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落脚宁家村
朱姑娘许是怕他们带太多东西赶路,所以给的除了银子,还有就是一些棉花布匹,以及补品糕点之类的东西。
很寻常的谢礼。
虽然对于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那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但因着算是救命之恩,还有封口费的意思,却又怕他们收了惶恐,是以这是朱姑娘考虑再三后提出的谢礼。
送给村长家的,是一匣子银子,其中都是五两的银锭子,共有四十个,一共是二百两。
再就是棉花布匹,补品,糕点之类的东西。
加上那些银子,这些谢礼加起来,差不多值五百两银子。
如今马上就要入冬,那些棉花确实是解了村长一家的燃眉之急。
送给沈钦恩姐俩的和村长家的是一样的。
陈知白和两位婶子的,除了银子少一百两,其余的都是差不多的。
沈钦恩一家一家给了东西,村长和两位婶子都惊讶不已。
第一反应都是不愿收下。
他们虽然帮助了朱姑娘,可不过也就是举手之劳,且他们给的东西,也远远不值朱姑娘回报的。
沈钦恩闻言,便道:“朱姑娘的一番好意,咱们只有收下了,她才能心安,她的家人才会放心。”
因着他们只是普通的百姓,朱姑娘家里怕给的太多会给他们造成困扰,所以已经是缩减了给的。
这若是还不收下,只怕朱家人会多想。
毕竟这件事情若是传了出去,对朱姑娘的名声有碍。
而他们收下了这份谢礼,在朱家人眼里,便是收下了这份回报,算是银货两讫,并且不会到处传谣。
村长几人也不是蠢的,稍微一想便明白了。
虽然对于这些东西仍是惶恐,但心里还是激动之多。
有了这些东西,挨过这个冬日,并且之后去往北边,都有了很大的底气。
三日后,卫将军亲自带着人过来找了过来。
“知府大人下了文书,让本将亲自安排各位的安置,并且等这个冬日过后,再由本将护送各位前往北边安顿。”
得到这个消息,青山村的人都很振奋。
只不过方正义和张成已经前往安虞城二十日了,还没有回来,这让大伙多少有些担心。
将这件事同卫将军说了后,卫将军当即派了人去寻找,并且也答应了他们,每日都会派人到此查看,等方正义他们一回来,便会带他们同青山村等人汇合。
如此,青山村的人这才放心的跟着卫将军进了洛城。
洛城中上街的人依旧没有多少,但相比较之前,也算是好了许多。
卫将军带着青山村的人出了城门,又走了两个时辰的路,这才到了一个村子。
卫将军:“这是宁家村,之前是个百户大村,后来因为灾荒,死了许多人,也跑了许多人,再加上这次疫症的迫害,如今留下的人家不足一半。”
“来之前,本将已经让人告知了村长,是你们村子的人救了这场瘟疫,是以宁家村的村长还是很期待各位的到来,各位也可放心入住。”
任何村子都会本能的排斥外来人口,宁家村自然也不例外。
更何况他们还刚经历了一场瘟疫,死了许多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突然有一大批的外村人入住,肯定会给宁家村的人带来危机感。
但若是这些人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且只暂住一段时间,那就又不一样了。
村长向卫将军道谢。
卫将军摆摆手,觉得这都是他应该做的。
青山村的人救了整个洛城,自然也救了他,这救命之恩,他都想不好该怎么回报了,不过是做点小事,又怎么好挂齿的。
若不是洛城这边水源也逐渐干涸,说不定等开春之后,官府也有可能下令搬迁,他都想上书让青山村的人就在这里扎根了。
毕竟这里也算是他的地盘,日后也能照拂一二。
但若是去了北边,所谓鞭长莫及,他即便有那个心,只怕也爱莫能助。
卫将军带着青山村的人一进入宁家村,早就等在那里的宁家村村长宁生财就立马带人迎了上来。
什么话也没说,直接跪下,给青山村的人磕了一个响头。
这个操作,吓的青山村的人立马朝着两边退散,一时间,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卫将军和村长连忙过去让宁生财等人起身。
卫将军道:“宁村长。你这是做甚?”
宁生财闻言,抹了一把眼泪:“老朽这是感念恩人啊!卫将军,您应该知晓,老朽……”
宁生财说到后头,似是想起了什么伤心事,竟是低头小声啜泣起来。
宁生财早年丧妻,独自一人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拉扯长大,结果好不容易帮他们成了家,却遇上了灾荒。
两个儿子为了不让家里人饿死,在一次上山找寻猎物的时候,被野兽咬死了。
两个儿媳妇得知后,打击甚大,也不知道是因为没了夫君伤心过度,还是因为这连年的灾荒,再加上战乱,让她们没了盼头。
二人前后都自杀了,只留下了两个小孙子。
宁生财还没有从悲痛中缓过来,又听说女儿一家的村子遭了流民打劫,一家子的人,全死了。
这个打击让宁生财一蹶不振,差一点就想跟着儿女一同去了。
可家中还有两个小孙子,宁生财只能咬紧牙关挺着。
只是灾难好像并没有就这样结束。
灾荒年好不容易过去,甘雨降临,两个孙子也安然活着。
就在他以为一切即将好起来的时候,旱灾又来了。
看着日渐干涸的水源,他每日都要在村头祈祷。
祈祷老天爷看一看他们家,看一看这可怜的村子。
可是旱灾并没有就这样结束,不仅没有结束,外出赶集的人回来,还带回了瘟疫。
村子里接连有人倒下,他两个孙子也不能幸免。
就在他抱着两个呕吐不止的孙子,想要一同去了的时候,官府派了人过来,说是研制成了解药。
宁生财从一开始的轻声啜泣,到后来的嚎啕大哭。
一个年逾五旬的老者,此刻像是一个孩童般,用哭声宣泄着这些年的委屈。
也感激着老天爷让他又有了生活的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