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康节仙人
几人快速走到那坐着的老人跟前。
关小刀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老人。
见他用灰布条挽着一个发髻,穿了一件宽松的灰布袍子,红光满面,皱纹不多,两眼炯炯有神,看不出到底有多大岁数,倒真有点仙风道骨的意思。
关小刀上前一拱手:
“老爷爷,您贵姓啊?”
老头儿瞅了瞅几人,回道:
“这位小哥,老汉免贵姓姬。”
关小刀瞅了瞅九天玄女,玄女娘娘点了点头。
关小刀继续问道:
“是哪个姬?是不是文王姬昌那个姬?”
老头儿点头:
“对啊。”
关小刀又瞅了瞅九天玄女,心里高兴,也不待玄女娘娘表态,直接问道:
“那么,您……您就是文王姬昌吗?”
老头儿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我哪里是他?他乃是一个万古流芳的大圣人,我怎么会是他呢?”
“那么……”
关小刀还不死心:
“您……您是谁?”
“我就是我啊。”
老头儿一耸肩。
“那么,您是神仙吗?”
“我?”
老头儿一笑:
“我可不是神仙。”
孙胜灵凑上前来,问:
“老爷子,那您高寿啊?”
老头儿道:
“一百七十六啦。”
关小刀一惊:这么大岁数了?
那老头儿见几人似乎不信,道:
“客官们不信是不是?告诉你们啊,我们这儿两三百岁的人有的是,我还算小的呢。”
众人更加惊奇。
关羽问:
“老爷子,你们住在哪里?怎么有这么多长寿的人?”
老头儿道:
“我们就住在箭括岭的南边,那地方叫周原,是周文王祖上居住的地方。
“我们那儿大多数人都姓姬,我们能够长寿,都是跟着一位老神仙学习的长生之术哩。”
关小刀急忙问:
“那位老神仙在哪?他教你们长生之术……他很厉害么?”
老头儿道:
“他就住在前面的山里。
“你问我他是不是很厉害,我只能告诉你,他啊——上通天文,下谙地理,前知过往,后察未来,三教九流,无所不能,更有一样,能掐会算,从不失手……
“你说,他厉害不厉害?”
关小刀问:
“他这么厉害,那一定是文王姬昌喽?”
老头儿看了看关小刀:
“你怎么老提文王姬昌?文王是我们的老祖宗,又是个大圣人,你这样直呼其名,多不恭敬啊,是要受到惩罚的啊……”
“那么……”
周仓问:
“你们怎么称呼这位老神仙?”
“是啊。”
关小刀道:
“他总有个名字吧。”
老头儿道:
“名字嘛,肯定是有的。可惜我们不知道。我们都叫他康节仙人。”
“康节仙人?”
几人互相看了看,似乎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也无从判断是不是文王姬昌的“别名”或者什么。
“那么,您进山就是要找他吗?”
关小刀问。
“是啊。”
“那么,您找他干什么呢?”
老头儿有些不好意思:
“呵呵,我找他,是要拜他为师……”
关小刀心道:
拜师就拜师呗,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干嘛还扭扭捏捏地?
老头儿似乎看出了关小刀的不解,又加了一句:
“我怕他……嫌我小呢。”
关羽忍不住笑了:
“你一百七十六了,他如果还嫌小,他是要办超老年速成班吗?”
老头儿显然没有理解关羽的意思:
“什么是超老年速成班?”
关羽一笑,也不回答。
关小刀问:
“老爷爷,请您带我们一起去,行吗?”
老头儿又把几人打量了一下:
“行倒行。只是,你们看上去更小啊,他不会收你们为徒的。”
孙胜灵笑道:
“我们不去拜师,我们听说他算卦很准,我们找他问卦。”
老头儿道:
“问卦倒是可以,只怕你们一时半会儿也问不上。不过呢,如果你们不着急,倒也无所谓。”
“您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关小刀一时没明白。
“找他问卦的人太多了呗。”
老头儿用手一指:
“你们问问他们就明白啦。”
众人顺着老头儿的指示方向一看,见有两人正小心翼翼地攀下山来。
待他们走近,周仓问:
“两位好啊,问上卦了吗?”
“问上了。”
两人好像对这种询问习以为常:
“我们都排了大半天啦,人太多啦。”
孙胜灵笑道:
“人多也不怕,我们不着急。”
那两个也不耽搁,继续下山去了。
那老头儿反复看着孙胜灵:
“你……你是孙悟空吗?”
孙胜灵道:
“呵呵,不是。我是……他儿子。”
老头儿道:
“嗯,像,像。真不知道孙悟空还有儿子。对了,这么说,你们……也是神仙?”
几人笑而不答,老头儿也不再问。
歇了一会儿,老头继续赶路,几人便做了一路。
路上,时不时就会遇到从山上下来的人,看样子都是得偿心愿,十分满足。
关小刀偷偷问九天玄女:
“娘娘,我记得我能够看到凡人的眼睛不是被关了嘛,我现在看到的这些人是神仙还是凡人?”
九天玄女一愣,突然想起:
“对了,你记不记得,南斗曾经说他处理过你的天眼?”
“嗯。”
关小刀点点头:
“他是这么说过,还说不会对我造成伤害。”
九天玄女道:
“就是他这么一处理,又把你的天眼升了级。
“如今,你可以随心所欲了,既能看到神仙,也能看到凡人啦!”
关小刀心里高兴:
“真的?这么说,他们都是凡人了?”
九天玄女笑而不答。
“没错。”
孙胜灵在旁边回答上了:
“或者准确地说,他们是半人半仙。只是,你可千万注意,不能再被人间认出,否则……”
关小刀急忙接口:
“行了,我知道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是不是?”
“你知道就好。”
孙胜灵做了个鬼脸。
又行了一个多小时,众人终于看到前面山里有块平整的地方,有几间草房,一个好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不少人,排成两队。
老头儿指着右边一排道:
“这一排都是问卦的,你们在这儿排着就行。我过那边排去啦。”
几人便排到最后,看前面,足足还有五六十人。
再看老头儿那排,也有四五十人,看上去年纪都已不小,但个个体格强健,精神十足。
关小刀心道:果然都是些长寿之人,看来他们都是来拜师的。
周仓道:
“娘娘,君侯,你们找个地方歇着吧,我一个人排着就行了。”
几人便留下周仓排队,信步到前面观看。
只见一人头戴东坡巾,身穿对襟长衫,约摸六十岁左右,眉毛疏淡,三绺黑须,坐在一张桌子前,正在接待问卦。
他身后是几间草房,檐下有一横额,书着“道在是矣”四个黑字。
两边竖着一幅对联,从右到左写的是:
“皓月繁星皆我友,晓风晚露尽心怡” 。
另一边,也有一桌,却是几人在询问来人的基本信息,在一个大本子上做着登记。
转了一圈,几人回到排队处,这一会儿功夫,后面又续上了几人。
关小刀问九天玄女:
“娘娘,他……他是文王姬昌么?”
九天玄女一笑:
“我也不知道啊。”
关小刀又问关羽:
“祖爷爷,他那儿写的‘道在是矣’,是什么意思?”
关羽道:
“惭愧,我也不大懂,应该是一种禅理。禅,你懂么?”
关小刀摇摇头。
九天玄女道:
“呵呵,这个要是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道理,或者规律就在这儿了。
“在哪儿呢?在这儿——也就是在我们身边。
“这句话大致是说,要探寻道理或者规律,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研究好身边的事物即可,而无须舍近求远。”
关小刀思索着,似懂非懂。
几人等了大半天,一直到太阳偏西,才轮到他们。
九天玄女见后边还有不足十人,道:
“便请他们先来吧,我们留到最后吧。”
最后,一直到太阳落山,院子里问卦的才陆续离开,而那些拜师的被安排到了另一去处。
院子里只剩下九天玄女诸人和那位先生以及几个下人。
九天玄女给关羽递了个眼色,关羽会意,坐到桌子前。
那先生道:
“几人想问什么?”
关羽笑道:
“先不说这个。我等听说先生道法高明,有未卜先知的能耐,可知我姓甚名谁?”
那先生道:
“如此,便请贵客随便说上一个字,或两个字,一测便知。”
哦?
这么神奇?
几人都不大相信。
关羽看了一眼那幅对联,又抬头看看天:
“那好,我就取‘星月’两个字。”
那人微微一笑,思忖了一会儿,再三打量关羽,道:
“如此,阁下当是关羽关帝爷。只是……”
“只是什么?”
关羽问。
那人道:
“你那标志性的三绺长须呢?”
关羽摸摸自己的短胡子,一笑:
“临时剃啦。”
那人道:
“亏得你把胡子剃了,否则,也不用我测什么字了,关帝爷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啦。”
关小刀不肯相信:
“你真是测字测出来的?不是早就知道了?”
那人道:
“当然是测出来的啊。我怎么会早就知道呢。”
关小刀道:
“那你说,你是怎么从‘星月’二字,测出‘关羽’二字的呢?”
那人一笑:
“星,是不是天上的点儿?
“月,今晚乃是个半月,是不是就是个 ‘习’字?
“当然,这个需要你加点儿想象。
“关帝爷先看对联,再看天上,等于是两次。
“那么,天上两个‘点’儿,不就是个‘关’字?
“而两个半拉‘月’字,也就是两个 ‘习’字,不就是 ‘羽’么?”
众人都感惊奇。
关小刀更是边听边在心里合计着,虽然觉得那先生的解释有几分道理,但也似乎比较牵强,因此,并不十分心服。
大着胆子问:
“那么,我也说‘星月’二字,您说我叫什么名字?”
那人略一思索,道:
“你用了个 ‘也’,说明你也姓 ‘关’。
“你的 ‘月’字是跟着人家说的,并非你独立所想,说明是个‘二把刀’。
“也就是说你这个月,是小刀里面加个‘二’,为此,你应该叫关刀或者关小刀。”
关小刀大为惊奇。
那人问:
“我说得对不?”
关小刀只好承认:
“对,我叫关小刀,关是关羽的关,刀是青龙偃月刀的刀,只是那刀小着些……”
虽然承认了,但还是不肯相信他真是测字测出来的。
心道:
孙胜灵说的,自从我“小神刀”火烧武曲星君后,大大地出名了,肯定是他也早就知道了我,却来蒙人。
那人见关小刀看上去仍然不是完全相信,笑道:
“信也好,不信也罢。
“反正我是不认识各位的,我也是不在神仙名册上的,天界的各种活动也从不参加,相信各位也不认识我。
“不过,余下的几位,我倒是可以猜一猜。
“这一位……很像孙悟空,可是孙悟空的后人?”
孙胜灵道:
“不错,小可的确是孙悟空的儿子。我叫孙胜灵。”
那人又看周仓:
“既然关帝爷来了,那么这位一定是周仓周天尊了。”
周仓道:
“不错,我正是周仓。”
那人最后看九天玄女:
“至于您……实不相瞒,知道您一定是位娘娘,可究竟是哪位娘娘,却的确不知啦。”
九天玄女道:
“我是九天玄女。”
那先生急忙起身拱手:
“原来是玄女娘娘大驾光临,失敬失敬!”
九天玄女问:
“先生便是康节仙人?”
那人道:
“正是。”
九天玄女道:
“恕本宫冒昧,您可就是文王姬昌?”
那先生连连摆手:
“不是不是。
“文王乃是本人师父。
“本人是人间中国北宋时期的邵雍,号康节。
“因对文王所撰《周易》十分敬佩,生前有些研究。
“所以死后被如来拔为散仙,拜文王为师,跟随他老人家继续研究《易经》。”
关羽道:
“原来是邵先生。
“别怪关某啰嗦,邵先生,您一会儿说《周易》,一会儿说《易经》。
“这是两本书,还是一本书的两个名字?”
邵雍道:
“也不怪关帝爷问,的确这事儿有点复杂。
“怎么说呢,可以说是两本书,也可以说是一本书。
“本来,《易经》是《连山》、《归藏》、《周易》三本书的合称,《周易》是其中的一本。
“不过,由于《连山》、《归藏》已经失传了,现在只有《周易》一本了,有时人们也把《周易》称为《易经》。
“也就不作准确的区分了。”
“哦,原来是这样。”
“那么,尊师文王在哪?”
九天玄女问。
“你们真不知道?”
邵雍反问。
关小刀心道:
坏了,一定是文王姬昌这边出了变故。
看来,要找到他,又要大费周折了。
只是,会是什么变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