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思考还是在胡思乱想
首先,我们要理清一个概念:思考与胡思乱想是两回事。
每天上班之前想着中午要点什么外卖,下班之后想着晚上要看什么电视剧。这些不是思考,这些只是生活中的选择。
那么,什么是思考?怎么给思考下一个定义?
思考,本质上来说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
人首先需要从外界输入信息,而后在脑中进行思考加工,最后输出更有利于事物发展方向的结果或决策。
这就是思考的过程。
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出发,去探索和提升我们思考的效率。
01
正确认识信息输入
想要提升我们在信息输入阶段的能力,首先我们要注意3个点,下面我们挨个介绍。
1)判断优质信息与无用信息
这是一个信息内爆与过载的时代,我们每一天都在接受海量的信息输入。
短视频和图文各种轰炸我们的大脑。
但是这些都是无用的信息。
互联网上以传播为目的的信息,基本上都可以被称之为无用信息。
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就基本上逃脱不了短平快的设计逻辑。
比如能吸引你点进去的短视频和新闻,一定是短小精悍,3秒之内抓住你的注意力。
为了完成传播效果,内容必然会经过层层设计: 哪个地方埋梗,哪个地方加入音效,都要计算好。
这些都只为一个目的:吸取用户的注意力。
所以,这种信息只以刺激用户新鲜感为卖点,实在不能被称之为优质信息。
真正的优质信息,最好从书本或电子书里获得。
虽然书也分好书坏书,但是书籍一般会经过层层把关,里面的信息会经过作者的缜密思考与推理判断,而且编辑也会对内容质量进行把关。
通过获取这些加工过的已经出版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快速地成长。我把这些信息称之为优质信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2)加大优质信息的输入力度
问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什么是影响决策最重要的因素呢?
是判断能力?是思考能力?
都不是,其实最重要的因素是:我们是不是有足够多的选择。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选择样本,那么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其实是建立在狭隘的基础上的。
比如高考填志愿要选择哪个专业,我们最重要的,其实是弄清楚,怎么扩展我们对更多专业的正确认知。
我们需要了解土木专业的未来就业前景,需要了解互联网相关专业的具体方向,需要了解社会学未来是否能找到工作……
做决策的核心,是你需要有足够多的选择,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很喜欢的自媒体从业者粥左罗老师在他的文章里分享过自己买房的经历:
在决定要买房的时候,粥左罗参考了身边很多人的建议,但是问了一圈下来,还是觉得自己掌握的房源信息太少了,而且没有足够的价格谈判技巧,不知道其他的注意事项。
于是粥左罗选择在网上找讲买房的大v做的社群,判断靠谱的,都付费加入。
然后每个社群,每天花固定时间,读一下他们的精华分享和问答。
很多身边的朋友,这辈子就买过那一次,自己也没研究过很多,买好买坏运气成分也有不少。
而这些高手,每年踩盘几百套,每年帮助很多人买房成功,他们的知识、信息、经验、判断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
因此关于北京各大小区的房源信息,如何砍价,技巧和注意事项分别是什么,如何因人而异做砍价策略,粥左罗拿到很多案例。
这些足够多的案例样本信息,给他买房的帮助极大。
最后交易的时候,粥左罗像一个专家一样,价格砍到了这两年同小区成交的最低价,比当年同一栋楼同户型的另一套房少花了65万。
这充分说明了一件事:足够多的选择,才是正确做好决策的基础。
我们在自我精进的时候也是如此,只有给自己足够多的有效信息输入,最终的决策结果才能比别人更好。
因此,在做到上文提到的判断优质信息的基础上,再加大力度去从正确渠道获取足够多的信息,才能为后面的正确决策带来可能。
3)善于总结信息之间的联系
当你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构建你的模块化知识了。
李笑来曾经在《财富自由之路》里写道:
看一个人是否聪明,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一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二看他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大脑是很神奇的组织,不怕知识太多装不下,就怕不去开发。
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人类的大脑不足10被开发利用,其余大部份在休眠状态。即使像爱因斯坦这些科学精英的大脑开发程度也只达到13%左右。
因此,大脑就是区别于他人的秘密武器。
学会将大脑里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就能在新的知识到达大脑的时候,产生新的意想不到的链接。
在我们的大脑中,每个知识点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常常是一个又一个的“点”,但是当我们把这些知识归纳总结了之后,它们就变成了一条又一条的“线”,最后当我们把这些“线”之间进行分析,勾连之后,它们又会交织成一个又一个“面”。
这就是经典“点线面”理论,也是判断一个人思考能力高低的标准。
02
提升大脑加工信息的效率
第一部分我们讲完了如何提升输入层面的能力,下面我们开始讨论如何提升大脑加工信息的效率。
1)学习过程的基本规律
每个人在一开始,对世界的认识是混沌的,放眼望去,看不到前方的路。就好像置身于一处荒芜的土地,行走起来非常费劲。
人在知识领域的探索,就类似这种感觉,万事开头难。
在一开始的时候,吸收知识是一个很慢的过程,就好像我们刚上小学学拼音,我们在学万物的基础,对于那时候的我们而言,可能连前鼻音后鼻音都很难分清楚。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慢慢觉得,知识之间有联系了,特别是上了高中的时候,有很深的体会就是:这一章内容,好像我在初中已经学过的,现在是加深对这它们的认识。
其实这就是信息的处理规律,一开始我们一窍不通的时候,学习是最难的,最容易放弃的,但是越往后走,知识学起来会比较容易。
这就好比一开始我们辛辛苦苦地建立了一条公路,运输的效率很慢,很难到达。然后我们去建第二条,第三条……随着公路的变多,道路之间的互相打通,我们的效率就越来越快。错综复杂的公路,就是提升处理效率的关键。
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建立公路的过程。
2)人性的底层逻辑与基础商业思维
人的一生只有两件正事,一是处理好与人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与事的关系。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一些令我们匪夷所思的社会新闻,只要从人性和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就可以理解大部分事情的内在逻辑,以及为什么人会做出看似诡异的行为。
这就是人性的底层逻辑与基础商业思维。
抓住这个基盘,就可以直达问题的本质。
比如最近热度最高的新闻:李易峰多次嫖娼被行政拘留。
很多人大跌眼镜,觉得为什么这样一个顶流明星,要去做这种事情。
其实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
从人性层面:
流量明星的投入产出比是远高于其他行业的,也就是说,同样一天的工作,某些明星的日薪可以达到“208万”,而这些金钱可是其他行业数十年的积累。
在资源极大丰富的情况下,人性最容易滋生出厌倦,没有新鲜感,就特别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情绪价值。这也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明星会去吸毒。
人性就是如此,在厌倦和无聊的时候,最容易无限释放自己的贪婪和邪恶,没有一点自律。所以,做出嫖娼吸毒之类的出格之举,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利益层面:
相对于名气带来的身份敏感,明星在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会考虑权衡利弊。去培养一段感情,时间周期太长,投入过高,耐心不允许。
而选择去嫖娼,就能用最低的成本,快速地得到自己所想要的。
这个思维模型可以应用到绝大多数事件的分析上。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3)知晓自己的大脑效率规律
台湾着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喜欢读书的朋友应该知道他,他是国内第一个使用漫画展示诸子百家儒家思想的漫画家。
正是因为在漫画领域的独特优质内容,甚至连日本讲谈社都排着队出版他的作品。
最近在看他的采访,他提到自己四点钟就会起床,这个时间是他大脑最聪明的时刻。
冲一杯咖啡,站在窗前,思考半个小时之后开始画画。
蔡志忠深切地了解自己的作息习惯,知晓自己的大脑效率规律。
人并非能够24小时都保持巅峰思考力,一天当中总会有思考效率的区别。
因此把握自己最高效的思考时间,才能最高效地产出优质内容。
对于我来说,我一天当中思考效率最高的时间,是早上八点到十一点这3个小时,我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在这个时间内完成的。
头脑清醒时书写的文字,不仅逻辑连贯,而且花的时间也很短,后续不怎么需要修改。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状态下,写作过程是非常愉悦的。
身体就是如此神奇的系统,当你知晓它的规律,做事就会事半功倍。
每个人的大脑效率时间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下午效率最高,有些人可能是晚上,这个因人而异。
但是一般来说,早上大脑效率高的人占多数。
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大脑在睡眠的过程中自动清空无关紧要的内容,所以一早起床,大脑一身轻。
还有一个例子,公众号圈外同学的创始人孙圈圈,在她的视频号里也提过自己的时间安排。
在一天当中,她一般会把早上的时间留给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比如思考公众号的内容方向,公司的业务结构。
这些事情是最需要思考力的,在早上做,效率也高。
然后到了下午两点到六点的时候,是她最容易疲劳的时间段,因此这段时间适合拿来安排开会内容。
雷军常说的一句话:顺势而为。
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个人成长,真正聪明的的人,一定是顺着自己的身体规律而为的。
我们要用做少的时间完成最重要的事,这就是高效的底层逻辑。
了解自己的大脑规律,开发自己的思考力,才能最终做出成绩来。
03
更有效地输出
最后一点,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如何为我们的思考工作做一个结尾。这样做,一方面是检查我们的思考过程,另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我们的思考成果。
1)输出时,将思考具象化
人是容易遗忘的生物,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好处在于,正是因为人类容易遗忘,所以我们才可以忘掉生命里难过与悲伤的事情。坏处在于,因为遗忘,我们错过了很多优质的思考内容。
因此,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善用工具记录,我推荐使用两种工具:
语音和文字,这两种都是我们可以依赖的工具。
语音,就是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深刻地思考完了之后,我们用手机把自己的想法录下来。
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效率高,坏处是思考结果不够深刻,逻辑性不够强。
就像演讲虽然可以传递很多内容,但是一些深刻和逻辑性强的内容,一定是文字的承载效果更好。
不过很多人担心自己不会写作,我想说的是,不要担心自己不会写作。
从本质上来说,写作只是另一种方式的“说话”。
只要我们会微信聊天,我们就会写作。
将自己的想法如实写出来,可以不用在意技巧与写法,只要确保自己在一段时间后重看的时候,可以理解文字表达的内容就足够。
2)输出需要立刻执行
我是一个不太容易入睡的人,所以一般睡前的一个小时,我的脑子里还是会有一些东西在思考。
但是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当我想到一个好的文章选题或是好的写作角度,我会立马用我的语音备忘录记录下来。
然后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把语音内容整理成文字。
通过对自我的观察,我非常确信,对我的记忆力而言,很多内容如果没记录,就等于没有发生。
所以,我建议当脑中有想法的时候,一定要立刻记录下来。
现在工具也非常方便,人手一部手机。要是放在以前,我们有想法的时候,还得去找纸和笔记写下来,那就更麻烦了。
立刻行动,才是真理。
3)输出后的实践
大部分人,都是差不多的肉身条件,智力相当,为什么有些人能异于常人?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实践。
着名导演姜文在年轻的时候,曾想过要去美国攻读电影导演专业。
彼时还是姜文女朋友的演员刘晓庆劝他说:导演是干出来的,不是念出来的。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姜文并没有去美国上学,而是选择自己打磨剧本。
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把王朔的中篇小说《动物凶猛》,扩展成完整的剧本,最后拍出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部电影上映后震惊影坛,男主角夏雨也凭此片获得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狮奖。
其实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只有真正去实践了,才有产出成果的可能。
现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毕业的学生,有多少个能真正成为导演,其实也取决于学生自己实践出来的作品。
因此,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普通人逆袭的可能,不仅在于要想别人不敢想,还要做别人不敢做的。
只有“做”,才是真正的问题答案。
每个人都能在睡前想出千百条人生道路,但醒来之后大部分人还是走原来的老路。
只有少部分人,兢兢业业用结果说话,这样的人,才有改变的可能,才能在内卷的时代,脱颖而出。
04
写在最后
每次写超过5000字的长文,到最后都会有酣畅淋漓的感觉。
一方面是一下子把脑中的想法一股脑书写出来,一方面是,这样的内容适用于大部分渴望改变与自我成长的读者。
这个是浮躁的时代,但也是一个认真做事的时代。
只有真正的好内容才能够打动人心,而读者在经历了互联网的数年发展之后,早已培养了属于自己的审美。
身边的很多人,说自己对生活现状不太满意。希望我能给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我也只是把自己的心里想法说出来,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人家,对于读者朋友,我在选题上也常常会针对读者的这些疑问去做一个系统的写作。
包括这篇文章也是。
最后,感谢你看到这里,谢谢你在百忙之中能驻足阅读。
希望对你有启发。
-----------------------------
番茄阅读,让分享成为一种快乐!
--------------------------------
感谢你的阅读▼
阿岚阿岚
俺必须持续用好内容回馈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