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队长的纠结
温国峰静待着开考,对于有意要高考的知青和大队上的队员,温国峰都会安排一些相对轻松的活。
其他队员对此也表示支持,能出大学生,对整个大队的名声和婚配都大有益处。
而且人生大事,大伙都愿意退让这一步,万一人家出人头地了也好有个露水之情。
不少没有提前准备的人,连上茅房都在背着书。
温国峰还给温书禾去了信,让温书禾远程再指点指点自家小儿子。
温书禾收到信时,给寄了不少学习资料过去。
还交代温国峰,要让江淮秦岚等人一起看。
要把里面的知识吃透。
高考恢复的消息出来,家属院也有不少人在备考。
知道秦娇一直都有在学习,自然就将主意打到了秦娇头上。
自己来找秦娇的有不少,让家里长辈来找秦娇的也有不少,但秦娇通通都拒绝了。
她愿意信任温书禾,所以一直以来用的都是温书禾给的复习资料,但她不能私底下给温书禾招惹是非。
万一有个所以然,人家还得将责任外推。
平时连点头之交的关系都不算,不借最稳妥。
与其他地方的一片和谐不同,石岭大队正好相反,不少成家的知青说要高考,一些思想观念比较封建的长辈直接想办法将人给关起来。
整个大队都是一片人仰马翻,连小作坊都受不了不少影响。
恢复高考的半个月,温书禾见了大队长7次,每次对方都在垂头丧气。
他的小儿媳妇也是知青,与小儿子生了个孙女。
自从知道恢复高考后就闹着要去参加高考,整个心思都放在了课本上,连孩子都不打理了。
温书禾这次找大队长就是要让他以后有事情找林栩对接。
到大队长家门口时,里面正吵闹着,大队长蹲在门口抽着旱烟,一脸的愁容。
见温书禾来,赶忙起身捻灭了旱烟,强抿出笑意,“温同志怎么有空过来了?咱们屋里聊!”
“来跟你对接一下事情!”温书禾直接将此行目的说了出来。
林栩那边她已经安排好了,家属院这边将管理人员这一块交给了张婶子,她当初带过霍时,人看着还不错,在家属院也扎根够久。
时间不算充裕,她得尽量多安排妥帖一些,以免出乱子。
大队长听到温书禾说要交接,一瞬间就以为是大队上有人闹乱子了,蹙眉问道:“是大队上有人闹什么乱子了吗?”
要真有人闹乱子,那他绝对会严惩,这好不容易能多一个收入来源,有些人想去都去不了。
这去了居然敢搞事情,那砸的可是整一个大队的锅。
“不是这事情。”温书禾边走边说:“我跟秦娇都要参加高考,以后这边的主要负责人会是林栩。”
大队长一听,不解的看着温书禾,“你也要去参加高考?”
这高考到底有什么好的,这些人一听就跟疯了一样,死活闹着要去,就跟着了魔一样。
“我跟秦娇都去,家属院那边也不人报名。”
大队长给温书禾搬来凳子,又倒好水,开口问道:“这高考真有那么好吗?”
大队长这话一出,一个屋子的目光都落在了温书禾身上,竖起耳朵听温书禾的回答。
发现温书禾来了后,他们便自觉停止了争吵。
如今听见温书禾也要去参加高考,个个都好奇温书禾的想法。
牛文茵是最紧张的那一个,她希望温书禾的想法能够动摇到这个家。
她去高考真不是为了抛夫弃女。
“你猜怎么那么多厉害的人都要去?”温书禾直接反问。
大队长难得的沉默了。
是啊!
那些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都让自家孩子去,必然是因为前途无限。
不说远的,就说温书禾,她如今也算是十里八乡的有名人物了,可她一样要去参加高考。
他们这样困着小儿媳妇真的有用吗?
温书禾没去追问大队长的想法,直接将事情给交代完了。
临走时大队长终究没忍住问了出口:“你如今既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为何还要去冒这个险呢?”
温书禾看了眼不远处一直盯着这边看的牛文茵,淡淡的说道:“不试一试怎么能知道人这一辈子能爬到什么高度?这可能是这辈子唯一改庭换面的机会了,换你你不想试一试么?”
大队长设身处地的想了一想,换他,他要有这机会必然也是会如此。
“谢过温同志了!”他自然知道温书禾这番话有点他的意思。
温书禾笑了笑没答话就走了。
大队长进屋后直接开口说道:“文茵想去便让她去吧!”
大队长小儿子直接怒喊道:“爸!你要干嘛!我说了不许去!”
文茵本就是城里人,真让她回城了哪里还会愿意回来。
“我叫你让她去你听我的就成,你能困她一时能困她一辈子吗?”与其将人困着三天两头的闹,还不如让她去试一试。
真要想走的人怎么着都会想办法走。
“这大队上谁家不是这么过日子!”
“你困着她天天吵,天天打架你觉得有意思么?”
“我”
大队长见自家儿子这垂头丧气的模样安抚道:“让文茵去试一试,我相信文茵不是那抛夫弃女的人。”
牛文茵见此心下大喜,只要公公点了头,那这事情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了。
直接开口保证道:“我去考大学只是为了好好读书,将来能改变孩子要种田的命运。”
大队长嘱咐道:“你好好学习,孩子我让你妈给你看着。咱们要考就奔着考上去,以后咱们家也是有大学生的人家了。”
既然同意了让人去,就得齐心,以后光荣的是整一个大家庭。
其实就像温书禾说的,这事要是换成他儿子,他砸锅卖铁也得让人去试一试。
大学生那可真是山沟里飞出去的金凤凰,可惜他儿子连小学都没毕业。
他这会倒是真后悔,三个儿子没有一个好好上学了。
要是他当初咬咬牙坚持给他们读书,哪里还要纠结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