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闻声先撤!
德里苏丹国高层是由突厥人以及阿富瀚人军事贵族所统治,因为在德里苏丹国的五个朝代中,首都都定在德里,故称德里苏丹国。
突厥人和阿富瀚人“四十大家族”为核心,占有大量的军事采邑土地“伊克塔”,并依靠中亚外族雇佣军为统治支柱。对阿三教封建主及各阶层广大居民采取敌对、歧视、迫害等高压统治政策,这就是为什么当大明军队进入后,那些城中贵族以及军队不抵抗弃城而逃的原因。
现任德里苏丹国的苏丹(国王)——菲鲁兹沙·图格鲁克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菲鲁兹沙刚要呵斥就听到门外吵吵闹闹。
出事了!菲鲁兹沙赶忙下床顾不上穿鞋就打开了门,看到门外密密麻麻的贵族一脸焦急站在门口,这些都是四十家族的族长,也是在菲鲁兹沙的堂哥,上一任苏丹死后被这些贵族推上苏丹位的推手。
站在最前方的一名族长,同样是德里苏丹国的财政大臣见门开后,不等菲鲁兹沙询问,立即就说:“苏丹,大事不好!大明帝国入侵了!”
“什么!!!”菲鲁兹沙大惊失色的叫出声,紧接着问:“消息可靠么?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立即派人前去交涉!”菲鲁兹沙在位二十多年,很快就调整心态,立即下令。
只见财政大臣连连摇头,满脸焦虑地说道:“苏丹啊,这可是三十万明军啊!而且西边的坎大哈城还有十万虎狼之师呢!咱们得赶紧往南跑,把军队都召集起来!到时候,咱们可以先到比达尔或者古巴加,等有了足够的实力,再和明朝谈判!”情况紧急容不得菲鲁兹沙多想,听了觉得财政大臣说的很有道理,立刻点头同意。
很快,国都德里的贵族区变得灯火通明,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一辆辆装满财物的马车从贵族区驶出,朝着南方疾驰而去。
黎明时分,德里的平民们发现自己被街上的士兵拦住了去路,无法出去“讨生活”。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带着贵族标志的辎重在德里南门聚集。这些辎重在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印,显示着它们的沉重负担。
突然,一辆马车发出刺耳的声音,车轮断裂,车身倾斜,车上的箱子纷纷落地,里面的贵重物品散落一地。
那些平民百姓,长期生活在这些贵族的高压统治之下,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每天都要为生计奔波劳累,甚至连一口饱饭都难以吃到。
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填饱肚子就算是上天的恩赐了。因此,当他们看到满地的金银财宝时,眼睛都亮了起来,仿佛见到了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一般。
很快,就有一些胆子较大的平民冲破了士兵的阻拦,冲向那些金银财宝,试图将它们装入自己破旧的衣衫之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平民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场面变得混乱不堪。士兵们接到命令后,立刻采取行动,对平民进行镇压。
有些胆小的平民见状,吓得赶紧跑进巷子里躲藏;而有些胆大的平民则继续抢夺着金银财宝,丝毫不顾及士兵的威胁。最终,这些胆大妄为的平民被士兵一刀砍倒在地,结束了他们贪婪的生命。
在这场血腥的镇压中,德里的平民遭受了巨大的伤亡,据统计,共有数千人死亡或受伤。然而,那些贵族却毫不在意,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财富。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贵族们成功地夺回了所有被抢走的金银财宝,没有一件遗漏。至于那数千名平民的尸体,则被随意丢弃在道路两旁,无人过问。
而这一切,都被前来打探消息的大明锦衣卫南镇抚司的探子尽收眼底。
两天后,大明三十万大军的军营中的大帐内。
沐英一把将手中的情报狠狠地摔在了地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咬牙切齿地骂道:“这帮没骨气的胆小鬼!给他们机会都不知道珍惜!我们距离他们还有好几百里路呢,结果从他们国王到那些贵族,竟然全都逃跑了!难道他们就不能抵抗一下吗?就算输了也比不战而降强吧!要是这件事传回到大明,那些武将们肯定会把我俩嘲笑死,说什么带着三十万大军出去闲逛了一圈,就轻而易举地捡了一个灭国之功。”
看着沐英如此愤怒,王保保心中也很不是滋味。毕竟,他们两人之前还曾上书请求王弼与他们一起对德里苏丹国发起东西两面夹击。
这本是王保保自投降大明以来第一次担任主帅的军事行动,他本想借此机会好好表现一番,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和才能。然而,面对这样的对手,他感到无比失望和无奈。
两人一个大声怒斥德里苏丹国的怯懦和无能,另一个则默默地站在一旁,黑着脸一言不发。
最终,德里苏丹国既然放弃了他们的首都,王保保与沐英一商量,干脆继续推进,先将他们的首都占领后再做下一步打算。三十万大军拔营而去,一路风餐露宿。
当王保保与沐英率领着军队终于到达德里城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城内外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臭味,让人作呕。地上到处都是垃圾和排泄物,甚至连河水都变得浑浊不堪。
两人的第一反应是德里苏丹国给自己设下了陷阱,想要用瘟疫来对大军进行减员。但经过南镇抚司的探子汇报后,他们才明白过来,原来德里城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状况。当地的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根本无法饮用。
面对这种情况,沐英不得不下令士兵们寻找附近相对干净一些的河流打水,但军医却警告他们,即使找到了干净的水源,也必须烧开后才能饮用,以防止感染疾病。
但是这个居住条件实在是太差了,两人一商量,抓了三万城中平民出来打扫卫生,在清理了三日后,城内外的臭气散去后,大军这才得以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