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写入秦法
远在另一个地方的李斯早就收到了韩非的信。
此时他正在忙活着,为了先生荀子寄过来的信件。
这才是人脉,如果不是荀子,李斯离咸阳那么远,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多事情。
只可惜他忙活半个月,李斯仍然没有找到很好解决种植事情的方法。
为了找出方法,李斯可是从黔首中选出人,是实打实的农民。
自己掏腰包提供了种植场地和种子,李斯试图和他们讲解种子该怎么浇水,怎么长,让他们好好学。
可惜这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不过李斯并不气馁,这件事能完成更好,完不成也没关系。
他只是一个凑数的,那么多在咸阳的大关都没解决的问题,李斯可不着急把事情揽在身上。
知道韩非回咸阳后,李斯干脆将分别写给先生和师兄的信写在一起,寄信过后,自己也不由得感叹。
哎,还是韩地小,好管理,师兄那么快就回去了。
自己这里的赵地地方比较大,而且李斯暗戳戳的还将城池周边附近的村庄囊括进去,试图在原本的地方上再扩大一些影响力。
李斯要是生在现代,绝对是一副好手。他现在做的非常好,不仅照顾好了自己管理的地方,甚至好名声还让赵国临近这边的城池知道了。
可惜自己准备的后手还没用上,李斯有点可惜。
要知道为了迎接从赵国逃过来的人,他可是特地和守卫打了声招呼,不让他们拦截流民。
不过,现在还没有人过来,李斯琢磨着,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咸阳中,解决自己心头大事的韩非睡得极其香甜,起来之后,就被荀子告诉了种植方法一事,并且询问他怎么看。
韩非便埋头苦思起来。
让弟子在这里想一想,荀子则先去教学。
慢悠悠的到达学堂之后,对上嬴政的眼神,两人心照不宣。
你知道我知道我想让你知道的事。
而荀子之所以那么晚才告诉韩非,也是因为他之前一直都没有安定下来。
不要看荀子暗戳戳的为自己弟子扒拉好处,但实际上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都一清二楚。
弟子李斯早就和秦国绑在一起,荀子还是请示过嬴政,然后写信告知。
韩非也是在他表明后,荀子才告诉他。
不再多谈这件事,说实话,荀子也没有对他们两个抱多大希望,他自己则是主张教化,但看到农家人写出的教材之后,他沉默了。
许老:不是,我这么大年纪,辛辛苦苦的学秦字,还写出着作,你还嫌弃上了。
农家的教材根本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荀子学识不低吧,可是他也看的云里雾里。
真可谓是隔行如隔山啊。
安安心心上课,这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小萝卜头的弟子们起身谢荀子,甘罗收拾完东西,拉扯了一把想凑到嬴政那边说话的成蟜,示意跟着他一起走。
“啊”成蟜扭头愣了一下,随后被嬴政摸了下头。
“今日由甘罗看管,做完课业后,可适当放松,但不可贪玩。知道了吗”
嬴政嘱托几句,成蟜乖乖的点头,拿起自己的书本,和甘罗一起,向荀子和嬴政行礼告退。
“先生,政和你一起去看看韩非师兄。”
嬴政站起身来,和荀子一同向外走。
“好,刚好你们二人许久未见。可以听听韩非说说实事。”
两人似乎早就商量好一样,荀子并不意外,走回庭院后,韩非就迫不及待的走了上来。
“先生!韩非拜见太子殿下。”
韩非先是见过礼,随后迫不及待的说:“先生,非,非找到,方,方法了。”
荀子和嬴政脸色微微一愣,居然还真让韩非想出来了,不再多说,三人赶紧落座。
这个时候韩非却没有开口说话了,而是拿出写满字迹的纸传递给两人。
细心的韩非,生怕自己说话口吃影响到别人,这么重要的事情下,他早就准备写好了。
两人也不再多说话,而是静下心来好好看。
那张纸的大意,大概就是种植良种,可将此事写入秦法里,不需要秦民认识什么字,而且快捷。
韩非还在里面写出未来秦国实行此事的场面。
几时浇水,几时收获,一日行事都有规定,秦吏可以带领所管辖的秦民一同劳作。
全国上下一心,齐心协力。
不仅极大的增强秦国的凝聚力,而且也让后续收服的六国子民,实实切切的看到秦法的作用,体会到国家法律的重要性,从心里,从实处认可秦国。
洋洋洒洒的写了两大篇,韩非的文笔舒畅耐看,嬴政放下纸,用随身携带的玉当镇纸压住。
他要讲这一份带给曾祖父看,也许能扭转韩非在秦王心中的形象。
“如,如何”韩非紧张的问道,写的时候还不觉得,抓住一个思路就往下写,但看到师父和小师弟认真观看,还是忍不住细想自己是不是写偏了,也许应该打磨几遍。
“很好。”嬴政毫不犹豫的开口,肯定了韩非,这让韩非表情也放松了些,嘴角不禁往上勾。
荀子摸摸胡须,连说几声好,但又追问韩非:“你是如何想到用秦法呢”
听到先生问自己这个问题,韩非连忙直起身子,想拿纸笔写下来,这样就可以不用自己口述。
一只小手抓住了韩非要离开的手臂,嬴政力气没用多少,但是很轻松的将韩非压在自己的位置上。
“韩非师兄,就这样说吧。政和先生都可以听你讲完。”
不会打断,不会不耐烦,只是闭口不言,认真倾听,这有什么难的呢?
“好。”看着先生对自己鼓励的点点头,韩非对上嬴政的双眼,开始讲述。
“非于韩地,看韩人遵守秦法,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最后坦然接受。其前所至,即使不愿或不懂履行法律,但有秦吏强制执行,也是将秦法贯彻下去。”
“然改变至此,新秦法不如往日严苛,即便不常尊法,也不会丢掉性命。又遇仙临秦,新鲜之物层出不穷,极大吸引韩人,让影响潜移默化,心中不升起抵抗之意。”
“半年之时,改变巨大。人人得以尊法守法,甚主动维法,其精神面貌,较之往常,展现出欣欣向荣,如理想下的君子管理。”
“但非知晓,这不是所谓君子能做到,而是因为法。”
荀子点点头,不过,他又和韩非辩论起来,法虽重要,若无道德于人心,法又显得无情。
韩非争论这是必然的,法若有情,岂不是包容罪犯,又指出好几个实例。韩人开始并不知晓秦法,又没有遵守的习惯,但违法就是违法,也并不能因个人同情而饶恕。
两人争论不休,荀子在这个时候反而不顾忌韩非的口吃,只是有点儿烦恼韩非说的慢。
好在两人师徒多年,韩非只需要说出几个关键字,荀子也能听得下去,接着再附上自己犀利的回答。
说到天都黑了,两人还没有歇息,直到最后两人一同看向嬴政,很明显是让他来说。
“秦法是给人规定的底线,也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对黔首的期望,也是审问人心的道德。”
嬴政歪了下头:“秦国法儒一体……这还是先生提出的,那又为何今日要以儒家理论和师兄争论不休?”
“哈哈。”荀子大笑,“好久都没动嘴皮了,今日说了个痛快。”
韩非也在旁边笑笑,很明显,这是他们师徒惯用的消遣方式。
好吧,这里有三个人,但其中只有一个人融不进去,你猜猜是谁?嬴政闭紧了嘴巴,他刚才就不该担心。