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大举进攻
“楚国北方一带,地广人稀,城池规模不大,虽然土地面积占据楚国一大半,人口却仅仅占了楚国的五分之一。地形以平原为主,过了北境关后,就无险可守,而且城池间的距离过远,很难形成掎角之势。”
众人一边听着轩辕城的讲解,一边看向面前的地图,就连晋国皇帝的目光也紧紧注视着。
所有人也都仔细研究过这张地图,自然同意轩辕城的说法。
“以楚军区区九万兵,若我军决心发动了攻击,要不呢多久就能攻破,这一点毫无疑问。如果我来领军,就绝对办得到。不论敌人的主将如何有智计,我仍然能够率军只需十日就拿下了北境关。”
“也可以暂且不拿下,选择围而不打,消灭来援的敌军有生力量,,我军完全有充分的主动权,毕竟,楚军就算动员了全国的兵力,也最多不过三十万人,没法与我们相抗,我军甚至可以对大举前来的敌援形成反包围。”
“总之,我方是稳操了胜券的,只是各位都敌人之前的奇计给震撼住了,所以不敢出击围城,更怕持久的相战,可我看的很清楚,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不论是围城持久战,还是速战速决,我军都可以胜出,楚军若想据守北境关,最后只有功亏一篑的结局!”
轩辕城说这个话无比的自信。因为他可以调动全大晋的军队鼓勇攻城,他可是大晋的军神啊。轩辕城人在哪儿,大晋胜利的旗帜就会飘扬在哪儿,这是他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溃散的军心士气可以在他手上重新凝聚,他的指挥才能也会将大晋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往更深的来说,哪怕晋国内的百官群臣以及豪门大族,见到轩辕城掌握了兵权后,也会无比的安心。
只要局面稳定下来,国家才能顺顺当当的出粮出力,这等于是,只要轩辕城这块招牌亮出来,大晋国就有了信心,军心民心大定,就能充分的输出战力,就能经得起消耗战。
大家心里明白,如果不是轩辕城,此战仗最多挺一个月,一个月后,久攻不下,大晋军队就将面临士气低落,只好铩羽而归。
但现在有了轩辕城坐镇,哪怕打三五个月都行,因为轩辕城足以支撑晋国久战不利。
很明显,对方也推演到了这一点,所以决定主动放弃边关,退守南方的左明城,甘心将北境边关,还有整个大楚北方都拱手让给了晋朝。
众人听完轩辕城的分析,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是这样的啊!”何毕光忍不住赞叹,他也是大晋人,自然理解轩辕城本人具有的意义,以及莫大的战略威慑的。
楚军的主将同样明白,所以在晋军中的将领们还没反应过来时,就提前动作,这份深远的目光和谋略,确实也令人心惊。
晋国皇帝此时听得回过味来,但他内心的情绪更加复杂。
自己身为大晋皇帝,御驾亲征的作用,还比不上一个赋闲多年的亲王,重新上战场来的有力。因为事实就是如此,轩辕城是靠着一仗仗打出来的军神,当年打得几十万的敌军望风而逃,给各国心中留下的阴影到现在还没完全消退。
哪怕贵为了大晋皇帝,但在不少人眼里,也只是个养尊处优的新君罢了。
“不单单如此,站在楚人的立场,退兵还有其他好处……”轩辕城指了指地图。
“其一,我军的战略线也被拉的更长,敌人可以从左明城派出了奇兵,不断偷袭我们的补给线,我军为了保证粮道和重要城池的安全,也必然要分出很多的兵力,驻守各地。所以说,这叫做以退为进,化被动为主动。”
“再者,我军目前急需一场大胜来进巩固军心,但敌人却避而不战,不给我们取胜的机会,他们的这般做法也是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轩辕城深入的分析,让所有人意识到大楚军的狡诈。
“对我军来说,攻下北境边关,甚至夺取整个大楚北方不难,但想突破北地,夺下左明城,以及南方的大楚领土,就十分困难了。”
“我已经猜得到敌人接下来的策略,就是利用左明城,死死拖住我数十万兵马,一方面暗中联络赤炎国,偷袭我国的西南方,只要我西南方一乱,就要撤兵平乱,那时候,楚军就会从左明城出来,来个前后夹击,我晋军长时间顿兵在大楚的北地,进退两难,时间一长,北边的胡人也会趁虚而入,到时我大晋就危机重重,胜机将落在了敌人那边。”
轩辕城的分析,让所有人听了倒吸一口凉气,大家原本觉得楚国的计划太过古怪,现在才明白过来,人家的算盘打得这么深远啊。
“这么说的话,我们就不进军了?”晋国皇帝仍然不死心,既有机会夺取大楚北方,况且七十万大军已经集结起来,敌军也已撤退,难道大晋真的不能再进一步?
“城王爷说的,恐怕就是我大晋最好的做法了。固守大楚的北地,毫不动摇的先吞并消化完毕,在此期间,不给敌军可乘之机。”何毕光有些无奈地对晋国皇帝说道。
作为晋国皇帝的心腹,他自然知道,自己的君主绝对不甘心这么止步的。
好不容易举国动员了七十万大军,却一动不动,由着敌人退走,连尝试下斗不肯,想想都很不甘心啊。
晋国皇帝无论如何都想要先进攻下,若是不行再说嘛。
众将一时间沉默,脸色都变得古怪。打仗可不是儿戏,哪有试下,想不打就不打了的道理。尤其是七十万的大军,稍微动作起来,那都是地动山摇。
没想到,轩辕城这次却站在了皇帝这一边,他对众将们笑道:“其实,此次我的作战计划,已不是保住大楚的北方,暂且消化战果,而是,大举进攻!”
一时间,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就连皇帝也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