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五行法诀
因此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人的体内,都有五行元素的存在,只有五行元素相互依存互助,人才能健健康康的生长,直到最后死亡为止。
不过,每一个人虽然体内都有五行元素的存在,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体内存在的五行元素,也都有强弱之分。
有的人体内火属性元素会强盛一些,那他可能会脾火旺盛,适合修炼火属性的法术。
有的人体内水属性元素会强盛一些,那他就肾水长久,最适合修炼的就是水属性法诀了。
依此类推,体内金属性元素强盛的人,自然就适合修炼刚猛的金属性法诀。
而体内木属性元素强盛的人,则适合修炼接近自然气息的木属性法诀,至于体内土属性元素强盛的人,那适合他修炼的就是厚重的土属性法诀了。
因此,五行门才会根据各人自身五行元素强弱的不同,相应的分为五个修炼流派,来教导不同属性元素的弟子。
也就是说,把体内相同属性元素的人,聚集在一起,教导他们适合自身的修炼法诀,让他们的修炼,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比如,把体内火属性元素强盛的人,聚集在一起,统一传授他们属于火属性的修炼法诀,那这些人就是五行门五宗中的火宗弟子,所以外界的人也可以称呼他们为五行火宗。
因此,五行门中的五个宗派,虽然分属同门,但他们各自所修炼的法诀却各不相同,有的还甚至相互冲突。
要知道,五行门经过多年的发展,门派中的五行法诀,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因为各个宗派之间,只修炼和钻研适合自身的属性法诀。
久而久之,五行门中各个宗派的修炼法诀,发展成为只适合跟法诀属性相同的人,才能修炼的法诀了。
也就是说,火属性的法诀,只有体内火属性元素旺盛的人才能修炼,如果体内其他属性元素旺盛的人修炼的话,那将会一事无成。
因为,五行门的五行遁甲术,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修炼法诀,每个修炼法诀讲究的就是驾驭五行元素中的一个属性元素为己用,以达到克敌制胜的最终目地。
因此,虽然五行遁甲术的五个修炼法诀都大不相同,但正所谓殊途同归,五行遁甲术修炼到最后,就是利用五行生化的原理,以一种五行元素,来演化出其他的五行元素来。
所以,五行遁甲术的五个修炼法诀,正是对应着修炼者体内的五行元素,修炼者体内五行元素那个强盛,就修炼五行遁甲术相对应的法诀,以达到最后五行生化,幻化万千的最终境界。
因此,每个人只能根据自身体内五行元素的强弱,来修炼五行遁甲术中相对应的法诀。
如果,一个体内火属性元素特别强盛的人,修炼了五行遁甲术中其他属性法诀的话,那即使此人的天份再高,也很难有所成就。
即使此人再怎么努力修炼,也无济于事,毕竟,自身体内强盛的火属性元素,限制了其他属性元素的成长,修炼其他属性法诀的话,将会异常辛苦,并且事倍而功半。
不过反过来说,体内火属性元素特别强盛的人,修炼的是五行遁甲术中,跟自身匹配的火属性法诀的话,那此人将来的成就,将会不可限量,难以预测。
因为,此人体内强盛的火属性元素,在修炼时,可以帮助修炼者聚集天地间最纯正的火元素,使修炼者在吸收和修炼火属性法诀的时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五行门才会根据五行遁甲术中五个修炼法诀的不同,在门派内又设立五个修炼流派,并根据门下弟子体内五行元素强弱的不同,来分别教导门下弟子们修炼。
毕竟,修炼跟自身相适合的法诀,对法诀的理解程度,也会大大增加,再有各个修炼流派的老师,亲自出手示范和指点,使得五行门下弟子们的修为,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再加上,五行门中,各个修炼流派的老师,跟门下弟子们修炼的,都是五行遁甲术中的同一种法诀。
因此,在这些先辈的指导和讲解下,使得五行门的弟子,在修炼的道路上,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再加上,五行门内五个修炼流派,同时传授弟子,因此,五行门所招收的弟子,也比其他门派多出五倍都不止。
这还是因为五行门在修真界的名声,还远远不及昆仑和蜀山两派,否则的话,五行门所招收来的弟子,还会更多的。
不过,即使如此,五行门下弟子的数量,还是各大门派之最,任何门派都无法比拟,就连昆仑和蜀山两派的弟子,都没有五行门的多。
再加上,五行门内分为五宗来传授弟子的方式虽然略显奇特,但效果却非常的明显,使得五行门弟子前期的修炼,进境非常的惊人。
可能是因为人多的关系,在整个修真界里,达到元婴期以上的弟子,属五行门的最多,这点就连昆仑和蜀山两派,都赶不上五行门。
如果不是五行门的五位宗主,只有一位达到了渡劫期的实力,比不上昆仑和蜀山两派,要不然的话,修真界第一大派的名声,非五行门不可。
不过,即使如此,五行门仍然凭借着门下弟子,高手众多这个优势,最终成为闻名整个修真界的几个名门大派之一。
再加上,五行门下弟子众多,高手如云,门派实力仅次于昆仑和蜀山两派,所以五行门在修真界的名声和威望,无人敢于小视。
而冒然闯入洛辰阵中的那师兄弟二人,正是五行门下弟子,属于五行门中土宗的弟子,而他们的师父,正是五行门土宗的宗主——黄星真人。
至于这师兄弟二人,为何擅自闯入洛辰布置的阵法中,则是因为他们奉师命,四处寻找药仙门的传人,也就是洛辰,所以才会误打误撞的来到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