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元宵赏珞璎
话说除夕之时
众人祭了宗祠,
都向荣国府这边,
来给贾母磕头请安
宁国府这里轿出大门,这一条街上,东一边合面设列着宁国公的仪仗执事乐器,西一边合面设列着荣国公的仪仗执事乐器,来往行人皆屏退不从此过。
一时来至荣府,也是大门正厅直开到底。如今便不在暖阁下轿了,过了大厅,便转弯向西,至贾母这边正厅上下轿。
众人围随同至贾母正室之中,亦是锦裀绣屏,焕然一新。当地火盆内焚着松柏香、百合草。
贾母归了座,老嬷嬷来回:
“老太太们来行礼。”
贾母忙又起身要迎,只见两三个老妯娌已进来了。大家挽手,笑了一回,让了一回。吃茶去后,贾母只送至内仪门便回来,归正坐。
贾敬、贾赦等领诸子弟进来。
贾母笑道:
“一年价难为你们,
不行礼罢。”
一面说着,
一面男一起,女一起,
一起一起俱行过了礼。
左右两旁设下交椅,然后又按长幼挨次归座受礼。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
男东女西归座,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众人方各散出。
那晚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上下人等,皆打扮的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至次日五鼓,
贾母等又按品大妆,
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
兼祝元春千秋。
领宴回来,又至宁府祭过列祖,方回来受礼毕,便换衣歇息。所有贺节来的亲友一概不会,只和薛姨妈、李婶二人说话取便,或者同宝玉、宝琴、钗、玉等姐妹赶围棋抹牌作戏。
王夫人与凤姐是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那边厅上院内皆是戏酒,亲友络绎不绝,一连忙了七八日才完了。
早又元宵将近,
宁、荣二府皆张灯结彩。
十一日是贾赦请贾母等,
次日贾珍又请,
贾母皆去随便领了半日。
王夫人和凤姐儿
连日被人请去吃年酒,
不能胜记。
至十五日之夕,贾母便在大花厅上命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佳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贾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请他,于后十七日祖祀已完,他便仍出城去修养。便这几日在家内,亦是净室默处,一概无听无闻,不在话下。贾赦略领了贾母之赐,也便告辞而去。贾母知他在此彼此不便,也就随他去了。贾赦自到家中与众门客赏灯吃酒,自然是笙歌聒耳,锦绣盈眸,其取便快乐另与这边不同的。
这边贾母花厅之上
共摆了十来席。
每一席旁边设一几,
几上设炉瓶三事,
焚着御赐百合宫香。
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的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里面泡着上等名茶。
一色皆是紫檀透雕,
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
并草字诗词的璎珞。
原来绣这璎珞的
也是个姑苏女子,
名唤慧娘。
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他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称为“慧绣”。
竟有世俗射利者,
近日仿其针迹,
愚人获利。
偏这慧娘命夭,
十八岁便死了,
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
凡所有之家,
纵有一两件,
皆珍藏不用。
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
这个慧娘到底是谁?
姑苏人士,
大家闺秀,
精于书画诗文
自然会让人联想到
黛玉!
而写慧娘兰质蕙心的女子,又长着一双巧夺天工的双手,这璎珞不过是偶然绣一绣做耍,这样顶级的艺术价值超高的工艺品,连贾母也是到了重大场合,才舍得拿出来欣赏摆放一番。都能当进贡用,连皇帝都缺,而且一定是得到此物后龙心大悦,否则贾府不会拿这等心爱之物去进献。放眼整个贾府,这样的物件,也就晴雯可为了吧!
而说到荣国府仅仅收藏了三件,
进献两件给皇帝,
仅剩了一件,
也只有在重大节日场合拿出来,
可见贾母对这件“慧纹”重视,
想必也是贾母的极珍爱之物了。
有人说这不就是元春、探春、黛玉的映射么?
就品格而言,
晴雯是曹雪芹大书特书的人物,
并不输任何一位主要人物。
说慧娘映射的是晴雯
是因为在慧娘身上,
手巧能工是主要因素;
若说到慧纹的稀缺,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以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又有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
这慧娘的神来之笔,揭示的原来是晴雯的来历,黛玉的归属:
晴雯就是黛玉,
而黛玉最终是潇湘妃子。
那潇湘的典故出自湘妃故事,即远古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她们同嫁舜帝为妃。舜帝死后,二妃寻夫至湘江,泪洒青竹成斑,因而得名湘妃竹。
黛玉一人而兼娥皇女英之美,
嫁给帝王为后妃,
帝崩,黛玉子尚幼。
黛玉得封号潇湘君,
及其子成人,传位于子!
终被封为潇湘女皇。
这自然都是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