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超然楼(十三)
花船之上,有个小厮一直静静地站在那里。当那只巨大的鸟靠近时,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动作熟练地取下竹筒,并迅速从怀中掏出另外一支竹筒,示意大鸟抓住它。
小厮紧紧握住竹筒,敏捷地冲入花船内部,而大鸟则轻盈地飞走,爪子上抓着新的竹筒。
这个被带回来的竹筒看起来空荡荡的,没有任何东西。
那位强壮的男子轻松地取下竹筒,随意地将其放在一旁堆积如山的竹筒堆里。
然而,这看似平凡无奇的一幕,却引起了林昱的特别关注。
与林昱不同的是,其他人的目光始终牢牢锁定在花船上。
就在这时,充当“花瓣”的其中一艘花船上,一名小厮突然脚步匆匆地冲向船头。
他灵活地爬上桅杆,熟练地操作着什么。
眨眼间,一个鲜艳夺目的红灯笼缓缓升起,高高悬挂在桅杆顶端。
看到红灯笼亮起,超然楼上围观热闹的人们顿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欢呼声。
紧接着,第二朵“花瓣”上也升起了一盏红灯笼,再次引发了人群的欢呼和喝彩声。
然而,这些人似乎高兴得太早了些。
接下来的两艘船上竟然升起的都是一面白旗!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原本兴奋不已的人们不禁有些失望,他们不由得发出一阵阵的惋惜声,但这些人仍然热情不减的期待着后续。
就在这时,第五朵“花瓣”上升起了一盏红彤彤的灯笼。
现场再次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紧接着,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最后一朵“花瓣”的桅杆上。
此刻,整个超然楼上的氛围紧张到了极点,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最后一朵花瓣上缓缓升起的竟然是一面白旗。
顿时,整座超然楼内响起一片叹息声。
那位提交文章的年轻人,此时的脸色变得异常苍白。
但他的心理素质着实过人,只见他向周围几位相熟的人打过招呼后,便匆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埋头奋笔疾书。
林昱至此终于明白了“四灯齐亮”的含义,但心中仍有一个疑问未解。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任兄,开口问道:
“任兄,‘四灯齐亮’的意思我算是弄清楚了!只是这评判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林兄有所不知,这六艘花船上可都是大有乾坤啊,每一艘上面都有一位咱们青州赫赫有名的‘名儒’亲自坐镇呢!这些个老学究们可都是眼光独到、品味高雅之人,学子们的诗文水平到底如何,全得听他们的评判。不过嘛,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登上那超然楼的七楼哦!能上去的那些个才子佳人,有好些都是出自这些名儒门下呢!为了防止有人作弊,所有参加测试的文章都不得署名,而且传送到花船之后,还会有专人负责再誊抄一遍。”
听到这里,林昱不禁瞪大了眼睛,心中暗自惊叹:
“我的天呐!一个普普通通的登船测试而已,你们又是‘糊名’、又是‘誊抄’,居然搞得比科举考试还要严格!尤其是那个红灯笼和白旗,简直跟选秀节目的拍灯一模一样啊!”
就这样,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间便回到了曲清扬所在之处。
然而,令林昱惊讶的是,原本属于他们的座位此刻竟然已经被别人给霸占了。
而霸占他们座位的,赫然是两名年轻貌美的女子。
其中一名女子,林昱倒是认得,正是先前与他比试过暗器技艺的那位“姜姑娘”。
对于这位少女的突然现身,任浩然却显得毫不意外。
“姜姑娘,你不是守在楼下吗?哦!我明白了,你是为清扬来的吧?”
听到任浩然的调侃,少女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像是熟透的苹果一般,娇艳欲滴,但嘴上却依然不承认:
“你你胡说,我我是来向林兄讨教讨教暗器手法的”
声音越来越低,到最后几个字几乎微不可闻,仿佛蚊蝇低语。
见到少女这般窘迫模样,任浩然也不好再打趣她,便就此打住。
然而,正在这时,曲清扬猛地站起身来。
只见他手中握着一张写满数字的纸张,看样子正准备去找那位女子。
岂料,林昱却突然横在他面前,挡住了去路。
“林兄!你这是何意?”
曲清扬面露疑惑之色,不解地问道。
“曲兄莫要误会,小弟只是有一事不明。刚才我匆匆瞥了眼这张纸上所写内容,发现林兄似乎正在解答最后一幅卷轴上的算学难题。你为什么不对出那到楹联又或做那首诗呢?”
听闻此言,任浩然再次跳了出来,替曲清扬解释道:
“林兄,你也看到了,墙上那三题分别是楹联、诗词和算学。为了公平起见,七楼中人通过任何一个类型的题后,便不可以继续回答同类型的问题。同时,任何一题有人通过后,就必须立刻换题。”
听到任浩然的话后,林昱突然一愣,然后有点好奇地问道:
“按照任兄的说法,这道算学题并没有挂上多久,想不到曲兄竟然这样快就算出了其中的一个答案。”
“你怎么知道算学题没挂上去多久?”
任浩然疑惑地看向林昱。
“你为什么说这个答案只是其中一个?”
曲清扬也同时开口,二人的问题看似毫无关联,但又似乎都暗藏玄机。
没搞清楚状况的两位少女此时更是一头雾水,她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理解眼前的局面。
而听到两人的问话后,林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那笑容之中,带着几分自得与骄傲。
他伸出手,指向那道楹联题,然后缓缓开口解释道:
“虽然在下对楹联只能算是略有涉猎,却还是有些欣赏能力的。‘烟锁池塘柳’这短短五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此五字不仅蕴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理,更是勾勒出一幅清幽雅静的画面——宁静的池塘被烟雾笼罩,四周绿树环绕,宛如仙境一般。这样的上联,如果交由那些声名显赫的名家大儒来应对,或许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出令人满意的下联。然而,若是换作寻常人等,恐怕就绝非一时半刻所能对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