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封建历史女权人 > 第19章 慈禧(九)两派相争

第19章 慈禧(九)两派相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公元 1889 年,大婚亲政之后的光绪皇帝,开始逐渐掌握朝政大权,但他的后宫生活却依然受到慈禧太后的严密监控。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慈禧的眼睛,她对光绪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而在前朝政事方面,慈禧更是精心策划,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大臣组成了一套强大的班子,将所有重要事务牢牢掌控在手。这些人都是慈禧信任的臣子,他们忠诚于慈禧,而非光绪皇帝。

    他们在政治舞台上长袖善舞,操纵着国家大事。光绪虽然亲政,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傀儡,无法真正施展自己的权力和抱负。

    光绪皇帝,每日除去例行向慈禧太后汇报,请安之外,实质上大多时候,仅仅履行着签字盖章的形式性义务。诸多军国大事的决策权,基本上皆掌控在慈禧太后手中。慈禧太后的强势干预,使得光绪皇帝在朝政处理上的话语权,极为有限。

    即便在亲政之后,光绪皇帝的处境,也并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甚至,受到的管束相较亲政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犹如被束缚在金丝笼中的鸟儿,虽有翱翔之志,却难以挣脱那无形的枷锁。

    在这段备受压抑的时光里,心有壮志的光绪皇帝,凭借着参与朝政的些许机会,努力开启自己对世界的全新认知。在他探索的过程中,日本的明治维新,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迅速崛起,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转型,这让光绪皇帝看到了变革的可能与希望。他或许曾无数次在心中设想,如果清朝也能如日本一般,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是否也能摆脱积贫积弱的困境,走向富强昌盛之路。然而,在当时清朝封建顽固势力的重重阻挠下,光绪皇帝的改革之路,注定充满了艰难险阻。

    于是乎,光绪皇帝怀揣着满腔的热忱与期望,也渴望能够借鉴类似于明治维新,这类具有开创性和变革性的变法举措。他深知,唯有如此,方有可能改变此刻大清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悲惨状况,让这个古老的帝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身处权力核心,却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如同被缚住了手脚的勇士,根本没有办法将自己那宏伟的理想抱负,真正付诸实践。他空有一腔热血,却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屡屡碰壁。

    更令光绪皇帝倍感痛苦和难受的是,在这艰难的时刻,他的生父醇亲王奕譞,也于 1891 年溘然离世。

    醇亲王奕譞生前,虽在权力场中,行事谨慎,但对光绪皇帝始终怀着深厚的父爱与关切。他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能给予光绪皇帝,些许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可如今,这位至亲之人的离去,让光绪皇帝失去了一份,来自血缘的温暖与依靠。日后,这位最有可能在关键时刻,给予他强力支持的外援,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这对于光绪皇帝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其在困境中愈发孤立无援,改革之路也愈发崎岖坎坷。

    在此期间,作为高高在上的天子,光绪皇帝却始终无法掌握实权,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他只能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朝中的风起云涌,官员们的尔虞我诈,以及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

    尽管如此,光绪帝仍然心系天下,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疾苦。然而,由于没有实际的决策权,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各种问题逐渐恶化,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焦虑。对于这位年轻而有抱负的皇帝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不过,尽管傀儡皇帝没有实际权力,但他毕竟还是名义上的皇帝。这一点让那些不属于慈禧派系,保持中立态度的官员们,感到一丝希望和期待。

    他们认为,如果能够得到皇帝的支持,或许还有机会改变现状,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因此,这些中立官员,开始暗中追随光绪帝,并逐渐形成了一股势力。

    同时,还有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命运,忧心忡忡的官员,他们对慈禧的统治深感不满,渴望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些官员看到了光绪帝身上的潜力,他们相信只有通过皇帝的力量,才能打破现有的僵局,实现国家的复兴。

    于是,他们纷纷加入到光绪帝的阵营中,成为他的忠实支持者。慢慢地,以光绪帝为首的皇帝派系开始崭露头角。这个派系由那些心怀救国之志的官员组成,他们秘密地组织起来,策划着如何推翻慈禧的统治,恢复皇帝的权威。

    然而,由于慈禧的严密监控和强大势力,这个皇帝派系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他们必须小心翼翼行事,避免被发现并遭受严厉惩罚。但是,他们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公元 1894 年,风云突变,随着日本在朝鲜半岛大肆用兵,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光绪帝闻此讯息,深感不安,内心忧虑重重。他深知日本的此番举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为了防微杜渐,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的安宁,光绪皇帝多次颁布诏书,言辞恳切,命令相关部门务必积极备战,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可是,那些手下握着实权的大臣,诸如李鸿章等人,他们的内心里,还是迫切希望,能够再次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他们看来,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过于巨大,而谈判或许能够以相对温和的方式,化解危机。因此,对于光绪皇帝那一道道坚决果断的备战命令,他们基本都选择了阳奉阴违,表面上唯唯诺诺地应承,背地里却依旧我行我素,并未真正付诸行动。

    而此时的慈禧太后一干人等,全然不顾国家面临的危机,在忙着张罗慈禧即将到来的六十岁寿辰。为了这场盛大的庆典,他们在颐和园大兴土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装饰布置,力求奢华至极。

    甚至,就连原本用于海军建设和发展的军费,都被肆意挪用,致使海军装备,无法及时更新,战斗力大打折扣。这种种荒唐的行径,无疑是在国家安危的关键时刻,给了国防力量沉重的一击,也让清朝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更加捉襟见肘,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公元 1894 年 7 月 25 日,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域,袭击中国北洋水师。这次突袭标志着日本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正式爆发。消息传来,朝野震惊,愤怒的情绪,迅速蔓延。

    面对日本的侵略挑衅,清朝政府内部主战派的声音,越来越高。他们认为必须坚决回击日本的侵略行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而光绪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感受到了民众的强烈意愿和压力。

    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光绪皇帝决定顺应民意,发布了宣战诏书。这份诏书向全国人民表明了,清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坚决态度,并号召全体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

    宣战诏书的发布,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支持朝廷的决策,愿意为保卫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军队也积极备战,准备与日军一决高下。同时,国内的舆论也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了谴责,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然而,尽管宣战诏书表达了清政府的决心,但要真正战胜强大的日本军队,并非易事。当时的中国,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军队装备落后,指挥系统混乱等。但无论如何,宣战诏书的发布意味着,中国已经走上了抗击日本侵略的道路,这将成为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起初,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慈禧太后的态度,确实呈现出主战的倾向。要知道,当时的舆论呼声极高,民众对于外敌的入侵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朝廷采取强硬的对抗措施。在这样汹涌澎湃的舆论浪潮冲击下,慈禧太后不得不暂且表现出主战的姿态。

    所以,光绪皇帝主战的策略,在这样的形势下,能够较为顺利且较快地推行下去。光绪皇帝满怀壮志,一心想要通过武力抵御外敌,扞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他积极调动各方资源,筹备军事力量,制定战略部署。

    可是,回过头来仔细审视,慈禧太后一心期盼着自己的六十大寿能够圆满,隆重地举办。对于她而言,这六十大寿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是彰显其权威和地位的重要时刻。她渴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切都能尽善尽美,没有任何的瑕疵和干扰。

    她的心里,就迫切地希望能快速解决这场战争。毕竟,战争的持续,意味着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这无疑会对她筹备六十大寿的计划,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那么,慈禧太后的这一夙愿。靠打自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战争的不确定性太大,胜负难料,而且战争的长期持续,会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破坏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慈禧太后的内心,更倾向于通过谈判和议,来解决争端。

    她手下的那些重臣,也深谙其中的门道。这些重臣们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对于慈禧太后的心思,揣摩得十分透彻。他们明白,迎合慈禧太后的意愿,主张谈判和议,才是保住自己地位和利益的明智之举。

    都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古老的军事箴言,在任何时代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战争时期,充足的物资供应和稳定的后勤保障,是军队能够保持战斗力,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为了筹措军饷,光绪帝多次心急如焚地下令,坚决暂停颐和园工程。要知道,颐和园工程本是一项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浩大工程。

    但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战争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光绪帝深知前线将士的生死存亡,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军费的充足与否。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将原本用于颐和园工程的钱款,转用作前线的军费,期望能为军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对此,慈禧太后却不以为然。她一直将颐和园工程,视为自己的心头所好,认为这是彰显皇家威严和自己地位的重要象征。

    当得知光绪帝的决定后,她多次大发雷霆,怒火中烧,认为光绪帝此举,是对她权威的挑战和对她意愿的违背。并且,她坚决拒绝放款,调往前线。在她的心中,个人的享受和面子,远远超过了国家的安危和军队的需要。

    诸如李鸿章等大臣,他们在这样的复杂局势中,只看慈禧的脸色行事。这些大臣们在官场中,早已习惯了揣摩上意,阿谀奉承,他们深知得罪慈禧太后的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光绪皇帝的旨意,那是阳奉阴违,打折扣地施行。他们在执行光绪帝的命令时,总是寻找各种借口和理由,进行拖延,推诿,甚至故意曲解旨意,导致命令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结果可想而知,清朝海军在这样混乱的指挥和匮乏的资源支持下,是一败再败。北方沿海的重要位置,如大连、旅顺等相继失守。

    这些地方,原本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保卫国家海疆的关键防线。然而,由于清军的失利,这些要地纷纷落入敌手,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耻辱。

    大清朝的海军,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损失殆尽。曾经耗费巨资打造的舰队,一艘艘战舰或是被击沉,或是被俘获,曾经训练有素的海军将士们,或是英勇牺牲,或是被迫投降。

    清朝海军的衰落,不仅使得国家的海防形同虚设,更让外国列强看清了清朝的虚弱本质,进一步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1894 年 11 月 22 日,那是一个黑暗而惨痛的日子。在这一天,穷凶极恶的日军,以其凌厉的攻势攻陷了旅顺。这座原本宁静祥和的城市,瞬间陷入了无尽的恐惧和灾难之中。

    日军在旅顺,制造了令人发指的旅顺大屠杀惨案,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辜的百姓惨遭杀戮,鲜血染红了大街小巷,房屋被付之一炬,财物被洗劫一空,整个旅顺城变成了人间地狱。

    在此之后,北洋舰队这支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海上力量,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全军覆没。这一沉重的打击,使得清朝的海防力量几乎崩溃,也让国家的海上防线彻底瓦解。

    辽东清军,在日军的强大压力下,全线溃败。他们士气低落,指挥混乱,缺乏有效的抵抗和战略部署,面对日军的进攻,毫无还手之力。

    随着辽东防线的崩溃,京津地区,已经完全暴露了出来。这两个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直接面临着日军的威胁,局势变得岌岌可危。

    此时,一直自以为能掌控全局的慈禧太后开始慌了。她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曾经的自信和傲慢,瞬间化为了恐惧和不安。

    她暗地里主导的主和派,在这危急关头浮出了水面。先是,再次启用恭亲王奕,让其主导外交事务。奕匆忙派人去日本求和,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平息战火。然而,日本人根本不买账,他们看准了清朝的虚弱和无能,得寸进尺。

    日本人又点名要李鸿章,前去负责谈判,并且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前提是必须同意割地赔款。在这种屈辱的要求面前,慈禧太后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选择了妥协。

    最终,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之下。李鸿章这位清朝的重臣,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和无奈,与日本侵略者签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份条约的签订,让中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和巨额财富,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深远的影响。

    虽然,光绪皇帝满怀忧愤与壮志,和一众满怀爱国热忱的志士,多次态度坚决地拒绝签订这份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们深知此约一旦签订,将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无尽的灾难和耻辱,因此不惜一切代价,想要阻止。

    甚至,想到了迁都这一艰难却能彰显坚定决心的举措,来表示与日军抗争到底的决心。他们认为,迁都不仅能够避开日军的锋芒,保存有生力量,更能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清朝绝不屈服,坚决抵抗外敌入侵的勇气和信念。

    可是,为了求一时的苟且之安,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主和派,却全然不顾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光绪帝这一拨人的请求。

    慈禧太后一心只想着,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以及维持眼前表面的安稳,她害怕战争的持续,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和奢华的生活。

    主和派的大臣们,则大多是些贪生怕死,自私自利之徒,他们只考虑个人的得失,不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去冒险和抗争。

    最后,在被逼无奈之下。光绪皇帝满心悲愤,眼中含泪,颤抖的手拿着御笔,在这份不平等条约上签字,盖章。

    那一刻,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身为一国之君,却无法主宰国家的命运,只能在强权的压迫下,做出这违背自己意愿和国家利益的决定。

    他的泪水,不仅是对个人无力回天的悲叹,更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忧虑。这一签字盖章,仿佛是在国家的历史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耻辱印记,让无数国人痛心疾首,也让清朝的统治,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

    这次帝后两派的争斗,让整个朝廷都为之震撼。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太后派,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而光绪皇帝的举动,却赢得了众多人的赞赏与支持。他所倡导的改革思想,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志士,愿意投身到他的阵营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皇权之争,必将越发激烈。双方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斗争也将进入白热化阶段。面对如此局面,光绪皇帝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他又该如何应对来自慈禧太后的压力呢?

    与此同时,慈禧太后也不会坐视光绪皇帝的势力,不断壮大。她必定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压制光绪皇帝,试图削弱他的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慈禧太后又将会使出怎样的招数呢?两派之间的明争暗斗,究竟会引发怎样的后果?这些问题让人不禁好奇不已。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无论是帝后两派,还是那些青年志士们,他们的选择和行动,都将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我们期待着看到更多精彩的故事和传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