向皇帝,显然没料到这种事会突然落到自己头上。
皇帝之前可是一点风声都没透给他。
现在拿到太后面前来说,明摆着是已经下定决心,形式上跟太后说一声而已。
皇帝好似没发现太后和萧执砚的反应,继续含笑道:“他手里管着护城军和九城兵马,京城一切的守卫职责本就是他负责的,义诊要在京中举办,原本就是他的职责范围,朕是这样考虑的,与其让别人负责,到时候还得跟他商量着办,调动护城军和九城也非摄政王的手令不可,就不必多一个人添麻烦了。”
太后勉强扯了扯嘴角,道:“皇帝思虑周全,只是此事既然交给了淮王和三皇子,让他们顺便管了岂不是方便?”
皇帝说:“朕也考虑过,但这次义诊规模庞大,又意义非凡,是绝不能有任何闪失的,淮王要全面负责本就辛苦,老三又是个帮忙打下手的,他们两个都没有调兵的经验,只怕连如何安排守卫都不知道。”
太后又说:“在京的武将也有不少,摄政王手下想必也有不少能人,这种小事,交给底下的人办就是了,哪里用得着摄政王亲自负责?”
皇帝闻言失笑,“母后此言差矣,义诊可不是小事,一来关系民生,二来又是为母后祈福,彰显天家仁慈,交给下头的寻常武将,朕总是不放心。摄政王出身宗室,是最合适的人选。”
顿了顿,皇帝又笑道:“再说了,为母后祈福所办的义诊,摄政王对母后的孝心,与淮王、老三他们是一样的,此事交给他,朕也能安心。”
连一旁的云清欢都看出来了,皇帝这是打定主意要让萧执砚参与进去,询问太后的意见不过是象征性的,太后不管给出什么理由,皇帝都能挡回去。
君心已定,根本就不容更改。
但她也同样看出来,太后并不想让萧执砚插手,甚至是有些排斥……只是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至于萧执砚。
云清欢偷偷朝他看了一眼,就看见他脸色冷得可怕,全程都没说话,看着就不像是乐意参与的样子。
但不管萧执砚愿不愿意,太后是否排斥,显然皇帝都没打算妥协,该说的也都说完了,皇帝就微笑看着太后,等着太后的表态。
太后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慢慢道:“既然皇帝觉得合适,那就这样吧。”
皇帝笑容更深:“母后满意就好。”
太后心里不满意,这分明就是皇帝自己满意了,她即便是太后,也没法逆着皇帝的心思来。
被皇帝强行“满意”了,太后的兴致都淡了不少,“哀家有些乏了,皇帝要是没别的事,早些回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