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县令到访
“呈上证物!”
小瓷瓶被红绸托盘包着,呈递到县令大人面前。
师爷恭恭敬敬向县令报告:“王大夫已经检验过,这的确是砒霜无疑。”
县令听闻此言,猛地一拍手中的醒木,怒声呵斥道:“好个胆大包天的刁民!如今人证物证俱在,竟然还妄图抵赖狡辩!”
壮汉急忙喊冤,声音中带着几分惶恐与委屈:“小民实在是冤枉啊!我真的不知道这个瓷瓶怎么会出现在我身上!”
县令听闻,堂上一时沉默。
然而,就在这时,苏马丽突然站出来说:“禀告大人,民妇罗苏氏,当时亲耳听到他们商议,事成之后,共同瓜分白银十两!”
那壮汉顿时慌了神,连忙摆手解释道:“不不,不是十两,只有四两而已!”
说罢之后,意识到不对,忙又辩解。
不过,后面的话已经没人再听了,县令只当他们认下。
县令道:“何人指使?速招来!”
壮汉见被提问,连忙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说只要事成,就给我们兄弟二人四两银子,瓷瓶真的是冤枉啊大人!”
县令大人问:“你们是哪个村的?”
壮汉道:“小民是寒径村人!”
在场人除了苏马丽,一听寒径村,脸色皆震怒。
寒径村那村长表面看对他们和和气气,实则竟派人干这种事!
县令道:“宣寒径村村长!”
军师附耳道:“寒径村村长没在,请来要等明天了。”
县令道:“本案今日至此,关罪犯入大牢等候对证。原告可有提议?”
村长道:“任凭大人发配,但求为小民全村做主。”
在衙役的退堂声中,有人欢喜有人愁。
退堂之后,天色已到下午,众人加急回村中。
寒径村村长祸从天降,他想不通,自己不过是派人去寒石村请罗仲南去给他们村看看能不能也挖条水渠,怎么就闹到了县里衙门。
时间流淌的慢,也快。
正是一个稀疏平常的午后,男人们都扛着锄头出门。
突然他们在村里的大道上看到一辆豪华马车疾驰。
只见那车,通体雕纹华盖,流光溢彩;
驾车的马,高大威猛,鬃毛油亮,脖上挂着黄金般的铃铛,每行一步都清脆作响;
驱车的马夫,身上穿的衣服是他们没见过的柔软细腻,颜色明亮,坐在车前威风凛凛。
这不是说书先生口中的马车吗?怎么到了他们村里?
这,是看错眼了吗?
然而马车仍在疾驰,停在目瞪口呆的一位村民面前,问了几声,又继续向前驰去。
这位村民立马成了香饽饽,大家都围着他问:“马车里的是谁?和你说什么了?”
他激动道:“是县令大人!县令大人可真是威风!”
其他人一听,瞬时激动,有的人甚至扔下锄头,就远远跟在马车之后跑,他们就想远远地凑个热闹,看看县令大人长什么样。
村长此时正扛着锄头要出门。
突然听到院门口响声,出来看,便见一辆豪华马车。
这车他见过,县令大人的马车就是长这样的。
正疑惑间,村长一看,真的是县令大人从马车上下来,赶紧放下锄头,向县令行了礼。
县令在他面前站稳:“老罗,你这是闷声做大事啊。”
村长一听蒙了,他不知道县令说的是哪方面,不知道这话是夸还是讽。
多年混迹官场养成的习惯让他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
面上恭敬热情到:“小民不知大人到访,不知大人一路舟车劳顿是为何事?”
县令哈哈一笑,“你不用紧张,是寒径村的村长跟我说了你们挖水渠引山泉水灌溉一事。你们前两日就状告到堂上,我竟然昨日才知晓,背后还有这层因果。”
村长赶紧道:“那日的确是小民表述不清。不知寒径村那村长如何处置?”
县令道:“已经问清了,寒径村村长只是派那两人前来请罗仲南为他们村也设计一条引水灌溉方案,因他方式不当应杖责警告,但念在他也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且提出参照方案,算是功过相抵;至于那两人怕是另有人指使挑唆,砒霜之事问不出下落,现已押至知府大理寺审讯了。”
村长一听寒径村村长没有要谋害他们村,顿时高兴起来:“小民和他们村村长共事几十载,就知道他不是那种人!感谢大人明鉴。请大人进来寒舍喝碗粗茶,再容小民换身体面衣服,免得唐突了大人。”
县令道:“不必那么客气。”行动上却依了他。
师爷跟随县令进了村长家,小斯继续留在马车上。
县令虽然心里着急,他实在是想见见传说中的罗仲南,看看那山泉,但还是得要给村长留些体面的。
他呷着茶,细细打量屋内,感叹民生疾苦。
过一会儿,村长换好衣服,和县令详细讲了发现水源和率领挖渠的事情,自然要带县令去苏马丽家。
村长第一次坐县令的马车。
村长原本觉得拘谨,可县令和蔼可亲,问起寻常之事,都是他能说上的,便越说越兴奋了,不远的路程,眨眼便到。
推开苏马丽家院门时,县令的反应是:这屋子好破。
但院内还算干净整洁,一年轻妇人正坐在门口缝衣服。
村长一进门就高喊:“伯西娘,县令大人来了!伯西媳妇,就你在家吗?”
正在鼓捣手机的苏马丽赶紧从床上爬起来,什么破手机,没网没信号什么都看不了。
赶紧藏起手机,出来给县令大人行礼。
县令道:“你也不必多礼了。”
苏马丽应下,恭恭敬敬等县令大人进一步指示。
县令道:“本官听说你发现了水源,你儿子罗仲南设计了沟渠浇地,特来看看,不知咱们县其他村子,能否效仿?”
苏马丽一听,忙到:“仲南去了田间没回来,大人不若先去看看水源和沟渠。”
师爷站在县太爷身后问:“他去了哪片地?”
苏马丽答:“民妇家田地分配的散,村中各向皆有一二亩,他去了哪里实在不知。”
县令道:“沟渠来的路上已经见过了,的确是壮观,咱们就先去见见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