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万众一心
走出村委会,小舟问成渝:
“您儿子在贵省还好吗?”
“很好,现在知道父亲已经去世,他也很快接受了,毕竟这么多年,大致的结果都猜测过。”成渝说的很平静。
她一边说一边看着路边从树上飘落的枯叶,好似那些往事也随着枯叶深埋入尘埃里。
“金向前要求见我,我没去见,无论他说什么都没有意义,我也不想知道,这十几年,我每天都在渴望摆脱他,真的如愿了,我就好好的睡了一觉。能平静的睡一个安稳觉,真好啊。”她的脸上含着微微的笑。
“恭喜你,接下来你要回省城吗?”小舟问。她知道成渝是被迫来到这边的。
“嗯,是要回去,我让我父母跟着担惊受怕这么多年,他们也不年轻了,我想回去陪着他们。”
成渝继续说:
“对了,金家老两口来见了我,倒是没去见金向前,老两口哭的很伤心,他们说很欣慰,总算守到为大儿子正名的这一天了。
他们也不愿意原谅金向前,他们不求成渝能原谅他们,说将来孙子愿意认他们就去岛上看看他们。
我其实也不恨他们了,他们把留在身边的金向东教导的很好,金向前虽然是他们的亲儿子,毕竟不在自己身边长大,但是要坦然的面对他们,可能还需要些时日。”
小舟明白成渝这种矛盾的心理,了然的点点头。
“秦耀华一直在省城,我从贵省回到省城他来找过我,跟我说事情一结束他就要回京城了。
你送出去的那支参帮了他的大忙,那位大人物跟他原来京城的领导是认识的,说还要把他调回去,所以来不及过来跟你道谢了。
他说他到京城安定下来会给你写信的,你以后有事可以去京城找他,他欠你两个大人情。”
成渝替秦耀华转达了他的话语,这是小舟所意外的。
“其实我们是相互合作,没有谁欠谁。”小舟说道。
“不!”成渝转过身,对着小舟郑重的说:
”其实你跟金向前完全没到非要置之死地的地步,是你有一颗维护正义的心,让你做出了帮助我们的决定,没有你的帮助,我们也许能扳倒金向前,但是肯定不是最近能完成的,而且没有后顾之忧的快速就解决。”
小舟也没争辩,她帮助他们也是事实。接受他们的谢意也能让对方安心。
她们很快就到了小舟家,小舟带她坐到桌旁,给她倒了一杯茶水。
这是小舟空间的茶叶,她的两颗茶树长的很大了,而且一直在不断的长嫩叶,自从可以自动采收植物,她就三天两头摘一批,很多都丢在空间篓子里,后来让空间直接炒制了,自己好奇,也拿了一些出来学着炒制的,没想到区别不大,还挺香,她直接放在家里茶叶罐里了,老爹一直以为是春天自己炒的,还说今年的茶特别香。
成渝端起碧绿澄亮的茶水,慢慢喝了一口,然后缓缓的吐出一口气,一扫胸中的气闷,感觉脱胎换骨了似的。夸赞说这个茶叶很好喝,清幽的香气让人唇齿留香,味道绵长而甘甜。
小舟说等会给她包一些,她们这最不缺的就是茶叶。
成渝真的很喜欢,说送就不用了,送了以后就不好意思跟她要了,她可以花钱买。
小舟说一年送一两斤茶还是送得起的,要是她要的多她就卖了。
看小舟也没客套,她点点头。
“我看你们村委有人上课,是不是在为高考补习?”成渝问道。
“嗯,高考消息出来,我们村很多人都想参加,但是因为书籍资料不够,我们村就组织了大家一起学,找了三位老师来给大家紧急突击一下。”
“你们村真是团结互助,有这公平公正,大公无私的环境,难怪你会这么正直热心。”成渝笑着表扬她。
“成老师,你儿子应该也要参加高考吧?”小舟想到成渝的儿子也是20岁左右。
“我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出消息,给他去了信,还找了一些学习资料给他邮寄了过去,不知道来不来得及。”说到儿子,她还是充满了担忧。
小舟说:“我这边倒是有不少做过的题集,你可以选一些寄给他,希望能有所帮助。”
成渝眼中满是欣喜,但是又充满担忧的问:“你们村里不是也需要这些吗?”
“我们村组织人抄过几份了,就是这些是我做过的,自己刷题的话还要另外找纸写。”小舟说。
“那没关系,我那边纸和本子有多的。邹姑娘,真的谢谢你,你帮了我们一次又一次。”成渝眼中是如获至宝的激动。
成渝最主要是来跟小舟道谢和道别的,她留下了省城的地址就带着小舟的茶叶和学习资料走了。
小舟每天忙于学习都忘了看金向前,她去了房间,在屏幕上看了下,被关了一个月的金向前已经大变样,已经没有了之前笑面虎的那种万事胜券在握的淡定样。
人也瘦了一大圈,原来的衣服宽松了很多,皱皱巴巴的套在身上,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眼神呆滞的模样以为是个可怜的乞讨者,和他之前的猖狂样判若两人,根本想不到他还有这一面。
这也是他罪有应得,小舟关掉了屏幕又开始了自己的学习,还剩一个多月了。
她在屏幕上看到过商城有77年的全套高考卷,她从来没打算买过,这一次考试也算是补偿对前一世没参加高考的遗憾,她会全力以赴。
时间不紧不慢的过着,天也开始冷下来,但是这些都没有压住考生们学习的热情。
有些高中就读了一两年的还要补知识点,学起来费劲,没有把握,但是高中毕业的再捡起高中知识还是简单些。
有了老师们的讲解,小舟和江知聿贡献的学习资料,然后是大家互相之间的讨论,研究,可以说大家对考上大学充满了希望。
村里的人看到娃娃们这么努力也都很配合,村里小娃们的游戏场也换成了晒谷场,不会去村委附近嬉闹了。
村里大爷大妈的聊天聚集点也改了地方。村里的广播也只播上下工的铃声和半小时的新闻,之前的红歌和毛主席语录除了周日,平时都不播放了。
自古以来,江南地区重文轻武,这个时代虽然艰苦,但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跟日后的内卷大省不相上下,知识的价值在这里从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