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 第297章 南北蒙古诸部

第297章 南北蒙古诸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复兴二年很快就走到了结尾,郑毅在宫中休息了三天的时间,雨露均沾、广布恩泽一番,才神清气爽的接见了三大院的那些大佬们,向西了解一番当前帝国各区域发生的事情。

    第一件就是各个军团当前的情况,开疆拓土、全面发展是建国以来的第一大主题。

    在复兴元年的时候,就征服了广大的漠南蒙古诸部,将战线推到了西域附近,与明朝廷隔着长城相望。

    他去南洋的这一年中,漠南发展迅速,蒙古诸部数百万的牧民已经安置妥当,采用的是定居和游牧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着分基地所在的几十个城镇建立村镇管理,发展农牧种植养殖和工坊加工相结合的产业模式。

    如今从辽西跨越千里到河套和哈密东部一带,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产业格局,仅这片地区的人口就高达上千万,几乎一半的汉民与蒙古诸部的族人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虽然偶有冲突,但总体上还是趋于向稳。

    尤其是归化城,已经成为整个漠南的中心地带,在一年内扩大了两倍的面积。

    如今常驻人口达到五十万,成为仅次于五京人口的大城,也是漠南诸府的商贸中心城市。

    以归化城为中心,关外商贸和诸多的商业组织,与明朝廷建立了固定的贸易关系,大量的商品通过归化城,途径大同等边镇输入到大明境内,贸易额在一年内达到千万等级,仅次于辽东经由山东、天津卫两地与明朝开展的贸易额。

    当然贸易额最大的地方还是江南一带,沿着长江如今关外商贸的触角已经延伸至蜀地和汉中,甚至影响到滇南和乌斯藏等地,那个贸易额才算是泼天一般,金山银海的顺着长江不断地流入到华夏帝国的钱袋子里。

    但是归化城的贸易,针对的是两条路线都比较难以抵达的三晋、三秦和甘肃、陇西一带,那里市场虽然不如江南如此的大,不过也是个巨大的市场,要知道无论古今别管什么地方都不是很缺少有钱人的。

    有了商贸的支撑,大量的基础建设得以开展,如今从五京通往归化城的铁路已经修通,沿着广阔无边的草原和沙漠边缘一路向西,对于陆路的货物运输提供了相当便捷的通道,每天都有无数车皮满载货物前往归化。

    而归化向西的铁路此时也已经到了河套内外,连接了鄂尔多斯等地,正在与银/川城和兰/州城沟通边关贸易的事情,等到做通了明朝廷的工作,很快就能在西部再多两个贸易点。

    最西部的居延城和赤斤城,则是向西打通进入叶尔羌的吐鲁番地区,又北上进入别失八里的漠西蒙古诸部,将大量的优质商品输入到西域,成为西域诸国最受欢迎的商品。

    当然在漠南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太过一帆风顺,毕竟民族融合是个巨大而艰辛的工程。

    漠南的蒙古诸部算起来起码有三个多个大部落,数百个小部落,每个都有自己的传承和习俗。

    当然也绝对缺少不了野心家,尤其是那些权力逐渐缩水的蒙古诸部首领,很多在林丹汗派去的人蛊惑下,还有青海和乌斯藏的那些所谓活佛的引导下,不断的挑起争端,最多的时候西部有七个部族联合起来偷袭当地的驻守的华夏军。

    在绝对的实力之下,任何的阴谋诡计都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一个接一个的反叛被压灭,一个个的部落在草原彻底消失。

    也有许多的部落人心惶惶,生怕这些汉人会什么时候对他们也挥起屠刀,好在土默特等部的强力支持才算是稳定。

    在这个过程中,政务院也逐渐颁布了许多惠民利民的政策,开设学堂送牧民的孩子免费到学堂学习。

    漠南很快就稳定了下来,毕竟眼看着生活在逐渐变好,最底层的也能穿得起好看衣服,买得起香皂这些日用品,连有时候很发愁的水井,都由大华的官员派出工程队给他们打好了,还能奢求什么呢?

    底层民众的安定,就代表着那些野心家的彻底失败,发动不起来广大的牧民,他们就算在折腾也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

    最多再有两年的时间,政务院和其他的两大院有信心将漠南打造成为铁板一块,无论民族都能劲往一处使的发展。

    漠南诸部之外还有漠北诸部,也就是喀尔喀蒙古,漠北蒙古除了西部一些地方之外,几乎被华夏帝国给包了饺子,喀尔喀蒙古诸部马上决定向华夏帝国称臣,带着牛羊马匹到中京来上贡。

    在那个时候郑毅还没做好拿下喀尔喀诸部的准备,就是将他们名义上划到了华夏帝国的疆域内,其实各部还是各自为政,帝国也没有派出官员去进行治理,但是必要的渗透还是会去做的,这个渗透大多是在经济上。

    南部二连城,距离土谢图汗部是最近的,越过大漠和戈壁与土谢图汗部建立了贸易,并在土谢图汗部内陆地区建立了华夏银行,强制将交易从金银和以货易货,变成华夏币的交易,华夏银行提供相应地兑换和储蓄功能。

    之后彻臣汗部,也就是之后的扎萨克图汗部,有着喀尔喀蒙古统治者的名义的这部分,也开始与北海府开展贸易,双方在北海(贝加尔)南部的巴彦郭勒等地开通商贸,大量的牛羊和毛皮贸易开展起来。

    北海府也派驻华夏银行进入库伦等地,开设了银行分号,专司储蓄和汇兑业务,向喀尔喀发布华夏币。

    至于位列喀尔喀四部之一的东部车臣汗部,在这一世根本就没有崛起的机会,很多靠近凉州府(呼伦贝尔草原)的小部落纷纷并入了凉州府,成为了华夏帝国的子民,其他两个汗部就算不满,也不敢去说什么。

    一些中大型的部落,虽然不想并入,但也架不住华夏诸多部门的联合渗透,狼居胥山周边的部族几乎已经全部并入到帝国了,也有一些部落见势不妙并入到了土谢图汗部众,接受土谢图汗部的管理。

    政务院有信心在三年内,将喀尔喀蒙古诸部彻底并入帝国,或许都用不了那么久的时间。

    喀尔喀蒙古诸部看似英杰辈出,其实一代不如一代,管理上混乱、内部腐朽不堪,普通牧民被压迫极为惨重,那些诸部的台吉、贝勒成了寄生在牧民身上的寄生虫,在帝国的影响下,很多牧民都在寻求脱离那些部落主的压制,希望能加入到更加稳定和繁荣、平等的大华,成为大华的一份子。

    郑毅点点头,若是能够用三年的时间平定喀尔喀也是值得的,不过其实还可以更快一些。

    今年雪季来的极为早,喀尔喀诸部遭灾严重,若是按照原来的传统,诸部定然是要出兵南下抢掠明廷或者是漠南诸部的,但是如今的漠南是华夏帝国的地盘,给他们三个胆子他们也是不敢去的,除非不想活了。

    向北也是一样,北海府那边虽然更加的靠北,但人家人与牲畜都没有冻死的情况,而且铁路从东部不停地运输粮食进来,也完全不缺吃的,比他们过得简直舒坦太多了。

    舒坦是没错,有粮也没错,布匹衣物也是更加的充足,但是他们敢抢吗?

    自然是不敢的,那些部落首领只能将屠刀对准手下的那些普通牧民。

    抢不了大明,也抢不了大华,只能抢自己的子民了不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