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暂时搁置
欧阳回到家中,立刻一头扎进了思绪的漩涡之中,反复琢磨着方才与马亮父亲讨论的那些问题。
解决充电难题,在他看来,似乎并非难事。只要将电池设计成可拆卸的,人们就能轻松地把电池取下来充电。如此一来,无论是住在高楼大厦,还是低矮平房,都能便捷地为电动车补充能量,电动车上下楼不方便、无法充电的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然而,价格问题却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后市的电动车价格并不高,便宜的甚至用不到 1000 块钱,一般的价格也围绕在 2000 块钱左右。可在目前这个年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电动车的价格如此之高呢?是因为技术落后吗?还是现在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呢?欧阳的内心纠结万分。如果真的是技术问题,这倒不难解决,毕竟通过在书店里学习以及在图书馆的“刷书”经历,他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已经足以应对电动自行车的技术需求。可要是因为生产设备的原因,那这事可就棘手了。总不能因为造电动车而去造生产设备吧,造设备的难度远远高于造电动车的难度,而且投入的成本也太高,实在是得不偿失。
还有就是电动车的车速问题,这更是让欧阳头疼不已。如果车速设计得太高,必然会存在安全隐患;可如果设计的车速太低,又难以满足年轻人们对于速度与激情的渴望。后市也是因为电动自行车车辆体积小,便于在狭小的街道和车辆之间穿梭,而且车速过高,骑车人又没有交通安全意识,所以因乘骑电动自行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欧阳的脑海中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激烈地争吵,一个高喊着要安全第一,降低车速;另一个则大声疾呼速度至上,满足年轻人的渴望。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很快欧阳就有了主意。可以把电动车设计成分类,一类是专门适合中老年人骑乘的。这辆车车速有一个严格的限制,时速最高不得超过 40 迈。这样既能满足中老年人日常出行的需求,又能确保他们的安全。一类是适合年轻人骑乘的,这一类电动自行车可以分成两个档位,一个是日常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最高时速和老年人专用的速度相同,安稳而可靠。另一类是运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动车的性能瞬间提速,最高时速可达到 120 迈,让年轻人能尽情享受风驰电掣的快感。然后这一类又可以根据颜色款式分为男用款和女用款,并且外观设计一定要时尚个性,这样才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让他们为之心动。还可以再做一类儿童款或者较为青少年款,这一类可以做成电动的玩具车,也就是缩小版的汽车,最高时速不超过 10 迈。青少年款则为滑板车和平衡车。这个东西在后世可是很受人追捧的。
那就只剩下解决生产设备的问题了。欧阳深知自己的局限,他没有这样的生产车间或者工厂,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自己建一个工厂,并且他也没有销售团队。此时的欧阳在大脑里不断地搜索着大脑中存储的知识,并把这些内容相互结合,在脑中构思着电动车的未来。有了之前在图书馆的基础模型,欧阳不断地细化着,把脑中的内容绘制到图纸上。他全神贯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有手中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每一笔都饱含着他的期望与憧憬,每一个线条都勾勒着他的梦想。经过欧阳几个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最终他心目中的电动自行车整套的设计图纸完成了。欧阳仔细检查着那一摞图纸,眼神中充满了专注与谨慎,生怕会有遗漏的东西。他的心跳微微加快,既紧张又兴奋。最终满意地微微点了点头,此时肚子咕噜噜地叫了起来,抬头一看,天色已晚,窗外已是一片漆黑。欧阳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沉浸在设计中许久,而新的挑战,也即将拉开帷幕。
现在图纸有了,可又如何把图纸变为实实在在的电动自行车呢?这个问题再度让欧阳头疼起来。他所认识的、能接触到这些东西的人,也只有马亮的父亲了。那就等到明天问一下他,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好的思路吧。
再到第二天,欧阳在下午店里不那么忙碌的时候,又一次来到了马亮父母的店中。他怀揣着满心的期待,脚步略显急切,仿佛手中的图纸承载着他的梦想。欧阳郑重地把图纸拿到马亮父亲面前,眼神中流露出兴奋与紧张。马亮父亲和母亲仔细地翻看着图纸,他们的目光在图纸上缓缓移动,每一处线条、每一个标注都不放过。渐渐地,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嘴巴不自觉地张大,仿佛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事物。马亮父亲心中暗自惊叹,很难想象这些如此专业的图纸竟然是出自眼前这个年轻人之手。他不住地摇头赞叹:“好东西,好东西,这真是个好东西!”
欧阳看着他们的反应,心中涌起一丝喜悦,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他迫不及待地问道:“我想请教您,如何才能把图纸上的东西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电动自行车呢?”马亮的父亲挠着头,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他在脑海中快速搜索着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他心里想:这可把我难倒了,我虽然在自行车工厂工作过,但我只是组装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我的工作也仅仅是把自行车的各种零件组装到一起。对于生产加工,我确实一窍不通啊。不过,看着图纸,他又觉得似乎有一丝希望。“我看图纸上面大部分的东西在我之前的工厂都能做的出来,只有部分的比如电池和一些小的电子零件,可能需要找其他的工厂加工后再进行组装。”
此时,欧阳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眼看没几天就要开学了,他原本以为这件事会很容易,没想到仅仅是刚刚有了这个想法,就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他的心里开始盘算着后面的路:找厂家谈合作、找供应商谈合作、生产、测试、推广、销售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开学后白天又要上课,晚上仅有的那么一点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件事。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无奈,一方面不想放弃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又感到力不从心。最终,他无奈地决定还是暂时搁置吧。但他又想,有时间还是要去先把这个东西申请专利。欧阳略感失望地对马亮的父亲说:“那您能不能按照图纸的设计方案帮我组装一辆?”欧阳父亲反复地查看着图纸,沉默了一会儿。他的心里在权衡着这件事的可行性,他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又不想让欧阳失望。“倒也不是不行,但肯定做不到你图纸上这样的精致,因为我只能找一些现有的零件来进行拼装,而且电池也是一个问题。市面上应该买不到你所需要的这样的电池,只能是购买其他类型的来替代一下。”欧阳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坚定起来。“可以,并且接着说,如果您有时间在不耽误你其他事情的前提下,可以帮我组装一辆吗?钱的事情你不需要考虑,回头我拿些钱给你,但其他的东西我不懂,需要什么,你得费费心帮我去淘一下。”马亮的父亲看着欧阳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一软,痛快地答应下来,并说:“店里上午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去市场上转一下,把零件都凑齐了之后就能组装。”
正在欧阳和马亮父亲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店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清脆的铃声在安静的店里显得格外突兀,马亮父亲接起电话,说了两句,然后望向欧阳,对欧阳喊道,找你的。欧阳心里一惊,怎么找他的电话打到了这里,并且也没有人知道他在这个店里啊。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欧阳紧走两步,接起电话。原来是杨叔打来的电话,找他。还没等欧阳询问为何把电话打到这里,电话另一头的杨树就急切地跟欧阳说:“让他赶紧回店里,有急事找他。”欧阳听后先是一惊,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以为店里出了什么事情。他赶忙急切地问:“发生了什么事?”杨叔焦急地说:“店里来了两名记者要做采访,我不知该如何应对,你赶紧回来。”欧阳听到这话,心里长舒一口气,把心里的石头放了下来。原来是这事,他心里想“主动找上门儿了,这倒是在我的计划之外”。他对着电话说:“杨叔你别急,这是好事,你先把记者招待好,我马上就到。”欧阳和马亮父亲告了别,然后径直向杨树的店骑车而去。他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不知道记者的采访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