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成贾府庶子怎么办 > 第10章 返京、封伯

第10章 返京、封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同城外,喊杀声、兵器撞击声响彻云霄,厮杀已经持续了半炷香。丁原站在高处,遥望着远处后金营帐中的帅旗,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知道,只要那面大旗倒下,这场战斗就将迎来转折点。

    终于,当天空中的闪电再次照亮洒在战场上时,丁原看到了贾琛如战神般的身影,手中的长枪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随后稳稳地落在后金帅旗的旗杆上。帅旗应声而倒,仿佛象征着后金军队士气的崩溃。

    丁原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众将士听令!随我一同杀向敌营!”话音未落,他亲自率领压阵的一万五千名步卒和一千轻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战场。

    他们的到来如同给战局注入了新的活力,原本疲惫不堪的重骑兵们也被激发起斗志,纷纷拉起缰绳再次向前冲锋。

    丁原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每一刀都带着凌厉的气势,所过之处敌人纷纷倒地。他的勇猛激励着身边的士兵,让他们也变得更加勇敢无畏。在丁原的带领下,大周的军队逐渐占据了上风,后金军队开始节节败退。

    此时的战场上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息,但这并没有影响贾琛的决心。他深知,只有彻底击败这支后金军队,才能保卫住大同的安危。因此,他继续带领着重骑兵来回冲锋,不放过任何一处能聚拢的后金士兵。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金军队终于无法抵挡大周士卒的攻势,开始四散逃窜。

    贾琛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是对后金军队的一次沉重打击,更是对自己军事才能的证明。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下令追击逃跑的后金军队,务必最大限度的消灭草原骑兵的有生力量。

    在贾琛的指挥下,周军紧追不舍,不给后金军队喘息的机会。后金军队陷入了绝望之中,他们拼命逃亡,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周军的追杀。最终,大部分后金士兵选择投降,只有少数人逃脱了明军的追捕。

    这场战斗以大周军队的大获全胜告终。贾琛带领着士卒凯旋而归,缴获牛羊数十万头,兵甲军械不计其数!

    大同城内外欢呼雀跃,人们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感到无比自豪。

    贾琛成为了众人敬仰的英雄,他的名字将会传遍了整个大周皇朝。

    ——————————————————————————————————————

    神京城,皇宫内。

    头戴翎羽的信使正在上奏军报:

    “二月初二,后金老奴九子巴博泰领镶红旗镶蓝旗一万余人,蒙古八旗三万余人,及草原部落士兵共计十五万兵马围困大同!”

    “宁远将军奋勇抵抗,血战十日,鞑子未能攻破大同,杀伤鞑子士卒五万余人,但守城士卒也伤亡过半,能战之士不足两万!”

    “是夜,贾将军率两千重骑在雷声的掩护下突袭后金大营,长驱直入斩落中军大帐的帅旗,鞑子士兵士气大跌,大同驻军将领趁势带领一万五千步卒,一千轻骑加入战场,老奴九子见势不利率女真八旗遁走。”

    “此战,共斩首五万余级,俘虏三万,仅镶蓝旗、镶红旗一万余鞑子和部分蒙古八旗和草原骑兵逃脱,共缴获战马五万余匹,牛羊三十万余头,兵甲军械无数!”

    隆治帝兴奋地拍着桌子,大声道:“好!哈哈哈哈————”

    他的声音在宫殿里回荡,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和激动。

    隆治帝激动得手舞足蹈,哈哈大笑起来:“朕早就说过,这贾琛必定会给朕带来惊喜!”

    旁边的大臣们纷纷附和,脸上洋溢着笑容。

    与此同时,围攻宁远边城的老奴也收到了消息。

    他皱起眉头,自言自语道:“巴博泰居然败了?”

    他的眼神变得阴沉,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望着近在咫尺的宁远城:“只差一点啊!”

    “贾琛!本汗记住你了!”老奴咬牙切齿道,他好恨!

    很快,老奴便下令退兵,匆匆赶回辽东,巴博泰领兵大败,大金朝中的刚刚收服的蒙古八旗肯定心思各异,他要赶紧返回盛京坐镇,以免出现乱子。

    与此同时,神京城的旨意也传到了贾琛手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宁远将军贾琛领本部兵马押解鞑子俘虏择日进京,太庙献捷,不得有误,钦此……”

    贾琛站起身,双手接过圣旨,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他知道,自己的胜利终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他将带着荣耀回到神京城,接受封赏。

    这一天,神京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人们欢呼雀跃,庆祝着这场看起来不可能战胜的胜利。

    贾琛的名字也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他的英勇事迹被传颂开来。

    荣国府内宅正房荣庆堂,贾母端坐在炕上,身后靠着引枕,闭目养神,一旁鸳鸯轻手轻脚地帮她捶腿。

    这时外面有丫鬟进来禀报:“老太太,老爷和大爷他们回来了,已经到了二门处。”

    “哦?这么快就回来了?”贾母睁开眼睛,坐直身体,脸上露出一抹笑意,“让他们直接来我这儿吧。”

    不多时,贾政、贾琏、贾珍等人快步走进屋子,向贾母请安。

    “母亲(祖母)安好。”众人齐声说道。

    贾母微笑着点头,示意他们坐下说话。

    贾政一脸喜色地开口道:“母亲,这次朝廷大获全胜,后金鞑子大败而逃,琛哥儿拿了头功,这孩子真是给我们贾家争气啊!”

    贾琏也笑着附和:“是啊,祖母,这次琛哥儿立了大功,朝廷肯定会有封赏的。”

    贾母满意地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喜悦,如此大胜,贾琛的爵位肯定要往上提一提,虽说不可能封侯,但至少一个超品伯爵没跑了,若是再承个实权的职位,贾家时隔三代,又重回勋贵集团!

    想到这里,贾母心情愈发愉悦,对众人笑道:“好,好啊,贾琛这孩子确实不错,有乃祖父之风!你们也要多学学他,为家族争光。”

    听到贾母对贾琛的评价如此之高,有其祖父,二代荣国公之风,众人纷纷应诺,表示一定以贾琛为榜样,努力上进。

    其后,贾母对着贾赦点道:

    “老大啊,琛哥儿虽然只是个庶子,但如今他已经拥有了爵位,回到京城之后必定会更受器重。所以面对琛哥儿的时候,你还是要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毕竟你们是父子关系,千万不能因为这些事情而疏远了彼此的心呀!”

    贾赦连忙应道:“母亲教训的是,儿子知道了。”

    贾母转头又对贾政说:“老二,你回头跟你媳妇说一声,让她好好准备准备,等琛哥儿回京,咱们阖府设宴给他接风。”

    贾政满口答应下来。

    贾母看着一大家子和和睦睦,心里十分高兴,“行了,都忙你们的去吧。”

    众人起身告辞,离开了荣庆堂。贾母靠在引枕上,嘴角挂着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贾家的未来,或许就寄托在这些年轻一代的身上了。

    贾母转头对丫鬟鸳鸯吩咐道:“去打听一下,琛哥儿何日抵京。到时,府里好好迎接。”

    鸳鸯应了一声,便出去安排了。

    ——————————————————————————————————————

    半月后。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贾琛率领着他本部兵马所剩余的七千余名士兵,押解着三万多名后金鞑子俘虏,终于赶到了神京城外。

    这支队伍浩浩荡荡,气势磅礴,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而在神京城内,大周皇帝隆治帝早已得知了贾琛即将归来的消息,提前便已做好的准备,他决定带领文武百官,亲自出城迎接这支凯旋之师。

    当贾琛和他的部队抵达城门口时,隆治帝早已等候多时。他身着华丽的龙袍,面带微笑,迎接着这位英勇的将军和他的士兵们。

    “陛下,末将有负皇恩,此次鞑子十五万大军扣关大同,末将斩首十万,俘虏三万,但后金统帅老奴九子逃脱,末将请罪!”

    贾琛下马行礼,略带愧疚的向隆治帝禀报着:

    隆治帝看着贾琛,眼中满是赞赏,上去几步,将贾琛扶了起来。

    “爱卿辛苦了,此次大战,爱卿以五万士卒对战十五万鞑子,大获全胜,朕高兴还来不及,又岂会怪罪,至于逃脱的鞑子统领,朕相信爱卿迟早会将其送到朕的面前!”

    随着隆治帝的话语落下,两旁的文武百官也纷纷出声赞扬贾琛的功绩。

    “好了,朕说过,有功必赏,曹大伴!”

    “老奴在!”

    “宣读圣旨!”

    “诺!”

    而后,隆治后面的大太监曹德海,宛如一棵大树般稳健地走上前来,从小太监手中接过圣旨,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宣读起来:

    “宁远将军贾琛,戍守边关三年,屡建奇功,此次鞑子扣关,宁远将军奋勇杀敌,斩杀十万,俘虏敌军三万,迫使围攻宁远边城的敌军投鼠忌器,匆忙退兵,解宁远之围!”

    “朕得此良将,慎喜之,为表其功,特晋升贾琛为昭武大将军,封一等昭武伯,世袭罔替。食邑一千户,赐蟒袍一袭、玉带一条、黄金百两、白银千两、彩缎二十匹,并赐功臣宴,大酺三日。”

    “并令其率本部兵马,新建一营,曰昭武营,贾琛任昭武营大统领。”

    “以兹勉励,钦此——”

    听到隆治帝如此丰厚的封赏,两列的文武百官就有人想上前一步反对,但刚刚踏出,就被身后的同僚给拽了回去。

    隆治帝之所以在城外大庭广众之下封赏贾琛,就是怕有官员反对,在这神京城外,接引凯旋大军的可不只朝廷的文武百官,还有神京城内前来看热闹的百姓,若此时让隆治帝颜面扫地,那迎来的将是雷霆之怒!

    虽然有不少官员有异议,但还是随着贾琛的谢恩作罢。

    “臣贾琛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啦,昭武伯,快跟朕一起去太庙献捷吧!朕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列祖列宗们!让他们也知道我大周朝又打了一场胜仗,这可是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啊!”

    隆治帝兴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花。

    他觉得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应该亲自前往太庙,向祖宗们献上这场胜利的荣耀。

    更重要的是,现在朝中大部分官员及将领都效忠于太上皇,此次隆治帝特意破格封赏贾琛,便是将贾琛划到他在一阵营,另外就是告诉其他官员,只要效忠于他,他不吝赏赐。

    至于贾琛,在三年前隆治帝提拔他时就已经被朝中大部分官员划为了新帝一脉的势力。

    对此,贾琛也没想着再改换门庭,一方面在红楼梦的大结局中,效忠太上皇的宁荣二府遭到清算,虽然这有贾家众人自作孽不可活的原因,但还是代表一部分政治原因,至少是太上皇已经压制不住新帝了,才会被新帝拿来开刀。

    另外一个就是贾琛现在才十七岁,他还有大把的时光,而太上皇已经半只脚踏进了棺材之中,他再弄压制隆治帝,又能压制几年,早晚还是隆治帝独掌乾坤。

    于是,贾琛跟随着隆治帝的车辇,带着手下士兵押送着俘虏和一群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向太庙进发。

    一路上,道路两旁百姓欢声笑语,庆祝着这场胜利。

    朝廷大军胜利,皇帝高兴,朝廷官员高兴,百姓更高兴!

    百姓高兴是免受战乱之苦,官员高兴是因为贾琛的突军异起,解了宁远之围,将此次宁远大败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或许,有不少他们派系的官员会因此降轻罪责。

    皇帝高兴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少年良才,而这个良才不仅家世清白,而且依现在来看,他是效忠于他的,而非太上皇,这让他更加确定了一个念头,一定要在朝中提拔一批年轻一代的官员效忠自己,而贾琛便是这块敲门砖

    当他们抵达太庙时,隆治帝庄重地走进大殿,向着祖宗们的牌位行礼。他虔诚地禀告着这场战争的经过,并将几十个草原部落首领和鞑子中高级军官的首级摆在祖宗们面前,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

    最后,隆治帝率领众人走出太庙,心情愉悦地回宫,准备此次的封赏事宜。

    这次献捷之行,让隆治帝感到无比的满足和欣慰。他相信,祖宗们会保佑大周繁荣昌盛,永远安宁。

    献捷仪式结束后,贾琛随着文武百官前往宫中赴宴,而他所带领的七千余士卒,则被先安排在神京城外的西山大营之中,接下来会有兵部的官员去核查军功及发放战死士兵的抚恤等。

    皇宫宴会上,贾琛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年轻有为,战功赫赫,不少官员都主动过来结交。

    贾琛礼貌地回应着,但他的目光却始终落在隆治帝身旁的那位老者身上。

    那老者正是当朝首辅珂云逸,他看着贾琛的眼神中透露出欣赏和深意。贾琛心中明白,今后的仕途恐怕不会一帆风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