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将星归附
“杨师,我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不过我也不奢望得到什么重用。”
“能够在杨师身边,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
驾车的耿燕也如此开口。
尽管杨束没有正式在朝中任职,但是在这一轮周游之下,已经改善了不少燕国的民生状况。
更重要的是,燕国百姓知道,杨束是真心实意来到燕国改善情况的。
百姓们也知道了杨束徒弟红霓,并不是一个被老师“保送”公主。
而是真真切切帮助百姓做事的公主。
“回蓟京以后,我要教你的,是最后一件事。”
“治国领兵,你全都可以出师,能堪大用。”
杨束缓缓开口道,“最后一件事,就是权术。”
“老师,我不想学权术。”
“那些勾心斗角我看着就烦!”
红霓拒绝道,“治国大义,领兵要法,这些就够了!”
“若是手底下那些贪官污吏捉弄于你,你该怎么办?”
杨束一句话,红霓便无言以对。
“重要的不是权术学不学,而是怎么用。”
“这一路上不是听到过吗?”
他继续开口,“贪官耍奸,清官更要奸,不然怎么对付那些老奸巨猾的东西?”
“老师,我知道了。”
红霓知道,杨束这是为她好。
可是她有些害怕,一想到靠着权术,说不定自己会变成秦妙善那般铁石心肠,心中就有几分不寒而栗。
“耿燕,你要记住,未来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提醒我,老师是我唯一的老师。”
为了防止自己变心,红霓立刻给自己下了一道保险。
“你有这份心就够了。”
杨束微微一笑,不由得想到了远在秦国的秦妙善。
不知道她,现在如何。
……
秦国。
这半年下来,秦国到处都有起义。
单单是对燕国的一次穷兵黩武,就半年不得安生。
现在的秦妙善不仅满脸憔悴,而且易怒易爆。
“陛下,秦楚边界的摩擦实在厉害,若是不增派一些士兵,恐怕难以为继。”
李国忠报告道。
“增援增援,天天都是增援!”
“增援了,好了吗?”
秦妙善愤怒开口,朝堂之下百官皆是沉默。
“还不是匪患不绝?朕要你们这群窝囊废有什么用?”
在这样一个暴君的朝堂之上,还是少说几句为妙。
唯一敢多说话的,恐怕也只有李国忠。
从杨束走了这半年之后,他倒是如鱼得水。
即便死了个周通,他还是挖掘出了好几个将领。
就算没什么能力,但靠着杨束留下的大秦铁骑和精良的兵器,依然能够四处征讨。
“陛下息怒,那些刁民,心向叛贼杨束,实在可恶。”
“若是不能以儆效尤,恐怕大秦社稷将危。”
李国忠建议道,“还请陛下考虑,将其斩首示众。”
“算了,你去做吧。”
秦妙善本想留着这些人,看看那杨束的态度。
毕竟要是他在,大秦这些问题都能快速解决。
本以为自己留余地的秦妙善,怎么都没想到。
李国忠早已帮她把这条路给走死了。
百官早已麻木。
在秦国当官,不过是混个俸禄,如今听到这句话,也只能跪下说一句。
“陛下英明”。
也就在这种称赞中,秦妙善才可获得一丝心灵上的慰藉。
“报!”
“多地军营将领叛逃!”
又是一则坏消息。
“叛逃?谁叛逃了?”
“徐州军营,冯义、邓宇、吴汉等五人。”
“青州军营,马武、窦融,岑彭等四人……”
一条接着一条,整整十六位将领叛逃。
这些人本来都在京都军营中,只不过这半年间陆续被李国忠排挤,换上了自己的人。
十六位杨束亲自培养的将星,直接离开秦国。
不过好消息是,他们并不是带着武器离开的。
在军中卸甲,随后一身布衣离开。
离开的时候,他们留下一句:甲胄兵器留下,仁至义尽!
秦妙善只觉得这些名字有几分熟悉。
仔细一想,这不都是杨束当年培养出来的将领吗?
那时候他们都很年轻,就算现在,他们之中最老的邓宇,也只有二十八岁……
青州、徐州、并州、济州……
没有他们,可能到现在秦国连京都都不会存在。
“陛下,必定是杨束从中蛊惑。”
李国忠立刻挑拨,“不过臣已经从各地选拔,补充了不少将领,以保我大秦疆土无忧!”
“也罢,这群叛贼愿意跟着跑就跑了吧。”
秦妙善虽然嘴上如此开口,可心中却有几分悲凉。
凭什么?
不就是一个杨束吗?
难道这些年朕给你们的,还抵不上杨束一句话?
顿时,秦妙善一口鲜血喷出,只能退朝。
十六位将领,卸甲之后,一路跋山涉水,到了朔州。
他们以秦国难民身份进入,随后一路北上。
“老三,咱们这么一走,杨将军不会骂咱们吧?”
冯义转头看向身后的岑彭,脸上有几分担忧。
“都半年多了,你看看那破皇帝干的什么事?”
“要是大哥在,至于让那破李国忠这么玩弄的?”
岑彭愤愤开口。
“如此秦国,不待也罢!”
他们被贬到各地之后,并不是真正的将领。
而是被挂了一个闲职,最低的,就只能养牛。
很明显这就是李国忠搬弄是非,把他们的职给解了,拉他的亲信上位。
反正都无法保护秦国,与其眼睁睁看着灭亡,不如投燕找杨束。
他们一路北上,碰巧撞上了正在蓟京外树林中休息的杨束。
“回京之后,我们不要通报任何经历,就说游历四方看了不少民风。”
此时的杨束正靠在树桩边上,跟红霓和耿燕串词。
一切都要以低调行事。
大皇子只要警觉,恐怕就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那我们总不能一直忍吧?”
红霓微微点头,她理解杨束的意思,“到什么时候?”
“总不能到陛下……”
驾崩二字没有从耿燕的口中说出来。
“到燕国有足够的国力。”
“我们才能翻脸。”
杨束解释道,“这一期间,我们不能有任何看起来的大权在握。”
“那我们该如何做事?”
“若是让皇兄独揽大局,恐怕做任何事情都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