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禅代争议
高洋自入朝出仕以来,在身边网罗了不少心腹为其幕僚,其中有:
首席\"幕僚长\"记室参军高德政、吏部尚书杨愔、度支尚书崔昂、功曹参军祖斑、相府主簿崔瞻、吏部郎中尉瑾、秘书监魏收、中书侍郎崔劫、从事中郎将封孝琬、丞相府仓曹张耀等人。
至于高澄之前提拔的那拨人马,除了崔季舒和赵彦深勉强挤进了高洋的心腹班子,其他人都被踢了出去。
高洋回了晋阳后,邺城就由太尉高岳、太保高隆之、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子如、吏部尚书杨愔镇守,看管着皇帝和百官。娄昭君当时也随同儿子一起在晋阳,指挥着百官办事。
此时,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也早已长大成人,当他由小道消息风闻高澄遇刺后,心中幻想着高氏父子长期把持朝政的时代终于过去了,自己当了多年的傀儡皇帝的日子也终于要结束了。
于是,孝静帝便打算封自己的宗室入朝主政,将失去的话语权逐步夺取回自己的手中。549年十月一日,他将咸阳王元坦(字延和,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咸阳王元禧第七子)任命为太傅,潘乐为司空。
同年十一月,南梁国的齐州刺史茅灵斌、德州刺史刘领队、南豫州刺史皇甫慎等人因为侯景叛乱的事件,先后率领部众向东魏投降。
到了十二月时,高洋又任命并州刺史彭乐为司徒,太保贺拔仁为并州刺史。第二年(即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初的一月十一日,高洋才下令对外公开公布了高澄的死讯。
刚公布的同日,南梁国的定州刺史田聪能、洪州刺史张显等人就带着部属来归顺东魏。
公布高澄死讯的第十八天,东魏孝静帝惧怕高洋的行径,高调晋封高洋为使持节、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齐郡王,食邑一万户。
三月十一日,又晋封高洋为齐王,食邑为冀州的潮渤海(河北省东光县东)、长乐(河北省冀州市)、安德(在山东省乐陵县、临邑县一带)、武邑(河北省武强县)、瀛州的河间(河北省河间市)五郡,十万户。
高洋的幕僚高德政也是渤海人,从高洋开府时就一直追随着他,深得高洋的信任,二人是交情甚厚,无话不谈。
在当时的丹阳徐家是有名的名医世家,其中金紫光禄大夫徐之才与北魏末年的徐赛均是名医出身,然后出仕。
徐之才这位名医,曾经担任过南梁国豫章王萧综的主簿,他后来跟随着萧综一起归顺了北魏国,因为其高超的医术而受到北魏贵族和高欢的礼遇。
早在武定四年(546年),徐之才就被高欢任命为秘书监(即掌管国家机密的官员)。
高洋担任尚书令后,其下属杨憧认为徐之才是南方人投降过来的,不应该由他来掌握军国机密,并举荐了魏收取代了徐之才的官职。
徐之才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寻思着有什么办法可以获取加官进爵的捷径。
徐之才不但精通医术,还与北平太守宋景业都一样擅长图谶之术,他们二人认为,549年是庚午年,太岁在午,政局上应当会出现变革,另外,陈山提的门客杨子术也提出过这样的观点。
这三人于是联合起来,通过高德政来劝说高洋篡夺东魏帝位。
宋景业说∶“臣依据《易稽览图》上占说∶"鼎,五月,圣人君,天与延年齿,东北水中,庶人王,高得之。
其图谶所说的鼎,意思是指社稷之鼎,时间是今年五月,有圣人降临,东北水是指渤海,高得之,明确说明是高氏得天下。”
高洋将此事禀报自己的母亲娄昭君,征询母亲对图谶解义的看法。
由于高洋小时候的举止就连母亲娄昭君也被蒙在鼓里,在他一直成长的过程中,娄昭君压根儿不知道自己的二儿子脑瓜子其实是很好使的。
以至于当他提出了要禅代的事后,娄昭君是极力反对的,她认为即便自己的丈夫这样厉害的人也没有动这个心思,更何况是这个无所作为的儿子呢?
娄昭君素来都担心自己的这个儿子的心术不端正,怕他一但登基做了天下之主,就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于是她说:
\"你的父亲如同一条天上的神龙,你的哥哥就像是高山上的一头猛虎,可是他们尚且不敢妄自尊大,夺取帝位,一生勤勉,甘愿向陛下称臣。
你想想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竟然想行舜帝和大禹所做的禅代之事?你是不是真心为百姓谋福祉?如若不怀此心,那就好好地做臣子的份内事,不要妄图称帝!”
高洋见母亲反对此事,感到十分无奈,他又去问徐之才的意见。徐之才就说∶“大王,就是因为不如父亲兄长,所以才要早早登基呢,否则一旦被他人夺了先机,高氏一门就难保平安了。”
高洋听了认为他说的在理,为了稳妥起见,他又依照当时的惯例以铸造铜像来进行占卜,结果铜像铸成了。
于是,他开始征询重臣们的意见,首先他让开府仪同三司段韶去询问肆州刺史斛律金的意见。
斛律金亲自去拜见高洋,对高洋说:
“禀齐王,下官认为此事定是有心人蓄意误导大王,恳请大王将他们全部斩杀以谢天下,高王在世时,也从没有立过这个心思,他一心只是想将大魏国引领到民富国强的道路上,一生忠君爱国,大王怎能违背高王的志愿呢?”
斛律金对高洋篡位称帝的事表示坚决反对。高洋听了他的话后说:\"斛律将军,宋景业是可以担任帝王老师的人选,怎么能杀掉他?”
高洋眼见鲜卑勋贵们都不支持自己的主张,他知道只要母亲娄昭君支持自己,则事情的成功机会就大大增加。
高洋为了说服母亲娄昭君同意自己的主张,召集了诸位大臣在娄昭君的面前再次讨论禅代议程。
娄昭君对众人说:\"我这个孩子懦弱、直爽,不会自己产生这种想法,高德政这个人是个惹祸精,一定是他教的。”
然后,她又指着高德政骂:“是不是你在暗中撺掇挑拨,否则我儿子怎么会做这种事情?”
面对娄昭君的指责,高德政不敢反驳,只好沉默不语。在座的鲜卑贵族们也大多都是反对禅代。
见晋阳的群臣都不同意,高洋亲自给在邺城的杨愔写信,说众人都劝说自己登基,但母亲娄昭君反对,晋阳的臣下也持反对意见,问他该怎么办。
高德政知道了高洋写信询问杨愔有关禅代的意见后,担心杨愔犹豫不决,坏了大事。
便谎称要回去邺城办事,向高洋请求准许他回邺城一趟。
高德政见到杨愔后,不断地劝说他同意高洋取代孝静帝自立称帝,在高德政的反复说服下,杨愔也只能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