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天下第一女谋士和她愚笨的仆人
最让李文浩无奈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女帝都在刻意的躲避他,好像是害羞还是怎么的。
次日,李文浩被封为夏王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朝廷。
有一些消息比较灵通的,都已经知道这个封号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很快,关于女帝要和李文浩大婚的消息便传开了。
大夏的世家贵族,还有朝中的文武大臣们得知这个消息,都是大吃一惊。
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俩人能走到一块。
……
四公主府。
“公主殿下……”一个侍女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文灵儿微微皱了皱眉,她正在写着自己的那本小说呢,突然被人打扰总归是有些烦躁的。
即便如此,文灵儿的脸上依旧是带着笑。
“有什么事?”
那小丫鬟怯生生的看着文灵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公主,陛下册封李相爷为夏王了。”
“哦……”文灵儿点了点头,“这个家伙肯定是又立了大功,不过说真的,这官升的还真是挺快。”
这个小丫鬟是自幼跟随文灵儿的,名叫明月,对自己主子的心思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她当然知道文灵儿一直对李文浩都有那个意思,所以接下来的话她实在是难以启齿。
迟疑了片刻,最终她还是鼓足了勇气说:“公主,现在朝中的大臣们都在说陛下这么做是为了和李相爷大婚做准备……”
“你说什么?”
听到这话,文灵儿瞬间瞪大眼睛,就连手中的毛笔掉在地上都未察觉。
明月低着头,站在那,大气都不敢出。
许久,文灵儿突然笑了。
“他们两个在一起不是正合适吗?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明月一愣,抬头看向文灵儿。
她发现文灵儿满脸的笑容,看着像是很高兴。
“公主,你……没事吧?”明月小心翼翼的问着。
“有事?我能有什么事?”文灵儿笑着摆摆手,“行了,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对了,准备一辆马车,我待会要去见皇姐,当面向她道喜。”
“是……”
明月答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不对。
四公主的反应太反常了,简直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难道是她想多了?
等到明月离开之后,刚才还满脸笑容的文灵儿,突然变得沮丧起来。
她看着自己刚刚写出来的最新剧情,只见上面写着:“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的天下第一女谋士从那个比猪还笨的仆人手中接过了礼物,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微笑。”
“看你这么诚心的份上,我就勉为其难的答应嫁给你吧。”
看着看着,文灵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泪流满面。
她默不作声的把那张纸折叠了起来,小心翼翼的藏到了柜子里。
随后,擦干眼泪,转身出了门。
……
大唐。
“哈哈哈哈,这可太好了。”李世民一脸兴奋的看着房玄龄,“老房,你是说那个王姓商人从蓖麻的根茎上弄出一种东西,可以用来做衣服?不仅耐用,而且成本还很低?”
其他的臣子也都是满脸惊奇的看着房玄龄。
房玄龄微微颔首,“是的陛下,诸位,这就是那个商人自己做出来的一块布,请看……”
说着,他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一块巴掌大小的麻布。
李世民激动的走了过去,从房玄龄的手中接过那块布仔仔细细的看了看,又放在手里面搓了搓。
他发现这玩意,无论是质感还是柔软程度,都要比现在那些布料舒服的多。
“哈哈,好,不错,很不错,用蓖麻做出来的布料确实很好。”
“最关键的是成本低廉。”
“这个东西要是可以做成规模,到时候一定会影响到现在纺织的市场。”
长孙无忌笑道:“陛下,到时候我们可以大肆扶持蓖麻纺织的产业,让天下众人都穿我大唐的蓖麻衣服,到时候我大唐必定可闻名天下。”
李世民连连点头,这正是李世民的一块心病。
“你说的好,这样我们大唐就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支柱产业了,以后人家只要一穿上蓖麻的衣服,就会联想到我们大唐。”
“不仅是能提高我们大唐的知名度,还可以振兴经济,真是一举两得。”
其他的大臣频频点头,对这个蓖麻赞不绝口。
可以想象,这个东西一旦流传开来,必然会给大唐带来无尽的好处,一点都不比大夏的琉璃差。
毕竟蓖麻做出来的衣服,价格是要比现在那些麻衣便宜的多。
李世民兴奋的拍了拍房玄龄的肩膀,“哈哈,老房,这件事你办得漂亮,算是为了我们大唐立了一大功啊。”
房玄龄客气的一拱手,“陛下圣明……”
李世民哈哈大笑,“立刻下令,引进蓖麻。”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大唐的百姓人人都能穿上蓖麻制作的服饰。”
……
大夏。
“陛下,臣已经找人合算过了,今年就是吉年,而且后半年的冬月,初二是最好的。”
“所以,臣就把你和夏王大婚的日子定在了东月初二,你看……如何?”
礼部尚书尚文熙恭敬的向女帝做着汇报。
听着他的话,文媚娘微微颔首,面色沉静依旧。
“嗯,这件事你来定吧。”
“是,陛下……”
尚文熙答应一声,躬身退下。
此时的大殿内,只剩下了文媚娘和东方婉儿。
文媚娘那张波澜不惊的脸上,露出一抹疲态。
“真是没想到,成婚居然还有这么多规矩,烦死人了。”
东方婉儿笑了笑,“陛下,甭说是你了,百姓们大婚都要讲究诸多的礼仪呢。”
“人这一辈子就这一次,能不隆重吗?”
文媚娘苦笑着说:“在朕看来,出个昭告让天下百姓都知道就算了,一切从简多好。”
东方婉儿连忙摆手,“陛下,万万使不得。”
“你的婚事不仅仅是你自己的终身大事,更是我大夏,甚至说是诸国的大喜事。”
“除了咱们本国的臣子,诸国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呢。”
“所以,不仅要办,还必须要办的足够隆重。”
“如此才能彰显我大夏之国威,国力之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