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政变伊始
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之际,司马懿犹如一只蛰伏已久的雄鹰,终于展开了他凌厉的行动。他矫称奉郭太后诏,这一诏令如同平地一声惊雷,在洛阳城上空炸开。
洛阳,这座古老而繁华的都城,平日里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可就在这一瞬间,城门紧闭,沉重的城门在巨大的机械运转声中缓缓合上,那沉闷的声响仿佛是这座城市不安的心跳。原本热闹的街头巷尾,瞬间被紧张的气氛所笼罩,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起来,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如临大敌般的压抑。
司马懿身披战甲,率领着训练有素的士兵,如汹涌的潮水般迅速行动。他们的目标明确——占据武库。武库,那是城中关键的军事据点,存放着大量的兵器辎重,掌控了它,便如同握住了洛阳城的命脉。士兵们整齐而急促的脚步声,如同雷鸣般在城中回响,他们口中喊出的指令声,划破了往日的宁静,在大街小巷间穿梭。
百姓们从未见过如此阵仗,惊恐之色溢于言表。大街小巷中,人们慌乱地奔跑着,呼喊着亲人的名字,寻找着安全的藏身之所。家家户户纷纷紧闭门窗,将自己与外界的混乱隔离开来,在屋内瑟瑟发抖,不知道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怎样的灾难。
司马懿站在高处,那是一处可以俯瞰洛阳城大半局势的了望点。微风拂过他的脸庞,吹动他的发丝,但他的眼神却如寒星般坚定和冷酷。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看穿这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看透每一个人的心思。他深知,这一战将决定曹魏的命运,自己已没有退路。他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抛下的巨石,必将掀起惊涛骇浪,改写曹魏的历史篇章。此时,他宛如一位掌控全局的棋手,以洛阳城为棋盘,以士兵为棋子,开始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对弈。虚线内容可以不读 跳至下一章
---------------------------------
司马懿矫称奉郭太后诏的历史背景
司马懿矫称奉郭太后诏发生于曹魏正始十年(249 年)的高平陵之变。其历史背景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
- 明帝托孤:魏明帝曹叡于景初三年(239 年)春正月驾崩,死前立年方八岁的养子曹芳为皇太子,并以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为托孤重臣,共同辅佐少主。起初,曹爽、司马懿均加授侍中,同时都督中外诸军、总管尚书台事务,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并各自领兵三千在皇宫内轮流值宿,共掌朝政。这是曹魏政权权力结构变化的开端,也为后来的权力斗争埋下了伏笔。
2 曹爽专权引发矛盾:
- 排挤司马懿势力:曹爽是魏武帝曹操养子曹真之子,辅政之初对司马懿礼敬有加,但之后因忌惮司马懿在朝中和军中的威望与权势,开始着手培植党羽,排挤司马懿的势力。他将魏明帝视为浮华之徒、弃而不用的何晏、丁谧、李胜、邓飏、毕轨等人笼络到身边,当成心腹。通过曹芳免去司马懿太尉之职,提拔为太傅,实际剥夺了司马懿部分实权;还任命弟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加强了对京师禁军和朝政的控制。
- 与郭太后产生矛盾:“三少帝”时期,宰辅执政应向明元郭太后汇报后施行。但正始八年(247 年),曹爽用何晏等人之计,将郭太后与曹芳分开,迁回永宁宫居住,削弱了郭太后权力,加强了对曹芳的控制和影响,这使得郭太后对曹爽心生不满,也为司马懿利用郭太后的名义发动政变提供了可能。
3 司马懿的韬光养晦与暗中准备:
- 积累威望:在曹爽结党夺权、逐步专擅朝政的同时,司马懿一面暂时容忍,一面也有所行动。他叫停了魏明帝令“百姓苦之”的宫殿建设项目,让役工返乡务农;率军南征,击败东吴进犯之敌,子弟十一人被封为列侯;主持开凿广漕渠,在淮北屯田;击退东吴诸葛恪,再立军功等。这些实绩让他在朝中老臣和士民中积累了更大威望。
- 暗中谋划:正始八年(247 年),司马懿称病不朝,韬光养晦,静观其变。他暗地里招募死士三千,散在民间、招之即来,并多次与长子中护军司马师、次子散骑常侍司马昭等人密谋,寻找诛杀曹爽的时机。
4 政变时机的出现:正始十年(249 年)正月初六,少帝曹芳出洛阳,南渡洛水、伊水,到高平陵祭扫魏明帝曹叡墓,曹爽与其弟曹羲、曹训、曹彦等全部陪同前往,洛阳城内曹爽力量空虚。司马懿见此良机,立即发动政变。
综上所述,曹魏政权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化、曹爽的专权以及司马懿的韬光养晦和等待时机,共同构成了司马懿矫称奉郭太后诏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历史背景。这次政变使司马氏集团清除了最大的异己势力,曹魏自此进入司马氏专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