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小妹,我是阿兄
沈子兴不想还钱的态度就和皇室一样。
到现在为止,沈潮云就没收到任何消息,有迹象表明他们已经在翻箱倒柜地整理东西。
就连昨晚进宫赴宴,庆帝都没有提起这件事,反而还想掩盖过去。
她自然是知晓这一点的。
哪怕小叔叔没有和她说起催债的事,她也是要找裕丰堂谈一谈的。
不然光凭她一介商户或者是沈记这个商行,在庆国想要催到他们还债,还是有些难度在的。
所以,沈潮云还朝霍勖借了寒甲军。
反正她已经借了霍府的势,她也不介意再多借用一些,毕竟没了昌平侯府小姐的身份,除了一个没人在意的县主身份,她的威信弱得很。
他们不想还也没关系,等三天一到,她就会直接让寒甲军闯进去收东西。
这几天去催债,只是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到时候顶着满城的议论,若是不还钱,他们的名誉就将真的毁于一旦了。
沈潮云聚精会神,拉动弓弦瞄准对面的靶子。
下一刻,倏地松手,然后……
箭落靶了。
她的嘴角顿时垮了下去,又从箭袋里抽出了一根箭继续尝试。
秦掌柜站在旁边鼓掌:“少东家这箭射得不错,姿势都是对的,这把弓的大小也刚好适合,只要再多试几次就行了。”
话音落下,沈潮云的第二支箭也落靶了。
她忍不住叹了声气,但很快就又转过身看向秦掌柜,眼睛发亮,眉飞色舞地道:“你也觉得这把弓很合适对吧?这是小叔叔亲手给我做的哦。”
秦掌柜挑了下眉。
看着她这副藏不住隐隐炫耀的模样,好像看见叼着鱼干的小猫翘着尾巴在四处转悠炫耀似的。
熟悉的神态让秦掌柜有些恍惚。
沈潮云没有练多久,约莫两刻钟左右就停了下来,揉捏着自己的肩膀继续往书房走去。
不久前,霍勖就已经离开了府里。
见她这么从善如流地走进他的书房,秦掌柜眉心微蹙,抬脚便跟了过去。
接着看见她站在原地活动了一下肩颈,然后拿起了桌案上放着的书,走到窗口小声地背诵着课文,大概是背得不熟悉,偶尔还要翻开书看一眼。
秦掌柜耐心地听完,发现这是论语里面的一篇文。
在进京之前她已经了解过了,少东家这些年被养在乡下的时候是没有读书识字的,回了京之后沈家也没有给她请先生,存的是养废她的心思。
所以,应该是离开沈家之后才开始念书识字。
但这么快就已经学到论语了吗?
下一刻,就解开了秦掌柜的疑惑。
因为沈潮云背完这篇之后就又转回了千字文,接着是三字经,等全都背完之后,又开始在沙盘练字。
沈潮云很有耐心,哪怕她心里很急切地想要学到新知识。
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塞进自己脑袋里,她也没想过要一口吃成个胖子,理论上来说,囫囵吞枣的记忆没有半点用处,她最需要的就是耐着性子一步步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等巩固完这些课本之后,就是沈记办的育婴堂的那套新式教学方式。
这些课全都上完之后按理说就是午休的时间。
但今天由于秦掌柜的突然到来,打乱了沈潮云原本的计划安排,所以只能暂时牺牲掉休息时间,来将这一部分的时间给补回去。
因为下午还有别的课程在等着她。
说是课程,但基本都是在完成作业,现在这个关头很敏感,王慎虽然人不能来,但作业就没少过。
秦掌柜倚在旁边,越看脸色就越发的严肃,身子也不由得慢慢地站直了。
眼神也逐渐变得欣赏。
只能说,不愧是沈行的女儿啊。
沈潮云其实没注意到秦掌柜的存在,她专注起来很容易达到一种忽略旁人的境界,直到要吃午饭的时候,她才终于发现了门口的人。
她弯起眼睛,笑着打招呼:“秦姨,要不要和我一起用膳?”
秦掌柜当然不会拒绝。
可喜可贺的是,蒋厨和黄厨在昨晚已经决出了胜负,蒋厨保卫了自己的主厨地位,所以今天中午的这顿滋补手抓羊肉就是他做出来的。
而黄厨也卫冕了自己点心主厨的位置,饭后甜点就是他做的。
沈潮云觉得都很好,之后要是离开京城,她要把邀月楼的后厨都给一并带走,在那边开个小邀月楼。
这样轻松的日子并没有过很久。
次日,她就听说了萧展已经回京了的消息。
沈潮云那会儿还在练字,听到这个消息后手里握着的木棍掉进了沙盘里,她的眼神倏地变了,当即道:“走,我们去萧府。”
前来报信的青鸢喘着气摇了摇头。
“小娘子,萧少爷并没有回府,他在城门口接到了萧夫人母女,一起往城门登闻鼓方向去了。”
沈潮云微微睁大眼,竟然这么急?
也对,他回京的消息肯定是没办法瞒住的,多瞒一日就多一日的危险。
直接闹到御前才是最好的选择。
她抿起唇,改口道:“那便直接去登闻鼓,对了,小叔叔去哪儿了?”
“禀小娘子,将军今日上早朝去了。”
回话的是守在书房门口的亲卫。
沈潮云稍微放下心,直接吩咐道:“召集一部分人手跟我去登闻鼓处,阿兄此次告御状不会顺利。”
此行要是能顺利就有怪了,幕后黑手可是皇帝。
沈潮云的心微沉,径直朝府外而去。
秦掌柜在听到登闻鼓之后,就猜到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于是也跟在她的身后一起去了。
……
萧展此次入京很高调。
与他暗中离开队伍悄然赶路进京的低调截然不同,他一身白衣一人一骑,直接就闯进了城门。
连城门的守兵都没有反应过来。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萧展已经策马入了城,并且还接到了在城内等待的母亲和妹妹,以一种极快的速度朝着登闻鼓的方向而去。
接着,登闻鼓声响起。
不仅城内的百姓被惊动,正在上小朝会的朝臣也同样被惊动。
庆帝皱起了眉。
有人诧异地说道:“……是谁敲了登闻鼓?”
霍勖出列,抬头定定地望向庆帝。
“登闻鼓响,必有冤情,请陛下召见敲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