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1942有空间 > 第101章 路上揽活

第101章 路上揽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秦省就是好啊!你们看看这玉米还有谷子长的多带劲,棒子又大谷子又密,今年秋收一看就能丰收。”官道上,村里的老人们看着田野里的庄稼一脸羡慕。

    “是嘞!要是咱们老家有这么好的收成,那还用逃荒。”周围的村民纷纷露出羡慕的神色。

    “唉!就是可惜了俺家那几亩山地了,便宜了狗日的刘十万。”一个汉子一脸痛苦道。

    “算咯!听养民说秦省人少地多,咱们屁股撅起继续干,迟早还能挣回来。”

    ……

    刚来到这个年代,侯小歌有时在想,难民已经不能算是人了,来到有粮食的地界还不得抢!

    但进了秦省后,所见所闻终于有了答案。

    首先这年代的难民不是古代那种推翻王朝的难民,那种难民属于破坏性的,已经不能称之为民,称之为匪应该更合适。

    这年代的难民虽然四处逃难,但法依然是束缚自身的最基本准则,所以普通难民路过庄稼时是不敢去抢的。

    当然这个法也只是最基本的,就像现在官道上的难民,官道不远处也是有不少庄稼的,难民之所以不敢抢,一是怕吃官司,二自然是有人看着了。

    官道附近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庄稼汉子拿着家伙在看守庄稼,更有拿着火枪弓箭的。

    普通难民行动尚且力不从心,更何况和强壮的本地人打架,人家一个人打你五六个都是轻轻松松。

    更何况因为难民的原因,官道每隔一段时间地方就有官兵巡逻,防止寻衅滋事,一旦遇见自不用说,下场绝对好不了。

    当然,这样只是防止了绝大多数人,还是有部分难民偷摸进庄稼地里偷粮食,没发现还好,发现自然少不了一顿毒打。

    其实在侯小歌看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爱惜庄稼。

    大部分难民其实都是农民出身,一辈子和庄稼打交道,在他们看来庄稼还没成熟就被霍霍,自家娃都得腿打断。

    这点就从附近乡亲中的谈话可以感觉的到,农民对庄稼的疼爱可以说是深入到了骨子里。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普通老百姓的要求真的很简单,很顺从,他们只需要安定,吃饱饭足矣。

    ……

    这年代的四季很分明,秋是秋夏是夏,九月的天气除了最热的中午那两个小时,其实已经很凉爽了。

    由于没了大件行李,队伍前进的速度很快,一天可以走差不多二十多里路,顶的上中原两天的路程了。

    当然这其中最得感谢的还要属当地军民了,虽然一路上当地军民对难民们严防死守,但每隔一段距离都设有粥棚施粥,当地人也会把庄稼地里拔的野草扔到路上让难民自由捡拾。

    正是这些善举,无数难民才能安稳活下来。

    一路上,侯小歌只是背着一个背篓,里面装了五六根竹筒,里面装的都是水,这是侯小歌自告奋勇要求的。

    来到秦省以后,雨水河流变得多了起来,除了路过一些村子求助在村口帮忙打点水外,大部分生活用水都是从河里打的。

    虽然这年代的河水比后世的自来水还干净,但侯小歌还是感觉不卫生,所以每次取水都是从空间里取的空间泉水。

    如今空间面积扩大,小山上也衍生出一个脸盆大小的普通泉眼,泉水顺着山包缓缓流下,在养殖区慢慢形成一个一亩地大小的水库,用来供应部分散养的牲畜和综合空间里的自然生态。

    这个小泉眼虽然没有灵泉的特效功能,但用来饮用可以说是最上等的矿泉水。

    至于为啥不给家人喝灵泉水,不是侯小歌小气,而是不敢。

    灵泉水如今效果大增,除了洗筋伐髓外,普通人喝完后虚不受补容易嗜睡。

    侯小歌第一次实验,给弟弟喝了一小碗,小家伙直接从下午睡到第二天中午,身上还不停排出污垢。

    要不是侯小歌一直用精神力观察给小家伙把污垢去除掉,第二天小家伙准成一个泥人。

    所以,从那以后侯小歌就再也不敢拿出来灵泉让家人直接饮用了。

    但侯小歌每次取普通泉水时还是会往里面加几滴灵泉,这样就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善家人的身体,好处多多。

    这天南家沟的逃难队伍来到华阴县的一处村庄,一位姓蔡的地主种了五十几亩红薯,见南家沟队伍都是一个村的有人维持秩序,让管家找人过去挖红薯。

    这样的好事难民自然情愿了,这一段时间南家沟的难民也帮一个地主翻过地,虽然是力气活,但人家给的也多呀!一亩地给三斤玉米面。

    农活里最吃力的就是翻地,往往几亩地翻下来能刮掉几斤油,累瘦好几斤,所以一般除了自家地,很少有人愿意出这大力。

    但难民们都快饿死了还有啥累不累的,一个人干不完,一家人全上。

    而且翻一亩地除了给三斤玉米面以外,地里的野菜野草人家地主也都不要,全归难民。

    如今正是秋季,一亩地拾掇下来最少也有十几二十斤野菜野草,加上三斤玉米面能让一家四五口人饱饱的吃个三四天。

    “侯族长,这片山上种了三十五亩红薯,因为客户急需,老爷只给了五天时间,需要全部挖出来装车运到潼关去。

    老爷和夫人向来行善积德,见你们难民可怜,特意吩咐我把这份活计交给沿途的难民。

    我已经观察了你们这支队伍四五里地了,品性还算良善,这三十五亩地就交给你们了。

    不过你放心,老爷也很大方,给你们的报酬是那边十亩地的红薯藤还有一百斤残次品红薯。”戴着瓜皮帽的中年管家笑着说道。

    侯养民这段时间对族里贡献很大,来到秦省后经过族人和一众族老的认可后成了新任的族长。

    村里二百三十多人也就是二百多张嘴,一路逃难吃的可不少,侯养民压力自然不小,一路走来到处询问当地人有没有活干,为族人求生记。

    “感谢蔡老爷开恩,不过蔡管家,你这红薯藤已经割过一次了,剩下的红薯藤也不多。

    能否开开恩多赏几亩地的红薯藤,俺们保证给您把活干好。”侯养民看着已经没了多少叶的红薯藤讨价还价道。

    “这样,给你十二亩地的,如果你们干得好,等结束后我再多给你三亩如何。”蔡管家看了看南家沟的队伍,沉吟了片刻说道。

    “谢蔡老爷,蔡管家给活路,俺们一定把活干好。”侯养民激动的朝蔡管家作了作揖。

    “嗯!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不准偷吃。一旦发现,不仅报酬没有,还会拉你去见官。”蔡管家瞪着眼严肃道。

    “自然晓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