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第七章 北宗禅创始人——神秀

第七章 北宗禅创始人——神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神秀,俗姓李,汴州尉氏人,为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唐代高僧,北宗禅创始人,少习经史,博学多闻。

    神秀,俗姓李,年轻时博览群书,隋朝末年出家当和尚,后来碰上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和尚弘忍,以每天定时静坐、排除一切杂念、使得心神恬静自在的“坐禅”为修行功课,就赞叹佩服说:“这才真正是我的师父。”于是就去侍奉弘忍,专门用打柴挑水来自己磨炼自己,来学弘忍的佛法。弘忍深为器重,称其为“悬解圆照第一”、“神秀上座”,令为“教授师”。相传弘忍为付衣法,命弟子们各作一偈以呈,神秀作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未付衣法。

    弘忍死后,他在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大开禅法,声名远播,四海僧俗闻风而至,声誉甚高。武则天闻其盛名,遣使迎至洛阳,后召到长安内道场,时年90余岁。深得武则天敬重,命于当阳山置度门寺,在家乡尉氏建一座报恩寺,以旌其德。唐中宗即位,更加礼重,中书令张说也向他问法,执弟子礼。唐中宗、唐睿宗二朝弘法,被尊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

    在洛阳天宫寺圆寂,唐中宗赐“大通禅师”谥号,并根据神秀遗愿,下诏归葬当阳度门寺,并赐钱为其建砖石塔。左丞相燕国公张说为其撰写碑文,极具哀荣,神秀为禅宗“北宗”创始人,与师弟慧能并称“南能北秀”。弟子普寂、义福继续阐扬其宗风,盛极一时,时人称之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两京之间几皆宗神秀,后世称其法系为“北宗禅”。

    神秀的根本思想,可以从他作的示众偈看出:“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继承道信以来的东山法门,以“心体清净,体与佛同”立说,因此,他把“坐禅习定”、“住心看净”作为一种观行方便。后惠能弟子神会出来论定南北宗优劣,以神秀之禅由方便入为渐门,以惠能禅直指人心为顿门,于是有南顿北渐之分,北宗禅仅传数代即衰,普寂弟子道璇曾将北宗禅传往日本。

    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禅学,忠实地继承了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东山法门,丝毫没有变化,所以当年弘忍禅师曾赞叹道:“东山之法,尽在秀矣”,六祖嫡传的并不是自四祖、五祖的东山法门,而是嫡传了佛陀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法。六祖脱离如来的一切经教,还原出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本色,史称南顿,这是六祖的责任,也是五祖选择六祖为衣钵的缘由。

    武则天问90多岁的神秀禅师:“大师所弘法之长,是谁家的宗旨?”神秀回答:“贫僧是秉乘的东山法门。”武则天问:“东山法门所据何种经典?”神秀禅师答:“《文殊般若经》一行三昧。”神秀禅师的北渐禅法实质上就是自四祖道信以来“一依《楞伽经》以心法为宗,二依《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的参“念佛者谁”的念佛禅。

    自四祖道信以来“一依《楞伽经》以心法为宗,二依《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的参“念佛者谁”的念佛禅。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把一个“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通过有佛经文字,有修行模式,成了让一般修行人能接受的禅宗法门。也就是从印度来的正宗禅门,倒成为被多种有相文化熏陶的中土人们能接受的中间跳板。正因为这个跳板,才留下了一个东山法门。

    神秀禅师弘扬四祖道信的念佛禅达80年之久,门人甚多,其中“入堂七十,味道三千”。尤其神秀禅师灭寂后,嵩山普寂禅师、西京义福禅师两大弟子在帝王的支援之下,继续阐扬四祖道信的念佛禅的宗风,盛极一时,有“两京之间,皆宗神秀”,“北宗门下,势力连天”之感概。

    直到南禅马祖道一出现后,北渐念佛禅的法门一统天下的地位才被动摇,直到唐末“安史之乱”还有人弘扬,但日后渐绝。尤其当人们的根器渐渐变得粗重,这时出现了净土法门,众多临终往生的榜样,眼见弥陀现身,亲听天乐梵音……使得这个“不取相貌,心系一佛,起大疑情,‘念佛者谁’”的北渐念佛禅,更加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虽在元、明、清时期,偶见有禅师弘扬,但也如日月下的米珠之光了。

    当时,这段“南顿北渐”之争的历史,上至朝廷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纵横几百年,明争暗斗,空前绝后。慢慢的,众生的因缘选择了六祖惠能的顿教禅法,北渐念佛禅的禅法也就逐渐退出了这个时空程序舞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