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美利坚:开局化身加州坐地户 > 第19章 财富盛宴

第19章 财富盛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毕竟,草根家庭的,很少有头铁的会读管理学这种对家庭背景要求极为严苛的专业。

    然而,像这样的学霸,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空乘人员呢?

    不是瞧不起空乘行业,只是相较于她的学历,这个行业的门槛确实有些低了。

    没有深究。

    亨利猜想,导致出现这一切的背后故事,无非也就是家道中落或者一些较为戏剧化的奇葩情节而已。

    他并不急于验证爱丽丝是否说了实话,如果她到时真的前来应聘,他的团队自然会对她的背景进行详尽的调查。

    亨利笑了笑,说道:“嗯……你可以在复习一下企业管理和行政方面的书籍。”

    “好的。”

    爱丽丝·威廉姆斯乖巧地回应道。

    随后,亨利闭上眼睛开始休息。

    爱丽丝则悄悄地为他准备了一杯冰水。

    除此之外,她没有做出任何多余的举动。

    波音747经过了近五个半小时的飞行后,开始缓缓降落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飞机的巨大引擎声在触地几分钟后逐渐平息下来。

    当亨利准备下机时,他又瞥了一眼爱丽丝·威廉姆斯,后者给了他一个甜美的微笑。

    亨利报以微笑,然后不再停留,走下了飞机。

    跑道旁,一辆vip摆渡车已经等候多时,它缓缓驶来,将亨利接上并送往vip出口。

    在vip通道的出口处,亨利一眼就看到了运通公司的杰夫·威廉姆斯,还有自己的司机卡尔,以及一位大约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

    这名男子头顶有些许秃顶的迹象,他便是阿波罗资本的现任首席执行官,朱利安·罗伯逊。

    在发现亨利的身影出现在出口时,朱利安·罗伯逊立刻迈开大步,伸出右手,热情地与其握手致意:“boss,十分期待我们这一次的并肩作战。”

    “当然,这是属于我们的新一轮盛宴。”

    亨利之所以急匆匆地返回纽约,就是因为他要参与一场1979年最盛大的财富盛宴——对白银、黄金市场的布局。

    这是一次未来几十年间难得一遇的机会。

    在上世纪1980年之前,德克萨斯州的亨特家族,一度位列全球最富有家族之列;

    较之亨利所在的加州盖蒂家族,都要稍强一筹。

    他的家族创始人hl 亨特,出生于1889年的伊利诺伊州农场家庭。

    虽未受过正规教育,却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和勇气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1912年,23岁的亨特在阿肯色州开启了棉花种植事业;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农产品价格飙升,为亨特带来了人生的第一笔巨额财富。

    到了1957年,《财富》杂志估计hl 亨特的财富总额在4亿到7亿美元之间,使他跻身当时全美最富有的八人行列。

    而亨特家族的后代也并未止步于此,他们积极寻求新的投资机遇:尼尔森-亨特投身于利比亚的石油产业,虽然后来因政局动荡导致油田被收归国有,遭受了高达40亿美元的潜在损失;

    卡罗琳-亨特创立了一家酒店集团并亲自出任董事长;

    拉马-亨特则参与创立了北美橄榄球联盟及北美英式足球联盟,并将橄榄球年度总决赛命名为“超级碗”;

    斯万尼-亨特不仅担任过美国驻奥地利大使,还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任教。

    可以说,亨特家族的影响在美国的政治经济领域无处不在。

    进入1970年代初期,大豆成为了美国的一项关键出口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饲料和食用油生产,也逐渐成为美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食材。

    1973年夏季,大豆需求激增,甚至导致现货市场出现断供,迫使美国政府暂停大豆出口——对于非主食类农产品而言,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豆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嗅到商机的尼尔森-亨特决定动用家族资源,投身于大豆市场的投机活动。

    尼尔森-亨特在1973年,开始在中东市场收购实物白银,同时在纽约和芝加哥的期货市场上买进白银期货合约。

    这一决策极具战略眼光,亨特家族在白银价格上涨之前抓住了最后的机会,在价格低谷时积累了大量的头寸。

    到了1973年12月,亨特家族已经购买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白银现货,并以每盎司29美元的成本购入了3500万盎司的白银期货合约,一举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白银持有者之一。

    1979年夏天,尼尔森-亨特终于发起了总攻。

    他计划将白银价格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使其像黄金一样爆发性增长。

    这场即将上演的商品期货史上最壮观的悲剧之一,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尼尔森-亨特通过其掌控的“国际金属投资公司”向纽约和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下达了累计4000万盎司白银的买入指令。

    这家看似神秘的投资公司,实际上仅有两类股东:亨特家族以及沙特的一些王室成员和富豪。

    如果硬要类比,你可以将这家公司看作另一个“黑石集团”——一个贪婪的董事会加上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外汇投资者。

    尼尔森-亨特和他的弟弟威廉-亨特通过多家华尔街经纪公司完成了这些购买指令,包括希尔森、贝奇等知名投资银行。

    随着市场中出现的巨额买盘,银价迅速从每盎司6美元飙升至11美元,但市场上没有人知道背后的买家是谁。

    美利坚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开始调查交易记录,最终发现大部分买单来自一家在百慕大群岛注册的“国际金属投资公司”。

    被侵犯核心利益的它们,当然不会就这么被轻易糊弄过去。

    最终,经过各方更加深入的调查,深藏幕后的亨特家族才最终浮出水面。

    得知这个消息的所有人,全都感到非常震惊;

    很快,纽约和芝加哥的每一个交易商都得知亨特家族就是“国际金属投资公司”的幕后老板。

    而亨特家族,此时正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体量足以媲美后世华夏的中信集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