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一、七律诗来解析《周易哲学视角下〈三国演义〉第 80 回的权谋与命运》:
(一)《权谋命运三国观》
《周易》哲思透纸笺,
三国回目八十篇。
权谋交织乾坤变,
命运沉浮世事牵。
乾道刚健争权势,
坤德柔顺忍变迁。
巽风推助兴亡势,
历史长河永向前。
(二)诠释:
这首诗以七律的形式,围绕《周易哲学视角下〈三国演义〉第 80 回的权谋与命运》这一主题,表达了对其中权谋与命运的感悟,同时体现了周易哲学的影响。
诗的首联“《周易》哲思透纸笺,三国回目八十篇”,点明了以《周易》哲学来解读《三国演义》第 80 回的主题。
颔联“权谋交织乾坤变,命运沉浮世事牵”,描述了这一回中权谋的相互争斗以及命运的起起落落,与乾坤的变化和世事的牵连紧密相关。
颈联“乾道刚健争权势,坤德柔顺忍变迁”,进一步阐述了乾卦所代表的刚健进取与权谋争夺,以及坤卦所体现的柔顺与对变迁的忍耐。
尾联“巽风推助兴亡势,历史长河永向前”,则强调了巽卦所象征的风对兴亡之势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表达了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整首诗通过七律的形式,深入剖析了《三国演义》第 80 回中的权谋与命运,展现了周易哲学在其中的深刻影响。
(三)《三国演义》第 80 回名为“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以下是其梗概、主题、情节及经典诗句:
1 梗概:
曹丕继承魏王之位后,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收缴了曹彰的兵马,令其回鄢陵自守。对于未来奔丧的曹植、曹熊,曹丕大怒并遣使问罪。曹植醉卧,对魏王使臣不屑一顾,命人乱棍打出。曹丕派许褚捉拿曹植、丁仪等人,将丁仪斩首,欲对曹植动刑。此时传来曹熊自缢身亡的消息。
卞氏质问曹丕欲如何处置曹植,曹丕限曹植七步之内成诗,曹植当场作诗,曹丕受其感动饶他一命,贬为安乡侯。之后,华歆、李伏等借祥瑞之说怂恿曹丕篡汉,曹皇后怒斥其兄。华歆等上殿逼宫,曹洪杀死祖弼,献帝无奈答应禅位。曹丕经过一番推辞作态后,最终接受禅让,登基称帝,国号大魏,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并封献帝为山阳公。消息传到成都,汉中王刘备得知曹丕自立为帝且传言汉帝已遇害,痛哭终日,染病不起,后在诸葛亮等人劝说下,准备称帝以延续汉统。
2 主题:
权力更迭与王朝兴衰:这一回集中展现了汉朝的衰落与曹魏政权的崛起,深刻反映了封建王朝权力更迭的残酷与必然。汉献帝虽为正统皇帝,但在权臣的逼迫下无奈禅位,象征着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走向终结,而曹魏新政权的建立则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体现出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动,王朝兴衰更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忠义与奸逆的较量:在逼宫禅让的过程中,忠臣祖弼坚守忠义,坚决反对禅让,大骂曹洪等人,最终被杀害,其行为体现了对汉室的忠诚。而华歆等大臣为了迎合曹丕,逼迫献帝禅位,他们的行为则被视为奸逆。这种忠义与奸逆的鲜明对比,突出了在权力斗争的背景下,不同人物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选择。
人心所向与正统之争:曹丕篡汉后,刘备集团以汉室苗裔的身份准备称帝延续汉统,这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正统的看法仍然存在争议。刘备一方认为自己是继承汉室的正统,而曹魏一方则通过禅让的方式试图确立自己的合法性。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正统的思考,即到底什么样的政权才是符合民心、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统政权。
3 情节:
七步成诗:曹丕欲加害曹植,限他七步之内作诗一首,不成则死。曹植才思敏捷,当场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也表达了兄弟相残的悲哀,让曹丕有所触动,最终饶了曹植一命。这一情节凸显了曹植的聪慧和在困境中的冷静应对,也体现了曹丕虽心狠但仍有一丝人性。
华歆逼宫:华歆作为汉朝旧臣,却积极参与逼迫汉献帝禅位,他在朝堂上强词夺理,以各种理由劝说献帝禅位,甚至在逼宫过程中毫不留情。他的行为表现出了对权力的追逐和对旧主的背叛,是典型的投机分子形象,这一情节进一步加剧了汉室的衰亡和曹魏篡权的紧张局势。
筑坛禅让:为了使禅让之事更具合法性,曹丕听从贾诩的建议,让献帝筑“受禅坛”,选择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举行隆重的禅让仪式。这一情节体现了曹丕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形式的重视,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掩盖自己篡权的事实,同时也展示了古代封建王朝权力交接的一种特殊形式。
4 经典诗句:
“奸宄专权汉室亡,诈称禅位效虞唐。满朝百辟皆尊魏,仅见忠臣符宝郎。”这首诗是后人对这一事件的评价,前两句指出奸臣专权导致汉室灭亡,曹丕篡汉还假称效仿唐尧虞舜的禅让,实则是篡权夺位;后两句则说满朝官员都尊崇曹魏,只有符宝郎祖弼是忠臣。此诗简洁地概括了这一回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表达了对祖弼的赞扬和对曹魏篡权的批判。
“两汉经营事颇难,一朝失却旧江山。黄初欲学唐虞事,司马将来作样看。”这首诗是对曹丕禅让事件的一种感慨和预言。意思是汉朝历经艰难才得以建立和经营,如今一朝之间失去了江山;曹丕想要效仿唐尧虞舜禅让的做法,但殊不知司马氏将来也会效仿他,篡夺曹魏的政权。此诗暗示了曹魏政权的命运也不会长久,为后来司马氏篡魏埋下了伏笔。
二、《周易哲学视角下〈三国演义〉第 80 回的权谋与命运》
《三国演义》第 80 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是整个故事中极具转折性和戏剧性的一章。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深度解析这一回,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权谋、命运与历史的演进。
在这一回中,曹丕继承魏王之位后,为巩固自身权力,收缴了曹彰的兵马,并对曹植进行迫害。这一情节反映了周易中“乾卦”所代表的刚健进取与权力争夺。曹丕作为曹魏势力的代表,展现出了乾卦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权力和地位。
而曹植的遭遇则体现了“坤卦”的柔顺与无奈。曹植虽有才华,但在权力的游戏中处于弱势,只能任人摆布,如同坤卦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表达的,他在困境中承受着命运的不公。
卞氏对曹丕的质问,以及曹皇后怒斥其兄,展现了家庭内部的矛盾与冲突。这种冲突在周易中可对应“家人卦”,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责任。曹丕为了权力不顾亲情,违背了家人卦中所倡导的和睦与团结,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和悲剧的发生。
华歆、李伏等借祥瑞之说怂恿曹丕篡汉,这一情节体现了周易中“巽卦”的影响。巽卦代表风,象征着顺从和变化。华歆等人顺应时势,推波助澜,促使曹丕迈出了篡汉的关键一步。同时,献帝无奈答应禅位,也反映了他在命运面前的无力和顺从,如同巽卦中“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所表达的,他不得不顺应历史的潮流。
曹洪杀死祖弼,这一情节充满了暴力与血腥,体现了周易中“离卦”的特性。离卦代表火,象征着光明与热情,但也有暴戾与冲突的一面。祖弼的忠义与曹洪的残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在权力斗争中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与冲突。
曹丕经过一番推辞作态后,最终接受禅让,登基称帝。这一过程体现了周易中“谦卦”的智慧。曹丕在表面上故作谦虚,实则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这种谦虚的表象背后隐藏着权谋与算计。同时,他接受禅让也意味着旧的王朝结束,新的时代开启,体现了谦卦中“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即历史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变化和演进。
而刘备得知曹丕自立为帝且传言汉帝已遇害后,痛哭终日,染病不起,后在诸葛亮等人劝说下准备称帝延续汉统。这一情节反映了刘备对汉室的忠诚和使命感,与周易中“坎卦”所代表的艰险与困境相契合。刘备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责任,而是选择继续前行,体现了坎卦中“行险而不失其信”的精神。
从这一回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命运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曹丕的篡汉看似是他精心策划的结果,但其中也充满了变数和偶然性。献帝的无奈禅位、刘备的崛起,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命运的摆布。周易中“否卦”和“泰卦”所表达的吉凶祸福的转化,也在这一回中得到了体现。曾经强大的汉朝逐渐走向衰落,而曹魏政权则在权力的争夺中崛起,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动,命运的转折让人感慨万千。
此外,这一回中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曹丕既有雄心壮志和权谋手段,也有亲情的纠葛和内心的挣扎;华歆等人既有投机钻营的一面,也有顺应时势的无奈;而刘备则展现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这些人物的行为和选择,都受到他们自身性格和所处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周易中“人性本善,习相远”的观点。
在周易哲学的视角下,《三国演义》第 80 回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场政治斗争和权力更迭,更是对人性、命运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这一回中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权力的诱惑与危险,亲情的珍贵与脆弱,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与偶然。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周易哲学在解读历史和人生中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总之,通过周易哲学的深度解析,我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三国演义》第 80 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这不仅为我们欣赏这部经典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让我们对历史、人性和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三、周易哲学从几个方面深度解析《周易哲学视角下〈三国演义〉第 80 回的权谋与命运》:
阴阳变化与权谋
在第 80 回中,权谋的运用可以看作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体现。阳代表进取、强势,如曹丕的篡位之举;阴代表隐忍、退让,如一些势力的暂时蛰伏。阴阳的动态平衡与转化在权谋中起着关键作用。
乾卦与刚健权谋
乾卦所象征的刚健、进取精神在权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各方势力为了争夺权力,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果断的行动,体现了乾卦的特质。
坤卦与柔顺应对
同时,坤卦所代表的柔顺、顺应也能在一些人物的命运中看到。面对强大的势力和局势的变化,有些人选择顺应时势,以柔克刚,这也是坤卦智慧的体现。
巽卦与局势推动
巽卦代表风,象征着变化和推动力量。在第 80 回中,各种事件的发展和局势的转变,如同巽风一般推动着故事的进展,影响着人物的命运。
变与不变的辩证
周易哲学强调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权谋与命运在不断变化中,但其中也蕴含着一些不变的规律和原则。理解这种辩证关系,能更深入地把握故事中的权谋与命运。
四、用不同词牌名来解析《周易哲学视角下〈三国演义〉第 80 回的权谋与命运》:
《沁园春·权谋命运》
三国风云,回目八十,权谋纷争。看曹丕篡位,乾坤易主;献帝无奈,命运飘零。华歆献计,曹洪逞凶,忠义奸邪各显能。叹汉室,渐衰落消逝,终化泡影。
周易哲学深蕴,乾坤巽中窥世事明。思乾刚坤柔,顺时应变;巽风推势,兴亡不停。英雄奋起,壮志难酬,历史长河波涛涌。且回首,悟权谋命运,感慨无穷。
《水调歌头·三国权谋与命运》
三国史篇里,八十回惊心。权谋交织变幻,命运似浮萍。曹丕霸图展,献帝黯然离,汉室终倾颓。华歆谋私利,曹洪显暴戾。
依周易,观乾坤,思巽风。刚柔并济,兴亡更迭自分明。英雄志未穷,忠义情难舍,历史车轮行。权谋与命运,千古共嗟评。
《菩萨蛮·三国权谋命运叹》
三国权谋乱如麻,八十回中风云咤。命运多舛忧,乾坤变幻愁。
周易蕴智慧,世事皆可窥。兴亡终有时,英雄泪沾衣。
诠释:
《沁园春·权谋命运》诠释:这首词描绘了《三国演义》第 80 回中激烈的权谋争斗和人物命运的起伏。曹丕篡位,象征着乾坤的改变;献帝的无奈则体现了命运的飘零。华歆等人的行为展现了忠义与奸邪的两面性。同时,通过周易哲学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乾刚坤柔的相互作用,以及巽风推动下的兴亡不停。最后,感慨历史的波澜壮阔和权谋命运的复杂难解。
《水调歌头·三国权谋与命运》诠释:此词以三国历史为背景,第 80 回的情节扣人心弦。权谋的变幻无常如同命运的浮萍般漂泊不定。曹丕的野心、献帝的离去,都展现了汉室的衰落。华歆的私利和曹洪的暴戾也在词中有所体现。借助周易的哲学,我们思考乾坤的变化和巽风的影响,明白刚柔相济与兴亡的必然规律。英雄们虽有壮志豪情,但在历史的进程中也只能顺应命运。最后,我们对权谋与命运的感慨久久萦绕心间。
《菩萨蛮·三国权谋命运叹》诠释:这首词刻画了三国时期权谋纷争的混乱局面和第 80 回的惊险情节。命运的坎坷让人忧愁,乾坤的变幻令人感慨。周易的智慧让我们能够洞察世事。尽管有兴亡的循环,但英雄们的悲壮和无奈也让人不禁落泪。词中表达了对三国权谋命运的深深叹息和思考。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