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春耕开启
正月十五过后,年味渐渐消散,人们开始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
正月十六这天,也就是咸鸭蛋工坊年后第一天上工,宋清明决定模仿前世的做法,给所有做工的人发放红包,称之为“开工红封”。
当大家收到这份意外的惊喜时,他们感到无比兴奋和喜悦。
与此同时,宋朝阳在初八那天正式踏入了清远书院的大门,成为了一名学生。
在前一段时间里,宋清明亲自对弟弟进行启蒙教育,而宋朝阳也不负众望,成功通过了入学考试,成为了清远学院的一名学生,并进入了丙字班学习。
这一切都如宋清明之前所设想的一样,他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天气开始暖和了,地里的雪都全部消融掉了,万物开始复苏了,也到了春耕的时节了。
但在春耕之前,宋清明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做。
那就是育苗了,秧苗和红薯苗。
因为这个时候他们都没有育苗这个概念,都是直接将种子随意撒在翻好的地上,然后接下来就是听天由命了,至于能发芽多少,那就看天了,真的是看老天爷给饭吃了。
反正,总的来说,现在还是粗犷型的种植。
但若是想让农作物高产,必须要进行精耕细作才行。
年后天气没有那么冷,雪融了之后,都去开荒了,用来种红薯,整个村都忙碌了起来,一派生机勃勃。
村长看到这样很是欣慰,很是开心。
但宋清明家并就没有去开荒,而是请人帮忙整理好家里的田地,毕竟现在家里现在耕作的主要劳动力就宋清明河宋健两个。
在全村都在整理土地的时候,村长找到了宋清明。
他想问问宋清明关于今年的耕种有什么建议。他是觉得宋清明是有真本事的人,因为他家也根据之前从宋清明那里听说回来堆肥坑也做了一个,堆出来的肥,他凭经验就知道很是肥沃。
而且,现在家里的菜园子种出来的菜也是极好。
所以,可以看出,宋清明是有能力的人,他的种地方式虽与众不同,但出来的效果却是比她们之前的模式好很多。
春耕在即,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了大家,他都过来问问宋清明关于揭晓的春耕有什么想法。
“清明,现在天气暖和了,也差不多春耕了。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
宋清明想不到村长会如此直接开门见山说出来意。
“精耕细作。”宋清明温声地说出了这四个字。
“精耕细作?”村长重复了一下,很是不解。
“其实很简单,农作物如人,如果照顾得好,那就长得好,首先要从育苗开始”宋清明徐徐地向村长解释。
村长一边听,一边点头,这个点头不但止是认同宋清明的说法,因为他从他们家的菜园以及红薯的产量就知道了,他可是知道宋清明对它们很是照顾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点头是肯定自己过来找宋清明是一个很明智的行为。
“村长叔,关于如何种植,我可以教大家,但至于他们相不相信,或是怎样,我是不会勉强的。”宋清明喝了一口水说道。
“明白的,清明,我先在这里谢谢你先哈。”村长说完后给宋清明行了一个礼。
宋清明哪敢接受的礼,忙躲开,说道:“村长,你客气了,这个本是我应该做的,毕竟我还是个农官,我是有责任的。”
接下来,村长让每家每户派一个能作主的人来到宋清明议事。
当大家听到后是宋清明要带领大家准备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的时候,大家二话不说都表示会全力支持的。
“有些话,我提前说哈,没有人强迫你们的,万一到时候,粮食产量不增反减,你们不得拿这事问清明要说法,谁要这么做,就不是石河村的人!我老头子第一个就不放过他!”村长看着众人严肃说道,他知道有些话,清明不能说,但他可以说呀。
能做得上村长的人,一般都是村里德高望重且有一定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才能让大家信服,才能将村子管理好。
听到村长这么说,大家都纷纷表示绝对不会这么做的,他们是心甘情愿的。
毕竟,这段时间以来,他们都是在宋清明这里得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他们都看在眼里,更何况他现在还是农官,那可是皇帝亲封的农官呀!皇帝都肯定他的能力,那他们这些人还有什么道理不相信呢?
毕竟已经有很多事实摆在眼前了,他们又不是瞎子,虽然读的书不多,书上的之乎者也,他们是不懂,但丰产的红薯,长得翠绿的青菜,还有肥沃的肥等,这些他们可是看在眼里的。
宋清明看到大家如此信任自己,心里也是很感动的。
“既然大家如此相信我,我绝不会辜负大家的!”
接下来,宋清明就带领石河村的村民开始整理村里的农田。
因为现在现在的农田没有很明显的边界,这样会有很多问题。
第一个,容易产生田地纠纷。毕竟界限不明显,经过雨水冲刷消失了,那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样的事宋清明在李氏那里也有听说过。就因为田界问题,村里有两家人现在见面都不打招呼的。
第二个,没有边界,管理起来也不方便。比如你下肥了,我不下,你家的肥水就会流过来我的田来。若是大家都是这样,就没有人愿意好好管理自己的田地了。
所以,田地一定要有明显的田埂才行。
同时,宋清明还让村民在一些重要的往来通道上面的田埂宽度要不少于一米。这是用来作为农忙时候走路用的,毕竟那时候来来往往的人多,路窄了,肯定多多少少会不小心践踏到田地里的农作物的。
除了修整田埂分界线这些,宋清明还根据田地,河流的布局,让他们挖沟渠,方便灌溉。
这时候他们灌溉都是简单粗暴的,直接弄一个进水口,水从这家流出来再流到下一家,真的是肥水都流到别人家了。
连日下来的挖土垄地,大家虽是很劳累,但眼睛里都是充满期待的光芒。
如果说之前他们是盲目相信宋清明,但现在他们可是真心相信他的。
因为他的每个建议都是为了如何让农作物长得更好,他们如何更好去管理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