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李林甫此人
看到了天幕之中,画面一转,说出一个名字,上面就放出一张画像,并且还附上他们流传千古的诗句,就连孔丘此人,此时也对那个盛世的大唐有些羡慕。
乱世虽然出英雄,可这些文人墨客才是检测一个朝代是否强盛的最低标准。
那一串串的名字看的他们眼花缭乱。
“恨吾生不逢时啊!”孔丘感叹道。
这样多姿多彩的世界就连他如今无欲无求也想去亲眼见见才能不辜负这世界走一遭。
他无法想象诗圣诗仙都同在一个朝代的地方,到底是有多么的辉煌,仅仅凭着天幕那似是而非的画面都想象不出来。
正在众人都紧盯着天幕时,天幕中突然出现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而下面是人山人海的人群。
他们此时都纷纷仰头看着上面,正在各朝的人都疑惑他们在看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时,一个长长的秋千从城墙上荡漾而来,而那上面站着一个身着白色宫裙,系着红色飘带丰韵绝美的女子正悠闲的迎风飘荡。
“这是谁?”
刘邦惊艳的站了起来,手中的酒此时都顾不得喝了,双目紧盯着天幕,或者说是盯着天幕之中的女子。
细细的看了看,发现这天幕之中的女子好像不是正常的汉人,竟然有些像胡人。
雍容华贵却又妖艳,就好像一朵开的正茂盛的红牡丹一样。
这样的女子绝对不输那传说中的西施,虽然刘邦没有见过,不过想来也就如此了吧。
若是在他大汉,他绝对要她做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原本以为他后宫的戚姬就已经算是绝美的了,没有想到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人。
刘邦越想越觉得有些心痒痒的,暗道:可惜了……
刘邦能看到那他拿来比较的戚姬自然也看到了。
就连他一个女人开始都惊艳住了,随后,又是妒忌又是庆幸。
“还好,这女子不在我大汉。”戚姬说着,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说这样的人生活在如今的大汉的话,那还有她戚姬什么事儿啊!
可她也有同样的疑问,这到底是谁呢?
……
即便是刘彻也被这样神仙般方式的出场给震撼到了。
第一眼看到让他都有些怀疑这世界上难不成有真的有仙女?
按捺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心情,同样都是遗憾!
美人配英雄,试问天下哪个男人不想要这样的美人呀!
……
李世民活到这个岁数了,什么样的美女没有见过?
妖艳的,清丽的,小家碧玉的,清冷如仙的……可就是没有见过像天幕之中那种全部都能展现在她身上的人。
只是,李世民在经验过后就满是疑问。
“这个女人不会就是那个李隆基抢的儿媳吧?”李世民实在是不得不这么想。
毕竟这样的盛世牡丹能出现在天幕之中,那想来就不是普通的人,而又和李隆基一起的,那肯定就是他的女人了。
前面提到过李隆基抢儿媳,虽不知道名字,可若真的是这样的绝世容颜的话,也就难怪了!
在李世民的提问之下,几个大臣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低下头,都有些暗自惭愧!
至于陛下的猜测他们也是认同的。
……
各朝的所有人都如那天幕之中的百姓们一样傻傻的看着那个飘荡在秋千上的女人。
百姓们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漂亮的女子,那逆着的光如天上的仙女一般,就连他们看的那个武则天也没有她那么漂亮。
如今只能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舍不得移开半分,就怕错过了这样的盛世美颜……
……
“这是玉环你吗?”
李隆基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旁边的杨玉环,对比了一下,还是觉得身旁的贵妃比那天幕之中的女子更加好看。
“还是玉环你更合朕心意。”李隆基握紧杨玉环的手,对于天幕之中的女子也没再看一眼。
毕竟倾国的牡丹已经陪在了他身旁,天幕之中的那个赝品就显得不足轻重了,况且,人都不是同一个人。
杨玉环笑了笑。
“陛下说这些,后世之人隔了这么多年,又没有见过玉环的真面目,况且,玉环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和臣妾长的一样!”
对于容貌这一点,杨玉环一向是自信的,若不是容貌出众,李隆基又怎么会冒天下之大不讳做出那样的事情来?
那什么形容女子的肤如凝脂……那都是最基本的条件了。
杨玉环敢说,整个大唐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她这么美貌的女子了。
李隆基笑了笑,表示赞同。
……
朱元璋虽然也被天幕之中的那个女子惊艳了一下,不过随后就回过神来了。
在他的心中,这样的绝世大美女美则美矣,但是依旧比不过马皇后在他心中的位置。
虽也想要征服,但也就只有这个想法而已。
赵磊一看到这个画面就知道了,这不就是他前两年看的那部电影吗?
当时是那个凯歌导演拍的,画面精致宏伟,不过,许多人都说看不明白,他也只看过一遍就没有看了。
【可惜,这样的盛世却犹如镜花水月般梦幻,转眼间,李隆基将迎来他的下坡路。】
高力士机灵的喊来了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随时都候着,就怕陛下听到什么不该听的,气出了病来。
太医们此时也战战兢兢的,就怕待会陛下会拿他们开刀。
他们现在都祈求着天幕不要再说下去,可惜天幕却并不知道他们的所想。
【李隆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懈怠的?没有精确的时间。
李隆基时期的宰相为了防止他们专权,2到3年就会换一个。
可有一个人是个例外,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待就是十九年。
他就是说话好听,犹如嘴上抹了蜜的李林甫。
对于李林甫说的好听话,李隆基很满意。
对于李隆基来说,他在位十多年了,早就厌倦了百官们的谏言。
从前他不敢懈怠,怕一偷懒他的皇帝之位就会坐得不稳,可遇到李林甫之后,他的这个想法就被李林甫给他实现了。
从此,事务全权交给李林甫处理,李林甫权倾朝野,放肆的卖官溢爵,官员队伍不断膨胀,总数达到了三万人,是太宗时期的100倍,平均每27户百姓就要供养一个官吏,老百姓们被逼的卖儿卖女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