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雒阳之行
士徽在陈留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许久,他站在庄园的庭院中,眺望着远方的天空。他知道,是时候离开这里了。即使没有曹操的邀请,他要做的事情也已经不多,时间也刚刚好。接下来,他将前往洛阳,趟入那片浑水。
在离开陈留之前,士徽做了一系列精心的部署。他知道,即将踏上的洛阳之路将充满挑战和危险,因此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东西将来曹操一定用的上。不能让他在自己的帮助下太强大,也不能让他像历史上的那样。
首先,他将之前制造的两百连弩以及大量的箭矢搬到了庄园的地下武备库中。这些连弩是他精心设计的,射程远,威力大。
接着,士徽命人在地下室的门口铺上了厚厚的木板。这些木板被精心挑选,坚固耐用,足以承受重压。木板铺好后,他又让人在木板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黄土。这样,地下室的入口就被完美地隐藏了起来,从外表上看,这里与普通的地面无异。
士徽站在地下室入口前,仔细检查了一番。他对自己的部署感到满意。这些武器和地下室的隐藏,将为曹操未来的行动提供重要的支持。
士徽深吸一口气,转身离开了地下室。他知道,这些部署只是他前往洛阳之前的一小步,真正的挑战和考验还在后面。
在陈留的府邸中,士徽召集了四位技艺高超的工匠:东锤子、西斧子、南尺子和北锯子。他希望他们齐心协力打造一把特别的汉剑,这把剑不仅要坚固耐用,更要具备独特的匠心。
士徽对四位工匠详细地描述了他的要求。他希望在剑鞘的末端开辟一处暗槽,并在其中嵌入一枚琉璃珠。这枚琉璃珠不仅美观,更寓意着士徽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念。工匠们认真聆听着,眼神中闪烁着对创造杰作的热情。
东锤子首先行动起来,他用锤子小心翼翼地在剑鞘末端开辟了一处暗槽。接着,西斧子用斧子将暗槽修整得更加平滑。南尺子测量了暗槽的尺寸,确保琉璃珠能够完美地嵌入其中。最后,北锯子用锯子制作了一块木塞,用来填平暗槽并刷上油漆,使之与剑鞘完美融合。
然而,士徽的谨慎不止于此。他担心在乱世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于是在剑柄中设置了一个中空的凹槽,并塞入了三枚琉璃珠。这些琉璃珠作为备用,以备不时之需。工匠们再次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将凹槽巧妙地隐藏在剑柄之中,并用木塞填平,使之与剑身完美融合。
当剑制作完成时,士徽仔细检查了每一处细节。
这把剑,是专为曹操量身定制,剑身流畅,剑刃锋利,透露出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
然而,士徽并没有直接将剑送给曹操,而是安排人送往了曹操老家给与丁夫人保管。他知道,这样做可以确保曹操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这把剑,随剑附上的一封书信,士徽在其中详细说明了这把剑的缘由和目的。他希望曹操能够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将这把剑作为他讨伐董卓的利器。
夜幕降临,蔡家庄园内翠竹摇曳,花香袭人,一派宁静祥和。
曹操身着深色锦袍,腰间悬挂着青釭剑,步入蔡家庄园时,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曹操步至士徽面前,深深一揖,道:“徽弟,大哥特来拜别,此次赴洛阳任职,不知何时才能再与徽弟把酒言欢。”
士徽微笑着回礼,道:“兄此去洛阳,必有一番作为。我虽居于此,心却常念兄长之才,愿兄长一切顺利,早日报效国家。”
“徽弟何如与我一同前往?”
士徽闻言,眉头微微一皱,沉默了片刻。他转头看向庄园深处,那里有他的妻儿,是他此生的牵挂。
“我需先将妻儿送回荆州长沙郡,安排好家事,方能安心前往洛阳。”
“待兄长稳定洛阳,我必亲自前去拜访。”
“徽弟,此行荆州,路途遥远,家小安顿之后,速来洛阳与我会合。”曹操语气坚定,眼神中流露出对士徽的期待。
士徽微微颔首,正欲开口,曹操却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我知你心中忧虑,此去荆州,路途险恶。我已安排夏侯渊随行保护,确保徽弟此行安全。”
士徽闻言,心中一暖,他本就有意向曹操借人,以防不测,却不料曹操竟主动安排了夏侯渊这位勇猛的将领随行。
“大哥厚爱,徽感激不尽。”士徽起身,向曹操深施一礼,表达内心的感激。
曹操摆了摆手,示意士徽不必多礼,语气转为严肃:“兄弟之间,何故如此。”
士徽面带微笑,引领曹操走进一座精致的亭子。亭子四周种满了翠绿的竹子,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
“大哥,请入亭。”士徽说道,他的声音温和而有礼。
曹操踏入亭中,只见一张石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酒菜,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士徽指着桌上的美酒佳肴,笑道:“酒菜已经备上,就等大哥入席了。”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微微点头,说道:“士徽,你总是这么周到,我真是越来越欣赏你了。”
士徽微笑着请曹操坐下,然后自己也坐在了对面。他拿起酒壶,为曹操斟满一杯酒,说道:“大哥,此番返回荆州事出突然,情非得已啊。”
曹操端起酒杯,与士徽轻轻一碰,说道:“徽弟,有话但说无妨。”
士徽从怀中缓缓取出书信,递给曹操。
曹操接过书信,眉头微微一皱。他的目光在书信上快速扫过,脸色渐渐变得凝重。书信中描述了武陵蛮的叛乱,荆南地区的百姓深受其害,形势岌岌可危。
曹操看完书信,轻轻叹了一口气。他将书信递还给士徽,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这天下当真要乱起来了。”曹操感叹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沉重。
士徽接过书信,心中也不禁感到一丝沉重。他知道,这封书信不仅仅代表着荆南地区的危机,更是预示着整个天下的动荡。
“大哥,这书信中的消息确实令人忧虑。荆南地区的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必须尽快返回坐镇,稳定局势。”士徽语气坚定地说道。
“徽弟,你回去坐镇荆南,是为了天下的安宁。我理解你的决定,也会支持你。只是,这天下局势动荡,我们都要小心行事。”曹操关切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