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帝师
下朝之后,刘辩就来到了石渠阁,因为石渠阁这边环境不错,有山有水的。刘辩还是挺喜欢这里的。
湖边的假山错落有致,岩石嶙峋,石缝间生长着翠绿的小草和野花,增添了几分生动和灵气。一条蜿蜒的小径穿过假山,沿途摆放着形态各异的奇石,每一步都能发现不同的景致。
刘辩坐在石渠阁的高楼靠窗户边上,看着眼前的景色,心中一阵舒服。
随即刘辩又看向坐在对面的贾诩和荀攸二人。笑着说:“两位请用茶。”
主要是这个时期的煮茶方式,刘辩实在是喝不习惯。将茶叶放入锅中煮沸,然后饮用。还有就是煮茶时,有时会加入葱、姜、橘子等调料。刘辩当时喝了一口,差点吐掉。他还是喜欢用水泡开喝,比较好。
贾诩和荀攸两人对视一眼,也是微微摇头。毕竟这位少年皇帝老是喜欢把他认为好的东西,赏给臣子享用。
“清香脱俗,确实和别的煮茶方式不一样,倒也是别处风味。”荀攸放下茶杯笑着对刘辩说。
荀攸接着问刘辩:“看来陛下是真的看好刘备三兄弟啊。”
刘辩笑了笑说:“一个落魄的汉室宗亲,能够在讨董联军中闯出一番名堂,确实不让人不看好啊。”
贾诩坐在一旁,沉声道:“可是让他们去牵扯袁术,是不是太过于冒险。再说陛下也没有见过他们,又怎么能够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呢。”
刘辩在心里说:“朕知道,蜀汉昭烈皇帝,武圣关二爷。这后世谁不知道啊。为皇位杀兄弟的不少,但为了兄弟丢江山的就是这一位啊。”
“两位是不看好他们,还是担心他们最后尾大不掉。”刘辩拿起茶杯,疑惑的问道。
荀攸没有接过刘辩的话,而是说:“陛下陈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颖川。只要陛下能够把颖川牢牢把握在手中,那么豫州, 兖州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刘辩听到荀攸的话,然后看向贾诩,发现贾诩也是点头示意。
刘辩想了一下说:“那朕派一个颖川太守过去,再加上洛阳的朱儁和黄忠在,朕想一定可以万无一失了。”
刘辩又仔细想了一下,开口说:“这个太守还不能是关东出身,最后还是个行伍。”
荀攸用手沾在茶水上,然后对着桌面写了两个字。
刘辩一看,是董承。刘辩脑子忽然反应过来,不错啊,没有人比董承更合适了。西凉军出身,去了关东地区,没有世家能够看好他,这样的人不正是刘辩想要的吗。
刘辩在心中想着:“用刘备去牵制袁术,用董承去牵制刘备,最后再叫朱儁和黄忠,在董承背后。这样一来环环相扣,最后这只手却是在刘辩手中。谁也跑不了。”
刘辩这样想完之后,感觉窗外的风景更是美了。这时刘辩看见郭平正在火急火燎的跑过来,刘辩有些奇怪,这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郭平快速跑到石渠阁,来到刘辩身边说:“陛下,尹夫人顺利生产了,听说是个男孩。”
刘辩听见后,心情愉悦,开口说道:“以后伊夫人就住在蕙草殿吧,带着孩子住在长秋宫也不方便。”
“诺。”随即郭平就离开,去长秋宫宣旨。
贾诩看郭平走了之后,开口对刘辩说:“陛下,关于秘书监的事,应该早做考虑。以免到时候,会有不必要的麻烦。”
“陛下,要想选秘书郎,就要先选出帝师,我看最近王司徒可算是准备充裕啊。”荀攸笑着打趣王允,对刘辩说道。
刘辩也是明白,这个王允最近实在是太跳动了。不过刘辩不明白的是,如今关西士族弘农杨氏选择了王允为代理人。那么这关东士族颖川荀氏呢,刘辩好奇荀氏选择在朝中的代理人是谁啊。还有贾诩 刘辩可不会认为 ,这个家伙是什么好人。
不过关于帝师之事,刘辩也有自己的想法。首先帝师王允是不可能的,其次马日磾也是不可能的,于是刘辩想到了现任御史中丞桓典。
桓典字公雅,家传《尚书》,以其书教授颍川,有门徒数百人。为人刚正不阿,不避权贵,曾任御史期间,宦官秉权,桓典执政无所回避。令京城畏惮,由于他常乘骢马,更有童谣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桓典出身龙亢桓氏,乃帝师专业户,祖上出过三代帝师,除了没有出过三公这样的人物以外,在大汉也是名满天下。而桓典的儿子,就是被司马懿称之为“智囊”的桓范。
再加上龙亢桓氏与弘农杨氏素来交好,桓典的曾祖桓郁是名臣杨震的老师,杨震后人、孝灵皇帝老师的杨赐也曾在其祖父桓焉门下就学,当今河南尹黄琬的祖父太尉黄琼也是桓焉的弟子。
可以说是桓典也如同赵岐一样,既与关西士族的代表弘农杨氏有很深的羁绊,又与朝中的关东一系的重臣黄琬有香火情。这样一来,刘辩选择桓典,也算是给足了弘农杨氏的面子。
现在长安朝廷中可以说明面上有三股势力,一是以关西士族弘农杨氏为主的士人。二是马日磾虽然也是关西士族,不过现在也已经被刘辩强行拉开了,现在他正在准备拉拢关东士族一脉。
刘辩相信不管是以弘农杨氏为主的王允,还是马日磾都不可能联合在一起,不然刘辩也不能放过他们。
最后一股力量就是以皇帝为首的,军队力量。这三股势力,如今也算是长安朝廷中明眼人能够看出来的。
至于剩下的蜀中赵歧,真正的关东士族黄琬,以及半死不活的西凉。就是如今刘辩所统麾下的所有力量了。
刘辩开口对贾诩和荀攸说:“朕打算让御史中丞桓典,来担任帝师。龙亢桓氏三代帝师,桓典做朕这一朝的帝师,在合适不过,你们两位认为呢。”
荀攸有些出乎意料的,看着刘辩,他以为刘辩可能会选择蜀中赵歧,可是没有想到他竟然选择了桓典。这样一来 不管是弘农杨氏,还是关东士族,都不会有意见了。
“陛下圣明,桓公雅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荀攸心甘情愿的对着刘辩拜服。
贾诩也是同样,心悦诚服的拱手对着刘辩,道:“陛下圣明,臣也同意。”
“那好就让尚书台,下旨吧。也告诉尚书台 关于秘书监这事也该快点了。到时候的考试就在兴汉殿,准备吧”刘辩喝完杯子里,最后茶水,然后对着两人说道。
“诺。”随即贾诩和荀攸就一起离开了石渠阁。
而后刘辩也来到了,长秋宫。刘辩看着在小床上,皮肤褶皱的小婴儿,笑着说:“这孩子长的真可爱,母后他有名字吗。”
何太后走到小婴儿的旁边,笑着说:“还没有呢,要不皇帝取一个。”
刘辩假装走了几步,然后转身说:“就叫他何宴吧,希望他以后能经学传家,造福子孙。”
“好就叫何宴,让他好好读书,哀家那两个不争气的哥哥就是读书读少了,才会落的个这样的下场。”何太后心中一阵难过的说着。
躺在床上的尹氏赶紧对刘辩说:“民妇多谢陛下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