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不一样的年
赵紫成是第二天中午到的家。
郑琴已经把上坟的东西准备好了,赵晓梅还从同学家借了一辆自行车。
吃过午饭,赵紫成用家里那辆二八的自行车载着小妹赵晓芳,赵晓梅自己骑那辆借来的车,后座上还绑着上坟用的东西。
赵国富的骨灰,一直在淄城的殡仪馆寄存。
大年三十的下午,街道上行人寥寥,赵家的兄妹三人,骑着两辆自行车从城区穿过,直奔殡仪馆。
郑琴没有跟着去,她一个人在家,用毛巾擦着赵国富的相框,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
傍晚,赵紫成和妹妹晓芳从外面回来的时候,郑琴正在厨房里忙活,听见声音,走出来问道:
“晓梅呢?她咋没和你们一起回来?”
“她去同学家还自行车了。”
赵紫成说道。
“我嘱咐你的话,都和你爸说了?”
郑琴问儿子。
“说了。”
“哦,那个,菜我都洗好了,等会儿直接炒就行……我觉得身上不得劲,先去屋里躺一会儿。”
郑琴说道。
“行,你躺着吧,晚上饭我做。”
赵紫成对郑琴说道。
……
自从赵国富去世,赵家的春节总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阴云,郑琴每到这时候,就心情低落,就像刚才,赵紫成和赵晓芳,兄妹俩人都看得出母亲脸上带着明显哭过的痕迹,说话也有浓重的鼻音,但是,兄妹俩人谁都没有说什么。
郑琴是吃晚饭的时候起来的,睡了一觉,脸色看着好多了,一家人吃完晚饭,郑琴还去厨房把赵紫成带回来的那块麻糁用刀背砸开,给每个人分了一小块。
“这东西真是稀罕物,比花生糖都好吃!”
郑琴把一块麻糁递到赵紫成手里说道。
赵家的年夜饭是把提前煮好的肉冻盛了了一大盘,另外炒了几个菜。
没有了男主人的赵家,春节过得平和清冷,要说过年的气氛,还是下午从殡仪馆回来的路上,赵紫成买了几挂鞭炮,吃过晚饭,和妹妹赵晓芳到院子门口的空地上放了。
与赵家的冷清截然相反的,是住在区委家属院的邓震家。
邓家住的也是平房,带一个小院,此时,院门大开着,院子里的一棵柿子树上,挂上了红灯笼,堂屋的门两边也一边挂着一个,灯笼都亮着,里面三个四十五瓦的灯泡,把不大的院子照得亮亮堂堂。
“这你爸也不说浪费了。”
张文秀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小声对大儿媳刘云说道。
“……”
刘云笑笑没说话。
“我说,小刘,过来坐着,让你妈收拾就行。”
邓家的三个男人,吃完饭就坐到沙发上看电视去了,一边看一边聊天。
邓国梁回过头来冲着刘云说道。
刘云怀孕了,刚三个多月。
“没事儿,爸,一会儿就收拾好了。”
刘云笑着说道。
“……等会儿,你和小刘早点回去。”
邓国梁回过身对大儿子邓刚说道。
“嗯。”
邓刚嗯了一声。
“小刘在学校咋样?累不累?”
邓国梁又问道。
“还行,去年我们就打算要孩子,和学校说了,就没让她带班,光教课,不累。”
“那就行。”
邓国梁放心地点点头说道。
坐在一旁的邓震起身去茶几上抓了一把瓜子,邓国梁看见了。
“你哥都有孩子了,你呢?你咋样了?”
邓国梁问道。
“我,我什么怎么样?”
邓震坐下说道。
“个人问题,个人问题怎么样了?”
“……考虑着呢。”
“你能考虑出什么来,要是不行,我就找人帮你介绍。”
“不用,千万不用。”
“就你,能找着啥样的?”
邓国梁鄙夷地说道。
“……”
邓震没吭声。
“是不是已经找了?”
邓刚看了一眼低头不语的弟弟,笑着问道。
“没,没找。”
邓震慌忙抬头说道。
“整天吊儿郎当的,谁会跟他?”
邓国梁不屑地说道。
“爸,大过年的,你就不会说我个好?”
邓震皱着眉头说道。
“说你好,你有什么好让人说。”
“我怎么没好?我在塑料厂每天上班下班,兢兢业业……”
“你那叫兢兢业业?你那叫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年纪轻轻,也不学习,就知道胡混。”
“在工厂,就那些活,我还用学啥!诶,哥,我问你个事,你说,要是开门头买卖,是不是要先上你们那里去办手续才行?”
邓震说着,忽然转头问邓刚。
“不管做什么买卖,都要去工商局去办手续,怎么,你要做买卖?”
邓刚问道。
“……高辉,还有张振江,他俩,他俩想过完年办辞职,想开服装店,叫我一起……”
邓震说到这,心虚地看了一眼邓国梁。
“你们工厂的工人思想还这么开放?”
邓刚笑着问道。
“不是开放,年前,张振江的一个亲戚,给了他挺多衣服,托他在厂里问问同事有没有要的,结果,几天就卖出去了,挣了二三百块钱,他觉得做生意钱好挣,就问我和高辉,愿不愿意一起干。”
“你答应了?”
邓国梁瞪着小儿子问道。
“没,没答应。”
“没答应就对了,就你们这些人,连做买卖办手续都不会,还做买卖!”
“这个倒不要紧,现在很多去办个体经营手续的,都不懂,关键是,你同事要有稳定的供货方,只凭过年在厂里买卖衣服挣些钱,这不稳当,开门面房生意,首先就要房租,还有这样那样的费用,都得算到成本里面去,在厂里卖衣服能挣钱,在外面就不一定,说不定还赔钱呢。”
邓刚说道。
“你多听听你哥说的,别听风就是雨。”
邓国梁说道。
……
在邓家,张文秀和邓震是邓国梁退休综合症的直接受害者,大儿子邓刚和儿媳就没事,一是这俩人平时工作忙,回来得少,再就是,即使邓刚回来,像现在这样,和老爷子坐在一起聊天,也不会像张文秀邓震那样,动不动就谈崩了。
邓刚带着机关单位的沉稳,即便是邓国梁大放厥词,他也一声不响地听着,然后,不紧不慢把道理说给邓国梁。
邓震不行,邓震脾气急,还没等邓国梁说完,眉头先皱起来了。
邓国梁看不上小儿子,可能他自己不觉得,小儿子邓震,像极了他年轻的时候。
邓家的爷仨在客厅里说话,张文秀和大儿媳在厨房里收拾。
张文秀把过年吃的东西准备了一大包。
“等会儿走的时候拿着,明天你就别过来了,家里人多,净是些抽烟喝酒的,对孩子不好,让大刚一个人回来就行。”
张文秀嘱咐儿媳妇。
“能行吗?爸爸该不高兴了。”
“他有什么不高兴的?一见他那帮朋友,啥都忘了……还有,上班之前就别过来了,初二去你爸妈那边,初三,咱这边你爸老家那些亲戚就该来了,烦人得很!”
张文秀皱起眉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