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元和元年
李彰年号也定了下来,是为元和。
这是郭宗成他们一群人商议出来的,顾承宁又被这个年号给整懵了。
他以前也看过历史,历史上,刘秀的年号是建武,李恒年号也是建武,刘协年号建安,李恭也是建安,现在的李彰是元和,可刘秀的儿子刘庄,年号之一就是元和。
草原,阿史那部。
大帐之中,草原名义上的可汗,阿史那部的首领。
阿史那·真步正坐在椅子上喝着闷酒,身边坐着的有克烈部的首领莫哆,和其他几部的首领。
他继位不过六年,继位的时候,也是雄心壮志,可惜呀,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部落首领,似乎不把他们阿史那家族当回事,已经忘记了,他们才是曾经的草原王者家族。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北狄居然出了淳焱这样的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北狄六部统一了。
这时候他才看到了危险,可他的实力远远不足,无奈之下,想利用乘国助力,没想到,那个李恭,不但不帮自己,反而帮起了淳焱。
导致淳焱征服了草原各部,一步步将他们逼到死角,要不是大乘突然转向支持他,他只怕要拿出杀手锏了。
“可汗,乘国人真不是东西,答应我们会出兵,可三个月过去了,他们还没有集结好兵力,我老他们就是故意的。”
莫哆喝了一口马奶酒,无奈的说道。
阿史那·真步冷哼一声。
“哼,大乘李恭刚死,他那只有十四岁儿子李彰继位,按照南人的规矩,现在是乘国太后说了算。”
“那个女人,之前谁都没将他放在眼里,没想到,为了扶他儿子上位,居然布置了那么久,真是可有心机的女人。”
莫哆却毫无在意,他根本没将张莞这个女人放在眼里。
“可汗,一个女人而已,不必在意,她定然是怕了淳焱,可又不甘心淳焱一步步坐大,这才一边答应我们出兵,一边又在拖延。”
“要我看,求人不如求己,可汗还是出动虎师才是正主意。”
阿史那·真步突然眼前一亮,莫哆说得对,大乘之所以不出兵,只怕就是等自己的虎师拼完。
不过如果自己失败了,他们就那么有把握击败淳焱吗?
他认为不可能,看来大乘如今的官员,都是一些酒囊饭袋。
不过他不出虎师,只怕是不能让乘国出兵了。
也好,自己就让虎师参战,然后佯败,那时候,不信乘国不出兵。
“阿史那·舍耶。”
“在。”
“传令虎师备军,等明年开春,向淳焱发动进攻。”
马上要过年了,草原上已经不能再打仗了,淳焱这边虽然人口地盘都多了,可粮食消耗也就多了。
好在之前,跟乘国互市的时候,囤积了不少粮食。
实际上如今他兵强马壮,李恭驾崩前,就有人建议淳焱派兵南下,抢过冬用的食物,顺便给乘国一点教训。
可淳焱拒绝了,一是自己要收拾阿史那,南人有句话,叫做攘外必先安内,他觉得很有道理。
自己要南下,就必须要先灭了阿史那。
二是,上次莫绰并没有占到太大便宜,乘国毕竟人口众多,兵力也多,不是他一支小部队能轻易进军的。
而且有了上一次的教训,乘国已经在边境增加了军队。
反正他有粮食,也不怕过冬没吃的。
元和元年,元旦大朝会。
有人提出,新皇登基,按礼制,要大赦天下,另外,该开恩科。
很多人都同意,包括郭宗成和张华。
可顾承宁不同意,他当即说道:“陛下,太后,臣以为,要慎大赦天下,按礼制,新皇登基,皇帝大婚,都要大赦天下。”
“很多时候,如圣寿节(太后生日),万寿节,千秋节的时候,有些帝王也会大赦天下。”
“国家律法,乃是针对犯法之人的惩罚,对人性的限制,朝廷各衙门,为了捉拿一些罪犯,付出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
“若是经常大赦,那这些衙门的付出,就全打了水漂,会令一些公门底层胥吏捕快寒心。”
“且先帝登基时,刚刚大赦天下,如今不过五年有余,若是陛下再次大赦天下,只怕对我大乘律法是一种考验。”
“以臣之见,陛下已经十五岁,是时候为陛下物色皇后人选了,待日后陛下大婚之时,再大赦也不迟。”
皇帝点了点头。
“母后,您觉得会宁侯所言如何?”
给儿子划拉媳妇,那是每个做母亲的最大的愿望,张莞自然高兴。
“会宁侯言之有理,带陛下大婚再大赦,只是陛下之妻,乃是未来的皇后,人选还是要慎重挑选。”
“母后说的是。”
皇帝转过头看着顾承宁。
“会宁侯,开恩科的事,你又是怎么看的?”
实际上皇帝年纪小,可对科举还是很好奇的,他也想体会体会坐在太和殿看着考生们考试。
可顾承宁要让他失望了。
“回陛下,臣以为,如今我朝内忧外患,内有官员贪污腐败,懒政怠政,军队战力减退,将士散漫,外有草原环伺,此时不适合开恩科。”
“更重要的是,今年正好是武科会试大比,若陛下开了恩科,将置武科于何地?”
“更何况,我朝虽然可以开恩科,可至今还没有先例,且明年就是文科春闱,若到时朝廷缺人,完全可以多录取一些便是。”
顾承宁说多录取一些,实际上是给朝堂上的人打预防针。
因为现在按察司已经一边组建,一边在查一些贪官的底子了。
到时候,肯定有一些人得辞官,甚至流放,杀头。
顾承宁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可有些贪得无厌,出卖国家,为自己谋利益的人,必须查处。
否则,国将不国,至于一些单纯喜欢钱财的,只要上交国库,或许可以放他们一马,特别是一些有能力的官员。
如此一来,到时候不就空出很多位子了吗?下面的人总要补上来的。
自然就需要很多官员,科举正好挑出一批人补充。
李彰虽然有些失望,不过他想尽力做一个好皇帝,尽管他还没有亲政,说的也不算,可他也知道,科举虽然是为朝廷选才,可也糜费不少。
也许不久后,就要对草原用兵,有些钱能不花就不花,能少花就少花。
同样,有些事能不办就不办。
“母后,您的意思呢?”
“会宁侯所言有理,文武科皆是为朝廷远才,不可为了文科,而放弃武科,就依会宁侯所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