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灾后
饭后,李素素想去亮哥儿院里走走,溜达消食。
经过李明院子的时候,突然被树上掉落的积雪,砸了一头。
生气!
她抬起头来,想看看到底是谁,是恶作剧,还是无心之举。
却看见一袭华服的某人,身手敏捷地跃上墙头。
“对不起!”声音干净清朗,似乎还带有几分笑意。
四目相对,她一时忘了言语。
眼前的少年面如朗月,俊美无双,眼里似有星辰,能让人沉溺其中。
他的五官其实不够俊朗,过于精致,却没有半分阴柔。
或许是那浓墨描绘般的剑眉,给他添了几分英气。
林世子看见墙下的少女呆呆地盯着自己,他脸上发热。
心想莫不是把人砸傻了?
白蒙蒙的雪落在她的头顶,斗篷,长长的睫羽上。
让他很想为她,把积雪一一扫落。
等他回过神来,已经把想法付诸行动。
李素素呆呆地眨眨眼,心跳慢了半拍。
这人还怪有礼貌的。
肩膀上仿佛还残留着他的余温,她脸上发烫。
回过神来,她像只受惊的小兽般,凶巴巴地道:“下次小心点!哼!”
说完头也不回地,疾步离去。
走了没几步,脚步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
林策看着她故作镇定的背影,轻声笑了。
他的好心情,持续到了晚上。
回到府里,他发现博古架上的那盆辣椒,似乎少了点什么。
天冷了后,他把辣椒从上层,搬到了下层,好离炭盘近点。
他仔细瞧了瞧,发现少了两只辣椒。
敢动他屋里东西的,不用想,除了那个小家伙还有谁?
不知道他有没有咬一口尝尝,辣哭了没有?
他会不会也过敏?
没听到府里宣御医,应该没事吧。
他喊来丫鬟,询问得知。
林誉午后来找他,趁丫鬟不注意,摘了两个辣椒。
哥哥说这个东西不能吃,他将信将疑。
他人儿虽小,很有几分机灵。
既然哥哥说不能吃,他是个乖宝宝,他不吃。
但是他可以让丫鬟姐姐尝尝。
“这个给你吃。”林誉把其中一个辣椒,递给丫鬟。
丫鬟受宠若惊,连连摆手,“谢谢少爷,这果子太贵重了,我不能吃。”
这盆果子种在世子屋里,宝贝得很,她哪里敢吃。
碰她都不敢碰啊!
没看好小主子,让世子心爱的盆栽惨遭毒手。
是她失职。
她再不能行差踏错。
“你不听我话,我就不要你了!”林誉气鼓鼓地说。
丫鬟纠结,做丫鬟不能违背主子的命令。
反正摘都摘下来了,那就尝尝吧?
丫鬟接过辣椒,鼓气勇气咬了一口。
辣得她面红耳赤,涕泪交加。
她不敢在主子面前失仪,不敢大喊大叫。
辣意上头的她,原地蹦跶跺脚。
还是火辣辣的难受。
她目光一瞥,看上了地上的积雪。
她抓起一把雪塞进嘴里,这才减轻了些许火辣刺激。
看着丫鬟癫狂的样子,林誉心有余悸,吓到宝宝了!
原来哥哥没有骗他,不是所有红色的果子,都是甜的。
丫鬟折腾了半天,那么冷的天气,硬是出了一身汗。
她看着剩下的大半截辣椒,若有所思。
这种果子,似乎可以御寒?
她把半截辣椒悄悄藏了起来,打算夜里冷了,就吃上一小口。
雪停后的天气更冷,衙门开始安排各家清扫自家门前屋后的积雪。
李大人回到家后,一脸沉痛。
再繁荣的城市,也有贫民区。
衙门统计,棚户区的屋舍坍塌了百余户。
冻死贫民七十六人,这还是天子脚下。
看不见的地方,冻死的人更多。
如今需要给灾民们一个容身之处,朝廷鼓励权贵富商捐钱捐粮赈灾。
朝廷还要组织灾民,重建家园。
只是如今天寒地冻,就算给灾民盖的是最简单的棚屋,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何不等开春了,再盖房屋?”李素素好奇地问。
看着天真的女儿,李大人叹息,“从现在到开春,这几个月,灾民们住哪?”
“长安的牙行,总有闲置着,还没租出去的房屋吧?”
“为什么朝廷不能把闲置的房屋租下来,安置灾民。”
“只租用几个月,租金也用不了多少钱吧?”
听了女儿的话,李大人眼前一亮。
是啊,这么简单的方法,怎么就没人想到呢!
朝廷统计出来,需要安置的人有七百多人。
一个三进的宅院,住得密集些,能安置五十人。
只需要租十几套房子,就能解决燃眉之急。
等开春了,灾民可以自己重建房屋。
他得给陛下写个折子!
李大人兴冲冲地跑回书房,奋笔疾书。
李素素长长地叹了口气,光长安城里,就七百多人受灾。
其他地方,岂不是更严重?
城郊的村庄,有些房子还不如城里的棚户区呢。
只怕城外的灾民,没了活路,涌入长安,更难安置。
陛下采纳了李大人的建议,让长安县令租用房屋安置灾民。
住的地方解决了,粮食问题不大,官府开仓赈灾就行。
其实朝廷不穷,只是要预防别的地方也受灾。
所以每当有灾情,都会支持民间的爱心人士捐钱粮。
王氏自然也是要略尽绵薄之力的,支持夫君的工作。
灾民们都是吃大锅饭的,这是为了节省燃料。
分开做饭,很费柴薪。
朝廷以宅院为单位,按人头发放粮食,由厨房统一做了,分给每一个灾民。
做饭的人员也从灾民中选拔。
其余灾民,则组织他们或是清扫街道,或是到城外伐木,总之不能让人闲着。
人闲了,容易生事。
特别是这么多人住一块,就更容易起矛盾。
李素素看着粮仓堆得满满的黄豆,她觉得可以捐给灾民。
这些黄豆是她爹的俸禄,家里吃不了那么多,又卖不起价钱。
王氏懒得卖给粮商,久而久之,家里就堆积成山。
为什么俸禄会发那么多黄豆呢,因为大祈的百姓热爱种豆。
种豆可以肥田。
陛下是个仁厚的皇帝,百姓以豆按比例替代谷麦交税,也是可以的。
这就苦了领俸禄的官员,领到的豆子往往比谷物多。
陛下是马上抢来的江山,因战火飘零,百姓十室九空。
如今修养生息了几十年,才得以恢复往日繁荣。
陛下鼓励百姓多种粮囤粮,所以不拘百姓种些什么,只要是粮食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