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受托于人
两人步入书院的花厅,分宾主落座后,卞邱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随即放下,目光诚恳地望向唐天龙。
“唐夫子,我此次前来,实则是有一事相求。”
“在此之前,我想先表明我的身份,我是白绵绵的爱人。”
唐天龙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转为恍然大悟的笑容。
“原来如此,难怪白夫人时常提及您,言语间满是幸福。”
卞邱微微点头,继续道:“绵绵她们母子几人在华容县,我因故不能常伴左右,心中甚是挂念。”
“我也因为公务不能一直陪伴左右……”
“她们在这里没有太多依靠,所以我想拜托唐夫子,能在闲暇之余,多加关照她们。”
唐天龙闻言,神色变得庄重起来。
“卞大人放心,白夫人与我家夫人情同姐妹,相互扶持。”
“照顾她们母子,本就是分内之事,我理当尽心尽力。”
“更何况,现在我的夫人与白夫人相处得极为融洽,小敏她天天就知道往白夫人的店里面跑……”
说到这里,唐天龙脸上露出了温馨的笑容。
“你且宽心,白夫人她们在这里,就如同在我自己家中一般,绝不会受到丝毫委屈。”
卞邱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唐夫子的大恩大德,卞某铭记于心,他日若有机会,定当厚报。”
唐天龙摆手笑道:“卞大人言重了,咱们之间何须如此客气,只要你们一家安好,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卞大人,我必须得说,云译真的让我倍感骄傲。”唐天龙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激动,仿佛每一字一句都蕴含着对姜云译深深的期许。
“云译这孩子,真是我所有学生中最有天赋的一个。”
“唐夫子如此看重云译,我真是感激不尽。”卞邱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激,“有您这样的良师引导,我相信云译定能不负所望,前途光明。”
唐天龙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对姜云译未来的美好憧憬,“卞大人放心,云译的才华与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
“华容县虽小,却也能孕育出大人物……”
夜幕低垂,华容县的灯火星星点点,却难以驱散卞邱心中的阴霾。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和焦急的神色。
案头的信件,正是下属刚刚紧急送来的关于百里外村庄鼠疫肆虐的报告,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他的心上。
“这……这怎么可能!”卞邱低声自语,双手紧握成拳,骨节泛白,显示着他内心的震撼与愤怒。
他快速翻阅着信件,每一个细节都不愿错过,那些字眼,让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惧与无力感。
“鼠疫啊,那可是能要人性命的瘟疫!”卞邱心中暗忖,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为何如此重大的事情,竟无人上报朝廷?”
“难道要让这灾难继续蔓延,让更多的无辜百姓受害吗?”
他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
窗外,夜色如墨,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更添了几分凄凉。
卞邱知道,时间紧迫,他必须立即行动。
“来人!”他大声呼唤。
门被迅速推开,一名侍从出现在门口,躬身待命。
“速备笔墨纸砚,我要写一封紧急书信,即刻送入宫中!”卞邱吩咐道,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侍从不敢怠慢,连忙转身去准备。
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但这份平静中却蕴含着山雨欲来的紧迫。
卞邱提笔蘸墨,心中已是千言万语,更是关乎到整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宁。
笔尖在纸上跳跃,一字一句,书信写就,卞邱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亲手交给了侍从。
“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将此信送达宫中,交于皇上亲阅!”他叮嘱道。
侍从领命而去,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
白绵绵轻步走进书房,脸上带着一丝忧虑,她注意到卞邱紧锁的眉头和桌上散落的信件,心中已猜到了几分。
“卞邱,事情……出得很严重吗?”她的声音轻柔,却难掩关切之情。
“你怎么这么晚了还不去睡?”
卞邱抬头望向白绵绵,那双温柔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他内心的波澜。
“我吵到你睡觉了吗?”他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试图安抚她的担忧。
“绵绵,你不用担心。”他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坚定,“虽然情况确实有些棘手,但暂时还危害不到华容县。”
“我已经上报朝廷了,用不了几日应当有人下来。”
白绵绵闻言,轻轻舒了口气,但眼中的忧虑并未完全消散。
“有你在,我就放心了许多。”她轻声说道走到卞邱身边,轻轻握住了他的手,给予他无声的支持。
卞邱感受到白绵绵的手温,心中的焦虑似乎也减轻了几分,他反手握住白绵绵的手,深情地望着她。
“绵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尽我所能去保护你和这个家,你什么都不用担心。”
过了几日,卞邱写的信件到达朝廷之上。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庄严。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却难以驱散殿内弥漫的紧张与不安。
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严峻,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群臣。
“朕已得知华容县鼠疫肆虐之事,此乃我朝之大患,关乎百姓安危,社稷稳定。”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在空旷的殿堂之中。
“哪位爱卿愿意挺身而出,前往华容县支援,控制鼠疫,救助百姓?”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
众臣面面相觑,皆面露难色。
鼠疫之可怕,人尽皆知,谁也不愿轻易涉险。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关乎国计民生,非有勇有谋之人不可胜任。”大皇子首先开口,声音沉稳,却暗含锋芒,“然儿臣身有重务,需留在京城处理政务,恐难以分身。”
言下之意,大皇子既不愿亲自前往,也不愿错失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机会,于是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