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青峰学堂
一顿午膳,让随行的官员,宣旨的太监等人,惊艳连连。很多东西他们都没有吃过,红烧鲍鱼肉鲜香。鸡肉滑嫩多汁,一口咬下去满齿留香。各种蔬菜颜色鲜艳,口感味道是极好极好的。
农家的生活,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本还以为自己会读书识字,肯定比百姓有见识。但是吃了这顿饭后,就打脸了,一桌饭菜能认识的,不到五根手指。
热情款待了宣旨太监,送别之前顾汐还隐晦的,塞给对方一锭银子以示感谢。大老远的跑来宣旨,也不能让人觉得她不懂规矩不是吗?这种人回到京城,说一句好话说,总比说一句坏话要好些。
顾汐在前院送走众人,看着自家的大木门。准备把“积善之家”门匾给挂上去。有了这个御赐之物,顾汐全家在青峰镇的,名声和地位算是,提升一个档次了。
其实呀!山泉村寡妇顾汐的名声,已经像风一样的被传播出去。虽然她不常露面,但是常大规模请人做工。在周边已经被公认为地主老财。
这次被封赏的事情,青峰镇上的人,附近村庄的人,看着官差宣旨队伍,是往山泉村而去,也猜到八九不离十的。毕竟锣鼓声是一路而来的。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封赏话题。
顾汐没想到的事,青峰镇有头有面的人,各个村子的村长们,都在准备礼物陆续往她家走,准备来拜访呢?
至于赏赐的一千两黄金,顾汐空间不缺黄金白银。所以不准备全部留下,容易招贼。合理的拿出来一部分,想给山泉村修建个祠堂,为村子做点有凝聚力的事。
全村的水利需要重新修建改良下,加设一个水利磨坊,借助水利的流动,带动磨坊的运作,这样全村人都可以共用,比笨重的人力石碾方便的多。
再去青峰镇修建一座学堂,希望给青峰镇周边村庄,方圆百里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所。希望那些有远见的人,想改变命运的人,人生多拥有一个选择的机会。
想到了、那就去做。具体的细节,还需要跟七皇子讨论讨论,师资及修建场所位置等问题。如果能得到官方的扶持,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作为青峰镇权利地位最高的人,此时就在她家,这时不仅仅的抓住薅羊毛,要等到什么时候薅羊毛?
于是顾汐回到房间,将心中预想的学堂书院画出来。学堂里面分为,三大类人才培养。
十间种子班:初级的学习识字书写。明辨事理
七间树苗班:学识之上外加技能培养。解决就业
三间成果班:是针对想要深造的人群。科举仕途
还有专门的食堂茅房,夫子们的生活区,学子们的住宿区,以及活动区等等,整体将古典与现代融合,既新颖又不显的突兀。
凡是从学堂出来的,能读会写的人,还有一技之长的人,日后肯定会被她优先聘用。待遇定会远高苦力,不愁生存之忧。这也算是为自己,将来的事业版图扩展,提前培养人才。
顾汐心情大好的,拿着图纸找到七皇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我有幸深得皇上封赏,这莫大的荣耀和恩典。定不负朝廷对我的肯定。我想为青峰镇建一座学堂,希望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大梧国为朝廷效力。”
吴承泽接过图纸,看图纸上方是“青峰书院”四个大字。没有选择在山泉村建立村学。可见此人并不是一味的,只考虑本村村民的利己主义。而是为全青峰镇的孩子们,提供可以进入学堂的机会。
吴承泽定定的看着眼前妇人,那双明亮又深邃的双眸,像星空一样浩瀚,蕴含着深不可测的智慧和远见,爱才育人的胸怀,令人敬佩。
“如果这么大的规模,那需要多位夫子才行呀!这需要一段时间,等我从别的州府,派遣合适的夫子过来。”
“这个不着急,学堂盖起来也需要时间,招收学子也需要时间,等明年开春,有夫子来青峰镇就可以。”顾汐向七皇子说着预测的时间。
吴承泽点头:“既然是叫青峰学堂,那学堂的位置就设立在,青峰镇的县衙斜侧后方吧!那里还有一片闲置空地,回头就让县丞和主簿,去协同办理此事。”
七皇子对于顾汐想建立学堂,这等利国利民之事,是大力推崇支持的。
顾汐开心到爽朗大笑:“那可真是太好了,能得到七皇子的相助,是青峰镇所有百姓之福,我替未来学堂的,每一位学子们,向您表达感谢。”
看着顾夫人脸上的笑容,让七皇子心里想着,父皇给的赏赐,是不是显得太过寒酸了,就一块“积善之家”的门匾,外加一千两黄金。
仅仅拿到这么点赏赐,顾夫人还想着,要为当地百姓做点什么?能为朝廷培育人才等。
不想还好,一想到这里,七皇子就有点坐不住了,心里疯狂蛐蛐抠唆的皇帝爹,让他都觉得有点丢脸。就顾夫人这样的人才,不比很多高官大臣,还要鞠躬尽瘁、爱国爱民呀!
这么多年以来,吴承泽就没听说过,大司农、田官们发现过高产粮食!也没见户部、运盐司,研制出上等的精盐!
原本想留下来住几天,多蹭蹭好吃的饭菜来着,现在觉得不好意思住下去了。急切的想尽快回到京城。就在顾汐短暂走神之际,突然就听到七皇子说:“顾夫人,我想起还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办,多谢款待,改日再来叨扰。
至于学堂之事,我会吩咐县丞对接。等夫子到后,会有人引荐过来,顾夫人就暂时任职,青峰学堂的名誉山长吧!”他信任顾汐,相信未来青峰学堂,必会人才济济。
哎这个身份职位可以哟!顾汐当即微笑的点头答应。
见事已说完,七皇子起身就走,他要带着顾汐献上的,制盐方子赶回京城,将此事尽快落实下去,让梧国百姓能早日吃上健康盐,也能为顾夫人求得更大的赏赐。
顾夫人所做的每件事情,无论是发现土豆,还是献上盐方,准备建设学堂。哪一件事情单独拎出来,都是关乎国家民生的大事。
虽然暂时好像没有看到多大的变化,但是长远的呢?等梧国百姓,全都种上土豆三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有多少人不再忍受饥饿。等梧国百姓吃上精盐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减少多少人生病早逝?
此等心怀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该被埋没在这个小山村。由他回京,亲自带回盐方,向父皇禀报详情,将亲身所见所闻告知,是最适合不过了。
而且他很肯定的觉得,顾汐能给梧国百姓带来的福祉,能为朝廷创造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